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游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困境
一 畜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色达县是国务院确定的120个重点牧业县和四川省十大纯牧业县之一,属长江源头区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内分布着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资源补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起到突出作用,对于国家生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县有草地面积130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223.4万亩。更有耐高寒、耐粗饲的牦牛、藏(山)羊。丰富的草地、畜种资源是发展和经营畜牧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构成了全县的基础产业,农牧民经济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畜牧业,是全县3万多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前,色达草原上居住着48个以游牧生产为主的藏族部落,总称瓦须色达。这里的草场以部落公有制为主。牧民按部落聚居,部落与部落之间有明确的草场界线,不准越界放牧,部落的草场任何人不得买卖或赠送。部落首领出租草场事先要征得部落全体成员老人会议的同意。出租草场的收入一般都要用于部落集体的宗教活动——“结松”。全部落的牧民人人都有保护本部落的草场不受侵犯的责任。凡年满15岁以上的男性都必须轮流参加保护草场的巡山队,还要参加应付偷袭的军事组织“让达”。他们对外“从来没有支过乌拉,也从来没有交过收税”。[1]
草场因季节变化而轮流使用,一般分夏秋和冬春两季,在山区或地形差异较大的地区,还有一种在冬草场和夏草场之间的过渡草场,也有的分为冬、春、夏、秋四季草场的情况。一般来说,夏秋草场是从每年6月中旬至10月下旬使用,中间小搬迁2—3次;冬春草场是每年11月到次年6月上旬使用。传统上,牧民每次搬迁时,全部落要统一时间、统一行动,不准任何人单独行动,否则要受到一头牛或一匹马的惩罚。这就限制了个别牧户事先占居好草场的可能性。搬迁后各户或诸“日廓”(帐圈)的居住点实行轮换制或采取抽签的办法分配。这种分配草场的平均主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场私有制的产生。每户牧民只能在属于自己的草场内放牧,以避免放牧时因为资源引发矛盾纠纷。牛奶、酸奶以及牛羊等畜产品除供给牧民生活所需外,会送到市场上换取粮食。
据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色达县有牧业人口2万余人,劳动力9000余人,牲畜10余万头/只,平均每人不足4头/只。1960年,色达开始进入合作化时期。到1975年全县共成立了17个人民公社。80年代以后,全县普遍实行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夏秋草场使用权落实到组,冬春草场落实到户或联户,落实固定了草场建设权、管理权、使用权,牧业生产。牧业生产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色达的畜牧业生产先后经历了粮畜优先、经济优先、草畜平衡、生态优先的发展阶段。1998年,川西北高原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禁伐禁运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逐步改变了经济优先的发展思路,代之以生态优先、草畜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发展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给川西北高原牧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方针,首次将川滇甘青四省藏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与西藏工作统筹部署,藏区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2010年年底2011年年初,国务院半年内两次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牧区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包括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生产性补贴等措施,促进牧民增收。2011年8月中央牧区工作会议和草原工作会议针对牧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明确了新形势下牧区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色达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到2014年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5.6亿元;粮食、蔬菜总产量2700吨,较2011年增长5.0%;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18%、19%、10%,分别较2011年提高3.7%、5.3%、2.8%;各类牲畜存栏达40.4万头(只、匹),较2011年增长3.5%;肉类总产量达到5511吨,奶产量达8500吨,较2011年增长4.2%;农牧业收入33095万元。一批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陆续建立,利用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建立现代家庭牧场示范户17户;畜牧业管理部门扶持养殖、出栏大户5户,配套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402521头(只、匹),其中牛222462头,马41811匹,羊138248只;主要畜产品肉6100吨,牛奶12465吨;农业生产总值37192万元(现价),其中畜牧业产值33095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88.98%。畜牧业不仅是色达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
目前,色达县的畜牧业生产正在积极围绕现代家庭牧场示范建设、标准化草场示范建设、户营打贮草基地建设、牲畜棚圈示范建设4个方向展开。2014年,在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资金项目的支持下,洛若乡甲修村实施建设现代家庭牧场10户;色柯镇解放二村实施牲畜暖棚示范建设100户,洛若镇甲修村、沙玛村实施牲畜暖棚建设100户,塔子乡洞清三村实施牲畜暖棚建设84户;色柯镇、洛若镇、塔子乡实施人工打贮草基地建设1万—6万亩;共计投资787.6万元,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 畜牧业发展瓶颈与困境
在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①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草地生态系统失衡,毒草危害面积不断增大。②草地基础设施滞后,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抗灾保畜能力低下。③畜牧业科技人员匮乏,技术进步缓慢。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色达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各项问题中,生态环境恶化是亟待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导致草场退化的原因除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以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草场的超载、过牧。随着在草地上生存和发展的人口增加,牲畜数量不断增多。牧民群众受“畜多为富”的传统观念和“惜杀惜售”甚至“戒杀戒售”的宗教影响,长期不合理地利用草地,使草地严重超载,致使草地的植物建群种类改变,土壤结构破坏,草地逐渐退化。第二,各类灾害特别是鼠害的影响。在已经退化的草地上继续不合理利用,进一步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持续下降,裸露的土壤增加,为风、水的侵蚀提供条件,从而使鼠荒地、荒漠化草地形成并蔓延扩大。草原退化,植被高度和覆盖率降低,为害鼠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的环境,从而使草地鼠害大量发生、蔓延和扩散。由于害鼠过度啃食草地植被,挖掘洞道等破坏草场活动,又加剧了草原进一步退化,形成“退化—鼠害—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丧失草原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第三,受利益的趋动对草原的破坏性使用。不合理的开矿、挖药材、工程建设等占用破坏的草地越来越多,一方面使可供放牧利用的草地面积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超载过牧;另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裸露土壤,为水蚀、风蚀草地提供了新的破损口,从而加快了草地沙化的进程。
草地退化类型主要包括重度沙化草地、严重板结草地、退化裸露地以及严重退化草地。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所在乡镇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以色多玛退化草地治理区为例:色多玛退化草地治理区位于亚龙乡,距县城20千米,全乡面积4.25万公顷,辖8个村832户,人口4129人,平均海拔3964米,属亚高山草甸寒温带气候,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746 毫米,日照率58%,相对无霜期15天,无绝对无霜期。可利用草地面积4.08万公顷。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灌丛草甸草地类、高寒沼泽草甸草地类等。退化草地面积2.36万公顷,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7.88%。2011年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9058头(只、匹),其中:牦牛12453头,绵羊3906只,山羊776只,马1923匹。亟待治理的草场面积达933.33公顷,重度沙化地植被覆盖率较低,一般为5%—10%,板结草地植被覆盖率一般为15%—30%,退化裸露地植被覆盖率约为5%,严重退化草地植被覆盖率为20%—50%。[2]
高原草场生态先天脆弱,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草场综合治理的原则是在围栏封育的基础上,根据草地退化程度和退化成因,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突出治理重点,多管齐下分期分类进行。如对重度沙化草地采用封育+沙障+免耕补播的技术,对严重板结草地除了封育+免耕补播的技术外,进行机械划破草皮的技术,其余地块则采用封育+免耕补播的技术模式,由于治理区鼠虫害极为严重,对所有地块都进行鼠虫害防治。
自2001年开展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工程、2003—2010年开展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建设以来,色达县退牧还草80万亩,其中围栏禁牧35万亩,围栏休牧45万亩,草场补播33万亩。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部分牧民已学会利用冬房的卧圈种植一些牧草,以便在冬季给牲畜进行一定的补饲。冬季牧场上的居民点建设成为目前牧区建设的重点,其他的人工草场建设、棚圈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多围绕冬房展开。2014年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人工饲草地1万亩,舍饲棚圈建设28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