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家庭档案有什么作用?
朋友,了解完什么是家庭档案,想必您也能体会到它的一些用途了吧?那么下面我就讲几个档案小故事,请您来深入地体会其作用吧!
【档案故事】
不公正的判决书
王维新18岁参加革命,1938年到八路军129师独立营办事处任副主任,后又到抗日县政府青年救国会工作。后来被保送到冀南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被留在冀南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宣传队。1942年日伪“5·1”大扫荡后,到敌占区开展工作,在除掉本村国民党中统特务、一贯道坛主、日寇密探王某某时,鉴于村支书郭某在经济上受惠于王某某,怕郭某泄露消息,事前未通知郭某,郭某于是怀恨在心。1943年,王维新因胸部生疮,经组织批准同意其回家养伤,并由单位开具《证明信》(俗称“路条”“通行证”)回家,组织关系也由单位办理转回村。村支书郭某借机捏造罪名打击陷害,实施报复,不允许王维新参加支部活动,并散布谣言说他参加非法组织。1944年,王维新去敌占区搞敌后禁运物资的工作。1947年,与主管接头人张长春失去联系。石家庄解放后,王维新重新参加革命工作,曾两次被扣押审查,又被宣布无罪释放。“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隔离审查,几经周折,得知其档案里有以“背叛革命,为敌效劳,与敌特互相勾结进行反革命一案,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的判决书后宣布无罪释放。但判决书却留在了档案里,给其本人和子女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两次入狱、苦度余生,子女升学深造、入团入党因此受阻。由于老家厨房坍塌,从专署回来时带回的毕业证、臂章和路条被发现,最终是这些原始档案使王维新得以平反。
【档案故事】
黑户转白
王某被判刑后,其户口根据要求转往服刑监狱,原户口被注销。后王某服刑期满,因为释放证丢失,没有及时到派出所办理户口,结果当了20多年黑户。王某今年决定去外地打工,到派出所办理户口时,被告知没有释放证不能办理。苦于没有证据,他求助于民警,民警想到其判决书上有转户口的内容,可以证明其户口状况。通过查档,为其提供判决书作为证据,顺利办理了户口。
【档案故事】
遗产纠纷
母亲刚咽气,还没等出殡,一场遗产争夺战就上演了。大嫂跟长辈们说:“大伯、三叔,趁大家都在,你们主持把房子分一下吧!”二儿子说:“爸妈早就把这套房子给我了,还分什么分?”大嫂生气地问:“啥时候分的?我们咋不知道?”于是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大伯说:“您们父亲去世的时候留了遗嘱,说家中的存款归老大,房子归老二。”大伯从一包破旧的牛皮纸袋里拿出了父亲手写的遗书,上面有父亲的亲笔签名。有了这份遗嘱,一场遗产纠纷就此收场。
第一,维权的凭证。在人生之旅中,各种证件往往伴随您一生,因为有许多手续和程序需要以它们为凭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家庭档案有时可以改变家庭成员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我们不应轻视家庭档案的作用。譬如孩子上户口、入托、入学、留学、移民等离不开出生证;办理出生证、户籍转移、离婚和财产继承则必须提供结婚证;毕业证、学位证和荣誉证书与您将来的就业、升职、职称评聘和工资待遇关系密切;购物发票和保修证书是日后家用物品维修和退换的凭证。人生难免会遇到沟沟坎坎,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之时,档案可以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清官难断家务事,当亲人对簿公堂之时,最令人信服的证据就是家庭档案,档案成为解决家庭纠纷的良药。
【档案故事】
产品说明书用途大
我好久没回家看看父母了,因此周末一下班就兴冲冲地往娘家奔去。一进门,老爸迎上来:“你可回来了,快帮我调调这个热水器,怎么最近老烧得不热呢?” “这不小菜一碟吗?”我满不在乎,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结果折腾了半天,也没调好,急得直流汗。这时妈妈递过来一个产品说明书,“你照这个调调看!”仔细读了一下,按照上面的步骤做,很快热水器恢复正常了。“多亏妈妈保留了说明书!”我感慨道。
第二,生活的参考。家庭档案涉及工作、学习、财产、饮食、医疗和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您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如果能做到科学有序地管理家庭档案,更可以省时省力,使之成为您家庭生活的得力助手。您可以根据各种财务账户的信息做出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从而规避风险,合理投资,使财富保值增值;您可以根据家庭食谱,改进饮食结构,优化饮食习惯,让一家人吃得更健康;您可以将完整保留的病历提供给医生,为其了解您的病史、准确诊断病情提供参考……凡此种种,都为您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保驾护航。湖北荆门的袁梅芳阿姨开通“袁阿姨热线”18年了,她用自己的爱心和热心挽救了无数家庭,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她把与社会各界的往来书信整理归档,这些档案成为“袁阿姨热线”日后进行咨询和调解的重要参考资料。
【档案故事】
富厚堂的私塾教育
富厚堂是曾国藩家族的私人档案馆,里面藏有图书、档案、文物和其他文献资料,其丰富的馆藏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依托这些馆藏,曾国藩建立私塾,藏读结合。每年正月十八私塾开学,其子孙在这里读家塾,写文章,从这里走出了300余名有名望的社会精英,这离不开曾国藩的家学渊源和富厚堂博大精深的馆藏文化。由此可见,档案的教育价值不容小觑。
【档案故事】
家风传承
在扬州市邗江区翠岗花园社区的七旬老人孔先生的卧室里,秩序井然地摆放着48本家庭档案,其中包括祖孙三代的大量照片、证件、票据等,其中节能减排类收集了他们家平时水电煤气花销的发票,家用支出一目了然,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辈子,他希望通过家庭档案将勤俭家风传承下去。
第三,教育的媒介。家庭档案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使家庭生活的内容更加丰盈,它一样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其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这些档案是“传家宝”,可以作为重要的教育媒介,使家风、家教等优良传统和先辈的高尚品质得以传承。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家庭成员可以梳理、回顾和认识曾经的过往,提醒孩子懂得感恩亲人,珍惜亲情和爱情;通过经常翻看和管理档案,可以加深家庭成员的互动和情感沟通,提升家庭责任感和幸福感;家庭中优秀成员的事迹会成为教育后人的好素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会通过家庭档案得以传承;家庭档案的传播、展览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文明家庭文化必将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档案故事】
大卫·马吉捐献南京大屠杀珍贵影像资料
1991年8月,美国人大卫·马吉在地下室找到了父亲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胶片和那台16毫米摄影机。这台摄影机拍下了1937年12月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它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留下的唯一动态影像资料,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铁证。侵华日军侵入南京之前,已在南京生活26年的约翰·马吉,拒绝了本国使馆劝他撤离的建议,选择留在南京。11月22日,约翰·马吉与20多位留在南京的外国人,一起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会规划出安全区,收纳南京的难民。
12月13日,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开始在南京肆无忌惮地杀人、纵火以及强奸。没过多久,日军的暴行就蔓延到了占南京主城区八分之一大的安全区。为了掩盖屠杀的真相,日军在入城后实行信息封锁。12月16日,南京所有的外国记者被迫离开南京。留在南京的约翰见证了发生在这里的惨剧。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过去一个星期的恐怖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我做梦也没想到过日本兵是如此野蛮,这是屠杀、强奸的一周,我想人类历史上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如此残暴的事了。”“真叫人难受,但我认为,应该把事实记录下来,让大家了解真相。”
2002年,大卫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慷慨捐赠16毫米家用摄影机,回美国后又寄赠了4盘当年的拷贝原件。这些原本属于马吉的家庭档案,最终成为我国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
【档案故事】
丁教授的家庭宝藏
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街道办事处仙游路社区居民丁先生认为:“人老了总喜欢怀旧,但怀旧的方式和目的不同,一种是沉迷于过去不能自拔;另一种则是对过去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利发挥余热,我是属于后者。”丁先生曾是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他和夫人平时注意收集家庭档案,整理的过程就是对人生的阶段性总结过程,家庭档案因此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座家庭宝藏。
丁教授的家庭档案内容丰富完整,种类齐全。照片类档案,时间跨度接近90年,包括“丁氏家族”“阎氏家族”“国际会议”“国内会议”等50余册;书信类档案,记录了他们50年来与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情况;家庭财务类档案,记录了自1954年至今的家庭财务收支状况,是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历史记录;科研类档案,包括丁教授的读书卡片、论文手稿、订阅的解剖学杂志以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新闻媒体报道、各种表彰奖励的档案。这些材料经过挑选和加工,编辑出版了《从教50周年纪念册》。建立家庭档案的“目的在于总结过去,开启未来,让人生的晚霞更加多彩”,这是丁教授不变的追求。目前,丁教授的部分家庭档案已被青岛市档案馆、市南区档案馆征集进馆,成为国家档案资源的一部分。
【档案故事】
吴氏后人捐赠奉天诰命
“奉天诰命”长329厘米,高30厘米,呈长卷式,边缘略有残损。质地为锦缎丝织,其上有提花式编织错间布局的云纹,左右两端织有升降状双龙,双龙间织有“奉天诰命”,右端为小篆,左端为满文。“奉天诰命”通体自右至左,依次织成深灰、中黄、米黄、浅灰四色。正文从右至左毛笔小楷竖式书写,深灰色内为朱书,中黄内为墨书,落款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其上压盖红色“制诰之宝”朱文大玺,全文共二十三行,计二百五十一字,其大意为:吴豹任湖广夷陵镇(今宜昌市)左营游击将军(从三品武官)时,因忠于朝廷、心系百姓、戍守有功,受朝廷嘉奖,赐封其祖父为骁骑将军,赐封其祖母为诰命夫人。由此,“奉天诰命”便成为了吴氏家族的一件珍贵的家庭档案。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据《清会典》中记载,诰命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即“奉天诰命”),针对官员之妻的叫诰封(即“凤冠诰命”)。皇帝为天子,“奉天诰命”意为根据上天之意而发布的命令。在明清之际,五品以上官员,如果功绩超群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封赠命令,即诰命。
据《东湖县志·人物志》记载:“闽人吴泰嵩,随父豹之彝陵游击任,遂为州人。”奉天诰命文曰:“署副将管湖广彝陵镇标左营游击事吴豹。”此两处证实,清康熙四十二年,吴豹任湖广之彝陵镇标(今宜昌市)左营游击将军,职位次于参将,为从三品武官,分领营兵,因戍守有功,清廷对吴豹嘉奖,封赠以诰命。
至今,该“奉天诰命”已有300多年历史,吴豹也已传12代孙。吴氏后人对吴豹的业绩极其崇敬,对“奉天诰命”更是珍爱,并将其当作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据吴某某(吴豹第九代孙)回忆,在战乱年代,他的长辈在颠沛流离中将“奉天诰命”紧贴内衣携带,睡觉时藏于枕下,片刻不离。日军侵华时,他的祖父将其包裹好,藏于屋檐墙端相交处的砖缝中,才逃过一劫,可吴氏家谱却被日本鬼子劫走,也丢失了大量祖传藏书及文物。“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文物古籍被视为“四旧”,要求进行销毁,他的祖母对“奉天诰命”极为珍视,不忍割舍,冒险将它藏于床铺稻草内,终日蚊帐遮掩,也不准后辈接触,采取“丢卒保车”的办法,将家里其他的一些古书装了几麻袋,送去废品收购站,凭卖书收据才幸免过关,保住了“奉天诰命”。20世纪80年代,祖母去世后,他就接过保管、传承“奉天诰命”的重任,但家里条件比较差,担心哪天会丢失和损毁,遂萌生了捐献给国家以便妥善保管的想法。
1991年10月18日,时年56岁、在家务农的吴某某接待了宜昌地区档案馆(现宜昌市档案馆)的来访者。他避开家人,小心翼翼地将家里已传九代的朝廷颁发圣旨——“奉天诰命”,交给了工作人员。之前,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偶然知道了他家里有这件传家宝后,数次登门了解、查看和做动员工作,他考虑再三,也从妥善保管日渐损毁的传家宝着想,同意捐赠给档案馆。为表彰他的义举,在1992年9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五周年的纪念会上,市档案局(馆)代表市政府向他颁发了表彰文件和荣誉证书,并奖励给他两个热水瓶。
“奉天诰命”既是一件古代文物,又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古代文书档案。它的进馆不仅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时间向前推移了169年,也为研究清代宜昌军队设置、历史人物典籍、文书体例、书法官玺、丝织工艺和编史修志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传承和弘扬优良的家风文化提供了史料支撑。
(来自:微信公众号“家档家风”,有删节)
第四,资源的补充。国家档案资源是对国家、社会而言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记录,多是官方记忆或者是群体记忆。2011年国家档案局九号令提出“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然而仅保存官方记忆是无法实现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的,因此应当保存更多的非官方记忆。家庭档案则是对家庭或者家庭成员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属于民间记忆、平民记忆或者个体记忆,可以成为官方历史记录的有益补充。它不仅记载了家庭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侧面真实写照。家庭档案中的一部分不仅对家庭有保存价值,而且对国家有查考和利用价值,因此家庭档案可以成为国家档案资源的补充。然而家庭档案的私有性和封闭性成为制约其成为国家档案资源的因素,因此若想打破这种制约,就要将家庭档案交给“官方”保管并予以开放,使之成为开放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孔府家谱时间跨度为2500多年,绵延80多代,其完整性所带来的价值使之成为国家的文化财富。许多档案馆把从民间征集到的珍贵馆藏,如官方文书、科技档案、民间契据、家谱、古籍与地方志以及报刊等充实到国家档案馆资源库中。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的档案意识极强,20世纪30年代钱塘江大桥建设有关的档案、设计施工的工程图纸、声像档案、著作和手稿经过系统整理、妥善保存,虽历经战乱仍然完好地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这些科技档案材料为重建钱塘江大桥提供了重要支撑,对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也曾起到参考作用。1975年9月,他将珍藏40多年的钱塘江大桥档案资料捐赠给浙江省档案馆,使之成为国家档案资源的一部分。上文提到的宜昌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奉天诰命”就是来自一位夷陵区的农民的家庭档案。还有大卫·马吉等捐献的家庭档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国家的档案资源,同时作为重要的科研参考资料,可以为从事史学、文化、政治、经济等研究提供难得的背景资料。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