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一 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民间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指俗神信仰,是某一地域民众精神性的寄托与情感表达。民间信仰是一种特殊的宗教形态,影响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日常行为,同时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其他种类的宗教神灵进行筛选、优化与组合,从而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的神灵信仰体系。民间信仰一般反映生活在特定地域的民众对维系其族群团结、互助的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信奉心理。这种由衷的信奉心理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纽带,是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通常包括原始宗教的传承、人为宗教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等方面。民间信仰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提出,是因为它相对应于宗教信仰而存在,而且与制度化的宗教彼此串联,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等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民间信仰“构成了人们的习惯行为和生活信条,而不是基于教祖的教导,也没有教理、教典和教义的规定,其组织不是以单一的宗教为宗旨的团体,而是以家庭、宗教、宗族、亲族和地域社会等即存的生活组织为母体才形成的。其信条根据生活梦想、传说、神话等上述共同体所具有的规范、观念而形成并得到维持。其组织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文化,是经过历史历练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1]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2]《大英百科全书》中的“Folk Literature”词条指由人们口头传播的知识,相当于中文的民间文学。[3]民间文学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集体性,指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拥有;二是口头性,指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三是变异性,指民间文学的文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连续的可塑性和再生性,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非定稿状态;四是传承性,是民间文学的动态化传播特征。[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地域上看,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在内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之一,一直繁衍生息着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圈。[5]虽然自汉代以来,尤其明清以来这一地区有大量的汉族迁入,带来了丰富的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产生过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但是自古以来生活和繁衍在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是发展了独特的文化,民间信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西南边疆民间文学的传承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口头传承,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通过口头的方式代代相传,如独龙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普米族、基诺族等;二是书面传承,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除了口头传承以外,还用本民族的文字或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以书面形式传承,如藏族、彝族、傣族、纳西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白族等。口传文学是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中比较成熟和丰富的民间文学类型,是民间文学最早的传播形式。即使有了书面文学,口头传承还是占据主流。因此,西南边疆民间文学通常指的就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表达形式,其中比较成熟和发达的是神话传说、史诗和口传宗教经典。这些民间文学通常以本民族的历史经历为主要线索,传授本民族或家支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迁徙路线及谱牒家谱等,表达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认识,记录本民族社会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这类民间文学一般有特定的传承人,如阿昌族的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只有“活袍”能演唱,彝族宗教经典只有毕摩才能演唱并且有特定的传承场域。

在西南边疆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中,还有大众都讲述或演唱的民间故事、叙事长诗、歌谣、谚语和民间俗语,反映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一般具有教育、规范、调解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在西南边疆地区,不仅迁入的汉族广泛流传着汉语文学艺术,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着大量的民族语言或文字翻译的汉族文艺作品。如大理白族、德宏傣族等居住区,就广泛流传着《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文艺作品和尧、舜、禹、鲁班、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传说故事。这些汉族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的人物传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不仅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思想。

基于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以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为主流的特点,决定了西南边疆民间文学很少以单纯文学表达的方式存在和传播,它们往往与当地或本民族风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与当地或本民族风俗习惯、节日活动、宗教仪式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在民俗活动中产生,在民俗活动中传播,并对当地或本民族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进行解释。

民间文学是特定族群集体意识的积淀,一个族群通过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神话、史诗、传说等民间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念。民间文学作为族群集体意识的积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间信仰元素,民间信仰正是通过民间文学这一载体得以较为完整地留存下来,成为族群精神的标本,甚至成为民族的根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一书,试图通过研究流行在我国西南边疆各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神、鬼、祖先等信仰,探究民间信仰是如何体现在民间文学之中,民间文学的传承与教化又如何让民间信仰贯穿在民众的伦常生活之中,并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与道德标杆,起到维系社群内部凝聚的积极作用。

民俗活动是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民间信仰是民俗活动形成的思想根源,民间文学和民俗活动、民间信仰具有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使族人了解民族历史、熟悉民族生活,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民间传说的讲述环境。有些民间文学结合着民俗、仪式解释某种习俗、节日,成为风俗传说;祭祀歌、婚礼歌、丧葬歌等,也往往是在祭祀、婚丧等仪式习俗中产生并同时流传的。

在民俗活动中,民众对祭拜祖先、祭祀鬼神、丧葬仪礼、婚姻仪式、看风水等最看重,参与的热情和意愿也非常高,与之相关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也最为广泛;而神话、史诗的传播,通常只在民族重大庆典或祭祀仪式上才会讲述或演唱,而且有专人传承,因此,许多民众对此往往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民众的讲述或演唱也往往不完整。虽然他们不是民俗活动和神话传说的主持人和传承者,但以其参与的广泛性、传播的热情性、叙述的非完整性和附会性,成了民俗活动和神话传说传承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

先前相关的研究中,很少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考察。民间文学研究主要关注民间文学的生成机制,很少研究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内涵;民间信仰主要关注民间信仰如何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极少研究民间文学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一书。把此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民间文学的内在发生机理以及民间信仰对民间文学的影响。除了围绕民间文学自身的讨论、厘清民间文学的生成机制外,还对已运转在村落生活中的民间仪式进行细致观察,以进一步探究村落社群生活的联结模式及地域性社团仪式组织是如何反向影响民间文学创作的,进而厘清西南边疆民间文学的生成机理及其所蕴含的民间信仰对所在地区民众生产实践、思维方式、社会关系的影响。对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民间信仰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观察中国西南基层社会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间文学的产生、传承与本地区或本民族的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文学的兴盛与式微,往往同当地民俗活动的兴衰直接相关。因此,当我们还没有对民间信仰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指导,而盲目地称之为“迷信”,并进行禁止或取缔时,许多民间文学也就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土壤。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作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民众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尤其作为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平台,都有保留的必要。通过这些保留的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我们就可以寻找到有关民族和村落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进而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增强了区域认同感,营造了社会和谐气氛,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