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京市就业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宏观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带动新就业机会不断涌现,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呈现多元化就业态势。但同时,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就业岗位数量、区域分布和就业结构等仍将处在变化过程中。
(一)北京市就业的基本特点
1.主要就业失业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2016年,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是42.8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0.2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11.3万人,增幅达到35.9%。20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1%,虽比2015年末提高了0.02个百分点,但仍持续保持在2%以下的低位水平。如图1-1所示,2005年,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只有31.5万人,2011年攀升至近年来的最高值44.69万人,2016年虽有小幅回落,但仍是保持了近43万人的规模。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显示出了大幅下降的稳定趋势。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2.11%,2013年下降至近年来的最低值1.21%,2016年虽有小幅回升,但仅增加了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图1-1 2005—2016年北京市主要就业失业指标的变化趋势
说明:左边坐标轴对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右边坐标轴对应城镇登记失业率。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2016)、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ov.cn/shuju/2017-02/25/content_5170810.htm#1)。
2.就业行业结构有所优化
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进,各行业就业有所分化。严格执行禁限目录,全年一般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下降72.75%、26.42%和18.36%,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和科学技术服务业新设企业数分别增长12.77%、26.76%和22.53%。服务业主导型就业的特征突出,2016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93万人和977.5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比重分别为15.8%和80.1%。[3]
第三产业是北京市人口就业的主要载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建筑业是全市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行业,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超过60%。与2013年相比,工业、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从业人员明显减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和金融业等从业人员明显增加。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042.5万人,增长3.1%,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3.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双下降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自2010年以来北京市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持续提高,2016年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348.4万人,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230.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16%和10.6%。按国际标准衡量,一般60周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或65周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进入老年型社会。常住外来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较低,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4.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保持在85%以上的高位,减缓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老龄化,延长了人口红利。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自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由78.8%降至目前的73.7%,绝对数自2014年开始逐年减少,由1621.1万人减至2016年的1600万人,与全国趋势保持一致。[4]
4.创新创业活动日益活跃
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大学生创业引领,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板。在北京联合大学等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使用试点,增强高校毕业生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示范基地入驻创业实体提供人才引进、培训指导、政策对接等有针对性的服务。[5]2016年,全市累计授予141家机构“北京市众创空间”称号,其中125家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居全国首位。“新三板”北京地区新增挂牌公司716家、总数达1479家,北京地区挂牌公司募集资金351亿元,居全国首位,推动设立北京中关村银行。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活动和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一批世界先进技术企业及产品落户。[6]另根据中关村管委会数据,园区平均每天诞生科技型企业40家;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大学生创业与互联网相关。[7]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创业服务加快成长,促使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不断涌现。全年北京市共扶持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超过1万人,带动就业接近3万人。[8]
5.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重点群体就业多元化
2016年北京高校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就业意愿日益多元。一是就业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赴西部就业的占比上升。其中选择在北京就业的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71.6%,较2015年下降2.5个百分点;选择在广东和上海就业的分别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3%和3%,占比则与2015年基本持平。2016年选择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占8.2%,比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占比下降,私企占比上升。其中,本科和硕士毕业生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重分别为29.4%和40.2%,分别比2015年下降5.5个和0.6个百分点;选择到大中型私企和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分别为28.8%和16.5%,分别比2015年提高9.7个和3.9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约23万名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就业率超过91%,其中北京生源毕业生约6万人,就业率接近92%,均与2015年同期基本持平。[9]
(二)北京市就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1.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进,显著影响就业岗位的数量和分布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2017年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的一年。为此,北京将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步伐,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并举,加快推进部分市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医院以及部分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疏解,实质性地推动北京市级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疏解;继续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加大大红门、官园、万通等批发市场调整疏解的力度。这些产业和功能加速向郊区以及津冀地区疏解转移,不可避免地带来关联行业就业岗位的转移和减少,加上城市运行管理服务领域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也逐步显现。目前疏解过程中存在的“业走人留”问题,可能释放出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将加大产能过剩行业职工分流安置压力。[10]根据市统计局相关调查,在计划疏解的批发市场中,超过七成的外来从业人员选择继续漂在北京,愿意迁往京外的比例不足二成。北京传统产业企业在疏解和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一定数量的分流安置人员,仅京煤集团煤矿退出后就将带来约1.7万名矿工的安置任务。[11]
2.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带动形成新的就业集聚区
新机场、通州副中心、冬奥会场馆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是北京未来若干年着力建设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将明显增加就业岗位、新增就业人口,建设时期将主要带动建筑业等领域就业人口猛增,运营时期将主要创造可观的服务业就业规模,并将保持持续增加的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新机场、通州副中心等重点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增加了4万左右的就业人口。[12]随着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和逐步完善,上述重点区域有望形成服务业新业态、新产业的集中分布区,临空关联型、临空附属型、机场服务型[13]产业以及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等将逐步形成气候,并达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将明显增强,最终形成北京市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就业集聚地区。
3.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进步下新业态带来新岗位。互联网的普及和创新为众创空间、网店、微商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创造新经济的增长空间,衍生出一批新模式和新业态,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约车、第三方支付等蓬勃发展,个性化定制、普惠金融、智慧城市等新模式越来越火爆,将有助于满足新增青年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传统服务业就业被替代的步伐将逐步加快。[14]二是“机器替代人”的趋势更为凸显。北京市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过程中,部分领域将更多地使用机器人,如智能制造等领域,这必将带来工业行业就业人数的减少。2016年,北京京东方年产1800万台整机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约3/4采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预计全市工业领域机器替代人工的势头将日益突出,重点产业聚集区以及汽车、电子等产业的母工厂将大量应用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工业用工人数逐步下降。[15]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是中国。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突破40万台,2016年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更是位居全球之首。[16]三是高精尖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在人才需求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背景下,全市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着力提升生活服务业发展品质,产生日趋旺盛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同时,北京市中高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高精尖人才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四是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创造就业机会。教育、医疗保健、养老、文化娱乐、体育、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巩固提升服务业就业的主导地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