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与乡村治理研究
◆ 基于产权治理的集体生存性策略——以传统时期云南彝族依村为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彝族依村在内部资源匮乏,外部环境恶劣,对外交往有限及国家无力提供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村庄共同体依靠村庄既有资源——土地和山林,通过产权安排和围绕产权实施的治理,即产权治理形成了集体生存性策略,在发挥产权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保障了村民的集体生存。
◆ 互惠式依赖与协商性治理:传统时期乡村治理的运行逻辑——基于皖东南湾村的田野调查
互惠式依赖是一种特殊主义的平等性交换关系,具有特殊性、互利性与平等性特征。由于互惠互利产生的原因不同,互惠式依赖关系可以区分为利益互惠式依赖、情感互惠式依赖和价值互惠式依赖三种理想类型,它们分别在乡村水利治理、白事治理与做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共同形塑乡村社会的协商性治理形态。随着“人的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的转变,互惠式依赖关系逐渐失去根基,协商性治理趋于失效。所以,要在“物的依赖关系”情景中,通过现代公共规则的乡土化与传统道德资源的再本土化,重塑互惠式依赖关系,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 “责任田”时期农民社会心理变迁实证研究(1961—1962)——以安徽省嘉山县为例
“责任田”,全称为“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的一次探索。受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安徽省嘉山县为代表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出现了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消极怠惰”情绪蔓延的同时,“恣意浪费”的现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成为常态,人际关系亦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随着“责任田”政策的落实与推行,嘉山县农民扭曲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式得到了矫正,本真状态得到释放的同时,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身心自由,“矛盾对立”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因生产模式的改变得到了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