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一 河西走廊的历史地理
河西走廊东起古浪峡口一带,西迄疏勒河下游甘肃新疆交界处的库木塔格沙漠东缘,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和北山(自西向东有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东西长约900千米,南北宽50—120千米,面积约8.3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3200米。[1]因南北两山之间形成了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通道,形如走廊,又地处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主要由敦煌—瓜州盆地、酒泉—张掖盆地和武威盆地三个独立的内陆盆地构成。
北山山地位于甘肃省西北端北纬41°—42°之间,海拔高度1500—2000米,年均气温4°—8°C,年降水量仅50—75毫米,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缺,几乎无人定居。南边的祁连山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为河西走廊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资源。河西走廊大大小小50多条内陆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这些河流汇集成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冷龙岭北麓,河流短,无主次之分,全长约300千米,流域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和大靖河等。黑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走廊南山—托赖山之间,在祁连县与八宝河汇合后流入甘肃,再经鹰落峡流入河西走廊,过正义峡经鼎新向北流入内蒙古额济纳旗(称为弱水,即额济纳河),最后注入居延海,全长956千米,流域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黑河是甘肃第一、全国第二大内陆河,主要支流有讨赖河、洪水坝河、丰乐河、肃南马营河、梨园河、大都麻河、洪水河和山丹马营河等。疏勒河发源于疏勒南山东段,自昌马峡出山,流经玉门、瓜州等地,在哈拉诺尔消失,全长945千米,流域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党河、榆林河等。河西走廊凭借三大水系的灌溉,形成了三块面积较大的绿洲,即武威绿洲(5120平方千米)、张掖绿洲(5650平方千米)和酒泉绿洲(7100平方千米),是甘肃最为发达富庶的农牧业区。[2]河西走廊雪山与绿洲相映成趣,素有“不看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美誉。
春秋战国至西汉前期,河西走廊曾经是羌族、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乐园。汉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深入河西走廊出击匈奴,匈奴受到重创,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河西走廊正式归入汉朝版图。河西归汉是河西走廊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为了巩固对河西的统治,汉王朝先后向河西走廊迁入大量移民,修筑了长城烽燧,并先后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还派驻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屯垦经营。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吸引了大量的内地人口,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河西文化的繁荣,特别是五凉时期,“学者埒于中原”[3],“凉州号为多士”[4]。隋唐时期,河西走廊出现了自汉武帝以来的第二个大发展高峰期。隋朝时期,河西走廊经济繁荣,贸易兴盛,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河西,在燕支山(又名焉支山、胭脂山、大黄山)大会高昌王及西域27国首领、使者和商人。唐代前期,河西走廊“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开元、天宝之际,河西走廊“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商旅往来,无有停绝”,是天下最为富庶的繁盛之区。“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为吐蕃所控制,大中二年(848),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推翻吐蕃统治,其后甘州回鹘控制了以甘州为中心的河西大片土地,河西东部则为西凉六谷部所控制,河西走廊四分五裂。天圣六年(1028)党项族占领甘、凉、肃、瓜、沙诸州,河西走廊遂为西夏所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河西走廊隶属于甘肃行省。明代,河西走廊是边疆战略经营的要地。清代前期,河西走廊是清廷经略新疆的“军需总汇”,由此进入继两汉、隋唐以来的第三个大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