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片论:关于思想及其基础的探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观与人学理论为指导,汲取有关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等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相关成果,保持相对客观中立的理论研究立场与开放式的理论视角进行有关思想的探讨,以建构基础的思想研究理论体系。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思想研究与思想界定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比较分析的方式、遵循思想形成的形式逻辑范式去探讨思想的涵义、思想的构成、思想与认识的区别、思想的类型等。以多重视角与表征综合的方式去探讨思想的导引功能、调控功能与动力功能,包括对个体与社会思想导引功能的分别分析、对思想内在、综合等多方面调控功能的探讨,以及以分析比较的方式研究思想动力的特征、来源与机制等。以辩证统一的视角探讨思想选择的不同类型及关系,以可能性假设探讨影响个体思想选择的内外因素,分析与把握思想选择的机制、一般原则,探讨思想选择过程之中的博弈问题。以系统生成与建构的视角与生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综融式的理论观点来探讨思想形成的基础,包括大脑的生理性基础、文化存在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尤其对实践是逻辑的归依的探讨。通过聚焦理论与实践、思想博弈与社会变革、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尤其通过有关历史现象的追溯与现实反思的方式来探讨思想与现实的张力问题,探求思想与现实适宜张力的可能与可行,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从基本上建构了思想及其基础研究的理论框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尝试研究动态思想,强调思想的非理性内容与无用性状态存在的重要。尽可能梳理与展现关于思想研究的理论成果,注重从不同视角与层次等进行思想的界定、辨析与澄清。

第二,着重思想功能的研究及作用发挥方式的探讨,对思想选择内外因素、选择系统与选择内在机制的分析,尽可能揭示思想内在运动的规律与本质。通过对思想基础的探讨,尤其强调思想形成的重要现实基础——实践,认为实践是思想的逻辑归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第三,注重在对立统一之中把握思想与现实的张力,尽可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强化与分析理论与实践、思想与社会变革、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张力问题,认为适宜的张力才能保证思想有效地超越现实,更好地发挥思想的功能,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9—42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5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3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3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10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15]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14页。

[16]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页。

[17]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第416页。

[18] [美]格瑞特·汤姆森:《洛克》,袁银传、蔡红艳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页。

[19] 王惠萍:《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

[20] [美]戴尔·H.申克:《学校理论》,何一系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页。

[21] [美]戴尔·H.申克,《学校理论》,第342页。

[22] 转引自[英]诺埃尔·希伊《50位最伟大的心理学思想家》,郭本禹、方红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页。

[23]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董天民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4]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第31页。

[25]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26]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页。

[27]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8页。

[28]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29]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0页。

[30]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94页。

[31]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832页。

[3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833页。

[33] 《哲学大辞典》,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61页。

[34]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7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35] [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0页。

[36]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页。

[37]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1页。

[38]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

[39]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2—23页。

[40]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页。

[41] [德]黑格尔:《小逻辑》,第66页。

[42] [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81页。

[43] [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87页。

[44]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页。

[45]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84页。

[46]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46页。

[47] [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32页。

[48] [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第151页。

[49] [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第154页。

[50]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5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第70页。

[52] 《论语》,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1页。

[53]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0页。

[54] 陈大齐:《实用理则学八讲》,中国文化服务出版社1944年版,第19页。

[55] 陈大齐:《实用理则学八讲》,第8页。

[56] 雷香庭:《理则学纲要》,大学文化事业公司1948年版,第4页。

[57] 雷香庭:《理则学纲要》,第5页。

[58] 雷香庭:《理则学纲要》,第5页。

[59] 陈祖耀等:《理则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9年版,第8页。

[60] 陈祖耀等:《理则学》,第12页。

[61] 吴俊升、边振方编著:《理则学》,正中书局1947年版,第25页。

[62] 吴俊升、边振方编著:《理则学》,第26页。

[6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64] 钱穆:《中国思想史六讲》,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65] 冯友兰:《新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66] 孙正聿:《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67] 孙正聿:《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68] 施春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唯实》1998年第1期。

[69] 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版,第6页。

[70] 刘芳等:《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71] 刘芳等:《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第215页。

[72] 易仲屏:《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1年第6期。

[73] 易仲屏:《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1年第6期。

[74] 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75] 张增孝:《思想政治教育定位论刍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6] 张增孝:《思想政治教育定位论刍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7] 徐志远、宾培英:《思想与行为应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78] 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再认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8期。

[79]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80] 陈万柏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81] 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82]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83] 赵言舟、王贤章、章德峰、卢士才:《思想学》,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第60—65页。

[84] 刘芳等:《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第220页。

[85]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第24页。

[86] 赵言舟、王贤章、章德峰、卢士才:《思想学》,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