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及农村经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发展期等一系列新的发展背景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面临增收创收、自我持续健康发展及解决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等众多重大任务。尽管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取得重大发展,也取得了很多令人骄傲自豪的发展综合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果,但是离人性化管理的目标,还相距甚远。作者从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入手,围绕人性化管理问题,选取地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域不同类型的36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走访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微信、QQ和咨询等多种方式,全面采集了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人性化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这些问题体现在利益分配机制、职业培养水平、综合贡献考核体系、人文环境氛围、成员权益诉求管理等各个方面,也给人性化管理的实现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阻力。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形势、新问题和新目标以及更好地迎接各种不确定的新的挑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进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管理层面着力进行创新发展,旨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合力。不论从农村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农村农业发展政策导向、农村社会自身内在发展需要、当代农村社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等多层面看,还是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实发展情况看,都必须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截至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系统性研究成果较少而且支离破碎,实证研究很少,难以满足新时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践所需。作者选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进行研究,试图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可持续健康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问题的重要问题。

只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本身拥有高质量的生命,只有组织成员本身也得到全方位和深层次的被关爱,组织成员才有可能持续地、全心全意地关爱着所加入组织的发展;只有组织成员本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所加入的组织和所属的农村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增值;一个在所加入的组织里从没有得到任何关爱的组织成员会去关爱组织吗?作者选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深度融合,分别从哲学、组织学、社会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奠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围绕组织管理类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特征建立分析框架。以此为研究基础,利用问卷调查、多种方式访谈和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组织管理行为主要凸显为行政管理、人际关系管理与价值管理等主要类型,其中人性化管理被目前大多数组织管理者采用,尽管管理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作者通过亲身深入各类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详细调研,逐步了解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是以构建“人性化”为主线,辅以授权、成员合作、规章制度和章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行为系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行为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协同力、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同度、降低成员对组织管理者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疏离感,有助于成员、组织管理者及组织的全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受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以及组织管理者自身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组织管理者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普遍存在能力明显不足和“人性化”观点迷茫等诸多发展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组织管理者对人性化管理内涵理解不深,理论支撑普遍乏力,在实践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自觉程度和系统程度不高,成员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高,多数组织管理者渴望得到专业培训。

作者分别从政府相关机构、组织管理者培训机构、组织管理者自身三个层面探索旨在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能力的路径和对策,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措施,来改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管理模式,使其更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并更好地激发成员的参与组织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政府等相关机构要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性化管理培训政策设计,加快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与实施,增强组织管理者农村基层治理自主性,完善组织管理者选聘制度,有效落实组织管理者聘任制,为广大村民民主参与和协商、组织管理者民主授权提供制度性指导,建立健全组织管理者任职及客观性考核制度,明确轮岗交流标准及年限,保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理念,适当增加女性组织管理者比例。组织管理者培训机构应不断完善培训价值取向和内容,不断创新组织管理者培训方式;组织管理者自身理应持续注重和强化价值管理的理论自觉,积极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潍坊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部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