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亲属关系
1 宗族与祭祖
1.1 宗族观念淡薄
宗族是父系亲属的扩展,往往有明确的内部认同和外部边界。目前,南北之间的宗族差别较大,南方宗族聚居的情况更为常见,而北方村落中则少有宗族的概念,即便有也边界模糊、宗族对成员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吕思勉先生曾说:“聚居之风,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事实上,在古代北方宗族聚居盛行尤甚于南方,但是历史上,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北方连年遭受战乱,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纷纷举家搬迁至南方,北宋到南宋时期,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宗族聚居的习惯也随之被带到南方;而北方在一些历史时期曾长期受少数民族统治,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习俗相融合,也使得宗族观念被淡化;由于以上和其他种种原因,宗族聚居的现象如今与古时完全相反,南盛北衰。[1]
这个北方村落当然也不例外,与典型的南方村落相比,这个村里的人宗族的观念非常淡薄。当我们问及宗族相关的东西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摇头,也有村里人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们,“我们这里不兴宗族这些东西”。这种宗族观念淡薄的状态可以从村里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以婚礼为例,婚礼宴请同族亲属与村里其他人区别不大,同宗族但关系较远的亲属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往来,无须邀请其参加婚礼。丧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宗族的功能之一是为族人提供资源,同时约束族人的行为,很多宗族就是以良好的家风家训出名。但是在这样一个村里,有事并不能寻求宗族帮助,同时人们也无须背负宗族的要求与约束。
宗族非常重要的一个形成原因是同宗族的人往往住在一起,地缘上的相近也容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更为紧密。因此,当宗族中有人远离其他人所居住的地方时,他与他的家人往往会在别的定居处发展出新的宗族,而与原来的宗族联系渐渐消失。从中可以看出,地缘与血缘二者的相近造就了宗族的诞生。而仅仅是地缘上的相近,也能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远亲不如近邻”就是一个好例子,这在村庄中也很明显。邻居之间关系可能非常亲近,除了平时日常生活中常来常往,特殊时期譬如有红白喜事、经济困难时也会伸出援手。我们走访的两户人家刚好是邻居,其中一家的女主人亲切地叫邻居老奶奶婶子,即使她们实际上并无亲戚关系。
除此之外,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村中没有宗祠。村中有三个大姓,“张”“王”“霍”,几乎所有人都属于这三姓。三百多年前,张姓的祖先来到村庄所在的地方定居,此后两支不同的王姓家族先后来到这个村子,而霍姓是最晚到这个村子定居的。相较“张”“王”二姓,“霍”姓的人数较少。这三姓都没有宗祠,村里人对于“宗祠”“祠堂”这样的单词都感到比较陌生,有时候往往需要我们重复好几遍他们才理解。对于村庄里的人来说,宗族的观念是模糊的,大多人是听说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相关的经验。既然没有宗祠,那么很显然村中也没有将宗族成员聚集起来的大型祭祖活动。
村中三个大姓中,王姓是没有族谱的。村里人告诉我们,虽然没有族谱,但是他们自己会知道自己来自两支王姓中的哪一支,但也就了解到此为止,没有更多的关于宗族的信息。关于霍姓是否有族谱,我们走访的人家出现了分歧。有一家人告诉我们家中无族谱,另一家的老奶奶告诉我们有族谱,被她在外打工的儿子带走了,因此我们也没有机会看到霍姓族谱;不过,我们有幸接触了一份村民家中藏着的张姓族谱。
张姓族谱修撰的时间比较晚,是近年才完成的,由村里一些人牵头,通过咨询村中老人、查阅书籍记载等方式,将从张姓来到这个村里开始至今的子孙后代全部记录下来。每一个张姓男子的生日、学历、工作,以及其妻子儿女的简单信息,都被记录在族谱中,按照辈分编写在一起。就是在族谱中,我们发现了某一代有一家的两个孩子都姓“孙”而非“张”,经了解,他们的母亲姓孙,而他们的父亲作为上门女婿与他们的母亲结婚,并一起生活在他们母亲的村子里。
对于这个村子里的人来说,稍远一些的同族亲戚与村中其他人区别不大,很有可能没有什么交集;相应地,父系亲属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基本上只包括了自己的亲兄弟、父亲的亲兄弟以及他们结婚后形成的新家庭。宗族观念淡薄并非这个村独有的现象,它映射出中国北方村落的特点,同时也能反映出村庄里父系亲属关系范围狭窄。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宗族观念淡薄,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宗族相关思想在村民身上的体现——在竞选村干部时,大家往往会投同姓的竞选者一票。这种思维造成的结果就是,以往历任村支书或村主任往往是“张”姓,因为“张”姓人口在村中最多;也有可能是“王”姓,但几乎没有“霍”姓的。这也是传统观念在现代政治制度下的某种体现。不过,最新上任的村主任是“霍”姓,因为他比较有威望,同时上一任村主任没有作为,失去了村民的信任,这说明同姓氏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已,实干与业绩是更重要的考量指标。
宗族观念淡薄是村子的现状,并且从目前来看这种状况不会改变,反而极有可能加深。
1.2 祭祖仪式简单
祭祖事实上也是与亲属关系相关的习俗,同时也与村庄中宗族观念淡薄的现象相印证。祭祖作为中国人传统的追忆先人的习俗,是一代代传承下来、年年轮回的重要仪式,它也一样存在于这个村庄中。在这个村里,祭祖仪式有与其他地方相同之处,当然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村里的祭祖仪式的特点是,流程比较简单,参与人员人数较少,祭祀范围也很窄。我们走访的家庭在这方面给出的答案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村里人的祭祖仪式一般在清明、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举行,其中国庆祭祖是近年来才有的习俗,村里人认为国庆是非常喜庆、重要的节日,因此在这个节日里也会去祭祖。国庆节祭祖是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也显示了村里人的“与时俱进”。而清明、春节和中秋这三个节日,都是很早之前就流传下来的祭祖的节日,是村里的传统。不过这与其他地方有些不同,很多地方都只在清明节祭祖扫墓,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虽然如此,但是祭祖时间的规定也并不严格,并非这四个节日都必须去祭祖扫墓。除了清明节一般必须得去,其他节日更多看自己是否有时间。
在这个村里,祭祀的对象往往是两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村里几乎没有给更远的祖先祭祖的习惯。特殊的情况是,如果家中有刚过世的亲人,那么过世头一年内需要准备多次扫墓,除了烧纸外,也要准备贡品,相对而言仪式会比较隆重。而如果没有过世不久的亲人,都是老坟,那么就只需在上述几个节日去扫墓、烧纸即可。由于祭祀的对象范围很窄,一起祭祀的往往是一家的亲兄弟姐妹,甚至只有某个小家的人。这也与前文提到的宗族观念淡薄、父系亲属范围狭窄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