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历史原因,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广西学者和泰国艺术大学联合开展了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课题,包括自然环境、体质特征、考古文化、语言文字、生产习俗、传统建筑、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习惯法规、社会结构、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民间科技等15个内容,并于2002年出版了《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这部作品被称为“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划时代巨著”[1],它用丰富的资料说明了壮族与泰族既有亲缘性、同源性,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性。上世纪末以来,壮、泰民族比较研究的课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东南亚语言与文化研究著名专家范宏贵教授提出,“我国壮族、泰国的泰族都是同根生的民族,犹如一株大树,经过若干年的生长后,生出很多枝干。枝干虽然不同,但内在是有联系的。”[2]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民族迁移,壮、泰民族在文化习俗方面已烙上了各自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双方仍然积淀着很多共同的文化。
谚语是“人们以隐喻手法,采用固定、便于记忆的结构来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被代代相传下来的短小精炼而众所周知的语句”[3]。壮、泰民族有着非常丰富的谚语,其语言特征鲜明、内容包罗万象,文化内涵丰富。一直以来,壮、泰语言同源关系是引起学术界共同兴趣的一个话题。我们认为,从谚语的角度来探究壮、泰语言同源关系,来探究壮、泰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或许能找到一些证据或者答案。作为口头传统文化的一种主要类型,谚语是壮、泰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语料之一,壮、泰两个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亟待开拓及全面地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这就使得本课题具有了独特的研究价值。运用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构建多元视角下壮泰谚语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采用综合学科方法对壮、泰语谚语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对比分析,为世界谚语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提供借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体现了一定的理论意义。通过壮、泰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揭示两个民族的谚语文化内涵,探寻壮、泰两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增强两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感,不仅可以促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而且符合我国对外合作交流、发展邻邦友好关系的外交战略,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因而又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是周艳鲜教授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13XYY021)的最终成果之一,由课题组负责人周艳鲜和课题组成员覃丹、言红兰、阳亚妮、石岩、何丽蓬、刘俊彤共同完成。
本书共收录25篇文章,其中,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有22篇,大部分已经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中也收录了非课题组成员3篇文章,其中有来自泰国学者的2篇文章:《流行文化时期泰国熟语谚语动态》和《帕雅(ผญา)谚语:沙功那空府社会文化的资本》,这是文献阅览中不可多见的泰国学者关于泰语谚语研究的两篇代表性论文。这些文章按照语言篇、文化篇、文学篇三大内容进行分类编排,主要从语言、文化、文学等多视角,围绕壮、泰谚语的语言属性、文学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壮、泰语谚语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有较为相似的文学属性。其“音、意、形”等审美特性具有共通性,但其语言属性和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两个民族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结果。
本书的出版,是“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这项国家课题告一段落的标志。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壮泰民族谚语的比较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以这样一本文集,抛砖引玉,期盼有更多学者加入壮、泰民族谚语文化研究与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希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队伍壮大起来,希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硕。
由于学术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错漏,敬请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钱宗范:《壮泰民族传统文研究的划时代巨著》,《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2]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页。
[3]Wolfgang Mieder. Proverbs:A Handbook,Connecticut:Greemwood Press. 2004,p. 4.
编者
2019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