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亲属关系与养老
如今,辛庄村中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根据农村的传统,亲属关系在养老中会发挥最主要的作用。
文献指出,对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亲属是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的主要提供者,邻居朋友则主要提供陪伴支持;儿子主要提供经济支持,女儿则主要是在得病时进行照顾,并提供一部分的感情支持,兄弟姐妹也能提供一部分的感情支持。[8]在辛庄村,老人们的子女大都不在村内,基本都是在外打工或者嫁到村外,都无法陪伴老人,也无法给予老人很多的感情支持;我们看到,村中的老人常常与邻居聊天,这是在子女不在村中时他们获取陪伴的主要渠道,在访问中得知,他们与住在村中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往来也能为他们提供不少的情感支持。
村中老人的养老所需的物质支持还主要是靠子女来提供。目前农村的养老保险体系尚不完善,村中的老年人能获得的养老金(以及七十岁以上老人获得的高龄费)并不多,很多老人需要种地来获取额外的收入。在我们访问到的老人中,一部分表示,他们在外务工的子女每年会给他们寄回来一些养老资金,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而另外也有一些老人说,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中也是处于底层,只能勉强维持在城市的生活支出,根本无力负担他们的养老支出,这些老人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就较为艰苦;还有些老人由于疾病或残疾,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在外的子女的经济能力也有限,他们的养老就是一大问题。最近村中设立了一个养老基金,子女每季度交2500元,到了年底,国家补贴5000元,每年一共给老人15000元的养老费,但是在村中的公示栏可以看到,只有二十余人参加了这一计划;由此可以看到,在城市务工的子女们的经济能力大都不是很强。
村中还有的老人,儿女在城市里的经济状况较好,于是便把他们接到城里居住。一位受访者便是一年大多数时候住在城里,每年会在村中住几个月,他平时在城里的生活条件就较好。不过,目前看来,这样的情况属于少数,大部分子女并没有经济能力将父母接到城里居住。
对于现在在城里打工的较年青一代来说,他们能否在城市定居,目前也是个未知数。有一个受访者表示,他在外打工的收入一月一万元,属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是城市里生活开支大,几个孩子的教育支出也大,他个人认为自己今后并不容易在城里定居。对于大部分外出打工者来说,如果没能在城市中取得较高的收入,不能在城市中定居的话,那么当他们老了之后,所面临的选择就是回到村中,靠自己的子女养老。到那时,如果他们的子女仍然没有取得较好的经济地位,没能很好地融入城市,那么村中的养老问题将会依然很严峻。
[1] 王询:《中国南北方汉族聚居区宗族聚居差异的原因》,《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1期。
[2] 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尚会鹏:《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以西村为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4]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6] Bian,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1997,pp.266-285.
[7]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8]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何种人提供何种支持》,《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