23.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中国大国外交的新理念,是中国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诠释,对于全球治理提出的新方案。自习近平提出后,政策界、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聚焦诸多关注,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概念本身也在不断诠释与理解中,成为全球共识。
——基本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因其概念宏大,其基本内涵尚无明确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有学者将概念进行拆分,认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关键词融合的大成[3]。有学者将其细分为三个呈递进关系的层面,以包含各个领域共同体的“利益共同体”为根本基础,追求“价值共同体”的认同,最终获得“责任共同体”的保障[4][5]。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纵向具有历史、现实、未来三个层面,更多学者横向地从现实维度对其主要覆盖的政治、经济、安全、生态、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给予阐释。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更多的内涵,除以上涉及的五个维度外,还包括政党、制度、民生、价值等共同体,也是全球各个区域、更是国内和国际命运共同体的集合。除此之外,还包括从民族到地方,从区域再到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分层方式,不同层次的追求也被认为不完全一致,具有差异性。但总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囊括了很多个层面、维度和角度,不拘泥于传统刻板单一的分类方式,具有超越性,最终指向的是世界范围,是个全球性的概念。
——思想来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并非空中楼阁,其有着坚实而又丰富的理论与思想资源支撑。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构成,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包含了呈阶段性发展关系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三个类别。虽然诸多学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正的共同体”的起步与追求还是延续与创新有所争议[6],但都不否认其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对与其有着高度统一性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弘扬与传承了我们自身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千百年前,中国就存在“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万国咸宁”的天下各国应融为一个整体和以善致善的思想,“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和合”的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内涵[7]。这些传承千年的思想理念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治理观,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这些传统思想所体现的开放、包容的特质也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以及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的借鉴与理解上,从最早的“城邦共同体”到“宗教共同体”“契约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再到“世界主义”“永久和平论”也都是在强调着国际治理中人本、平等与法治的重要性。也有学者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一种具备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脱胎于传统思想理念的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政策主张、对外实践的经验汇总。包含从毛泽东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三个世界”战略构想;邓小平时期的和平发展战略;江泽民时期的新安全观以及胡锦涛时期的建立和谐世界,总体而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
——实践意义
一是体现中国新时期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成果和顶层设计,其产生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当前时代背景的掌握、对国际视野下中国角色的深刻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理论的融会贯通与理解以及对当前国家利益的精准判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新理念,这一新理念区别于传统的西方大国奉行的国家中心主义以及一直以来以对立为主的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内尽于己,外顺于道”,在内,我们要竭尽所能不断提高改善外交手段;在外,要通达各路,创新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再现“中国梦”的“世界梦”。“中国梦”与“世界梦”都有着强调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价值理念,都以谋求人的福祉为目标与追求,两个梦想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为达成中国梦不断付出的努力同样是在促进世界梦想的成真,而“世界梦”在为中国梦提供更加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以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脚步的同时,也向世界更加清楚地阐释着中国梦的内涵,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全球大国与周边邻国传递着中国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地缘政治、零和博弈的政治思想。这不仅将更好地帮助中国自身为他国所理解和正确认识,也在向世界表明中国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积极融入全球治理的意愿与态度。
三是体现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实现的是人类共同利益。当前随着全球化以及国家间相互依存度的提高,诸多领域出现的问题都涉及多个国家的利益,没有一国有权力、有能力独自解决,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兴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更是本身就是全球问题,气候变暖、恐怖主义、网络滥用等都关乎全人类的切身利益。世界需要全球治理,全球化时代空间正义缺失成为全球化阻碍[9],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我们在当前全球制度体系、规则与秩序下为全球治理、构建全球空间正义给出的中国方案,为人类向何处去这个矛盾提供了可行解决路径。虽然是中国方案,但其尊重并坚定支持联合国强调主权平等的原则,因此这个概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的相关文件,得到广泛认同。
——实施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离不开与当前国家战略进行有机结合。有学者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联系,认为前者将为后者提供文化支撑与精神支柱,有助于社会中全面与整体意识的形成。文化起到的作用同样适用于国外。发挥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持中贵和、追求和谐、崇尚中庸”等特征,推动各民族文化往来与互通,发现不同文明中和平目标等人类共同追求,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落实离不开“一带一路”这个平台。习近平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外交顶层设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打下了物质上的基础,可以被视为连通中国梦、“世界梦”的桥梁。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为“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赋予了更深层次含义。
习近平在2017年年初于联合国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是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对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11]在当前多边体制进程停滞,民族主义日益盛行的情况下,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其不断创新以适应变化的国际权力结构,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得到与其实力相匹配的发言权,满足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如北极治理、网络安全等全球问题的需要,有助于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合法性,有助于满足各国利益、调动与提高诸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与信心,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全球治理的成功实践。(本条执笔: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