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语言、多文字是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在造就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特征的同时,也给各民族人口之间的沟通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在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同时,通过教育、技术和管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打破语言文字差异性带来的沟通障碍,实现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跨语种共享,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已成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BTQ008)的结题成果,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针对我国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的现实需求,以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界研究和实践多年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为理论基础,提出体现我国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管理特色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研究和探讨了其内涵特征、战略定位、体系架构、实现策略、规划方法、评价体系等基础问题,旨在为我国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国家战略的制定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本书涉及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的资助下取得的。课题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民族地区多语言环境下的信息共享问题不能单纯地从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的角度来理解,它是一个涉及国家、地区、机构等多个层面,融合了法律、教育、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信息生态系统,而这个复杂系统正好可以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因此,课题组在项目核心研究内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研究视角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扩展到信息共享空间,希望能够从更加系统、更为开阔的视角,探索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的客观规律和驱动策略。此外,由于信息共享空间在图书馆领域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信息共享空间之后,项目的研究对象也变得更加明确、具体,提出的对策方案更具可操作性,从而使研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所述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Institutional Information Commons in Ethnic Languages of China,IIC-ELS)是指我国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国家民族事务治理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框架内,以所拥有或者可以从区域、国家层面共享的空间资源、语言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基础,通过教育、技术和管理等手段的组合应用,为使用不同民族语言和具有不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服务对象所特别设计的多语种口语、文字信息辅助交流空间和动态协作服务体系。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开放共享(Open and Sharing)、面向用户(User Oriented)、资源集成(Resources Integration)、虚实交融(Physical & Visual Aggregation)和无障碍交流(Barrier-free Communication)五个方面。“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在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息共享空间。

本书以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问题为主线,综合民族学、语言学、信息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围绕“什么是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如何构成”和“如何建设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系统论证了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本质、战略定位、体系架构、实现策略、规划模型、评价体系、应用领域等基础问题,研究视角覆盖了战略、战术和执行三个层面,为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围绕用户需求进行服务空间和服务体系再造,构建多民族语言信息无障碍共享和交流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模式。全书的内容体系和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解析(第二章)。在综述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理论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需求,给出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准确定义,探讨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基础、本质特征和分类方法。研究表明,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是推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创新,促进民族地区信息公平和数字融合的重要举措;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是支持少数民族相关学科科研人员跨语言信息获取和交流,与相关群体进行科研协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现实需要;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是构建多民族语言和谐社会生态、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实现形式的战略需求。

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空间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多民族语言广域信息共享空间”(WIC-ELS)、“区域双语信息共享空间”(LBIC)和 “多民族语言机构信息共享空间”(IIC-ELS)三种类型;根据共享对象形式的差异性,可分为“文献信息主导型IIC-ELS”、“实物信息主导型IIC-ELS”和“口语信息主导型IIC-ELS”;根据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大小可分为“部门级IC”、“机构级IC”和“机构联合级IC”。本书所述的“信息共享空间”是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视角的“多民族语言机构信息共享空间(IIC-ELS)”。

第二,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战略定位(第三章)。基于“战略策应模型”,构建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战略规划体系,主要任务包括: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战略体系的系统梳理;参照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战略制定多民族语言信息管理的国家战略;按照多民族语言信息管理战略确定基本原则,制定多民族语言广域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规划;根据多民族语言广域信息共享空间发展规划,确定多民族语言机构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思路。多民族语言机构信息共享空间整体上分为机构层、区域层和国家层三个层面,其中机构层的任务是利用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向用户提供多语言信息服务;区域层的任务是由区域双语信息共享支持体系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集成(LBIC),通过网络向机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提供跨语言服务支持;国家层的任务则是通过跨区域协作支持体系(CRCSS)共享各双语信息共享区域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语言资源等。

第三,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体系架构(第四章)。在概述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体系架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体系架构模型,逐层介绍每个层面和模块的建设任务、发展目标和实现思路。参照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架构模型,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模型整体上分为“服务层”、“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四个层面:“服务层”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围绕用户的语言能力应用特征所构建的服务体系;“实体层”所关注的是用户进入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之后,能够不借助信息设备直接看到和感受到的建筑空间、服务设施、工作人员、纸质文献等实体资源;“虚拟层”是指用户借助计算机网络可以访问到的各类数字资源和可以享受到的各类在线服务;“支持层”是保障信息共享空间得以正常运行的各类外部要素的总和。与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体系架构所不同的是,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除了需要来自本机构的支持之外(支持层Ⅰ)还涉及所在语言区域(支持层Ⅱ)和国家层面上的共享和支持问题(支持层Ⅲ)。

第四,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实现策略(第五章)。在阐释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社会信息交流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主体、中介、客体三个维度分析实现跨语种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从系统角度探析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跨语言信息共享的组合策略。通过对多民族语言共享空间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机理和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驱动路径的分析,可以发现要在保护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提高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的程度,核心策略是从主体、中介和客体三个方面推行“双语原则”,推行基于主体的双语教育(培训)策略、基于中介的双语(人工、机器)翻译策略和基于客体的双语著录(标注)策略,将民族地区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用户联结为统一的整体。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三类跨语言服务策略之间是“并联关系”,各类策略之间相互平等且可以相互替代,呈现出一种“多通道”结构。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按照赋值大小划分为四个等级:优先策略为“机构客体策略”;重点策略分为“区域主体策略”、“区域中介策略”和“机构主体策略”三类;基础策略分为“机构中介策略”、“国家中介策略”和“区域客体策略”三种类型;外围策略主要包括“国家主体策略”和“国家客体策略”。

第五,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规划(第六章)。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规划属于战术规划,即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何实施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所做的整体性安排。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规划从本质上说就是围绕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愿景进行外部需求和内部资源相互匹配的过程,最终的实施方案是在“服务愿景”、“用户需求”和“资源状况”三类要素之间通过反复协调、相互妥协而达成的共识。根据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规划的基本原理,需要经过选拔领导者、成立工作机构、用户需求调查、内外部资源梳理和能力估算、服务愿景设计、规划方案制定、外部资源协调、用户需求确认、规划报告撰写、规划报告审批等步骤。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规划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用户需求调查过程中用到的座谈会法、问卷调查法、用户行为观察法、转介分析法、KANO-SPD矩阵等;资源能力分析过程中的资源计划矩阵、雷达图等;服务愿景描绘过程中采用的头脑风暴法、原型系统法、哈曼模型法等;空间建设方案设计阶段用来确认项目建设优先度等级的VDR模型等。

第六,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评价体系(第七章)。在介绍总体评价思路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资源能力、语言服务、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分析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评价的内容以及综合上述评价的结果进行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等级评定的方法。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评价体系以IIC-ELS成熟度指数IIC-ELS-CMM为核心,通对空间布局水平(BI)、资源能力水平(RI)、语言支持力度(LI)、核心服务质量(SI)四个维度的变量进行评测,综合计算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成熟度指数IIC-ELS-CMM的数值,进而根据IIC-ELS-CMM所在的区间判断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水平,同时可以通过空间布局水平、资源能力水平、语言支持力度、核心服务质量四个方面的数值结构,判断机构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整体成熟度指数IIC-ELS-CMM的取值在0到1之间增长和变化,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起步级IIC-ELS、发展级IIC-ELS、基础级IIC-ELS、完备级IIC-ELS和成熟级IIC-ELS共五个发展阶段。

第七,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应用领域(第八章)。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在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用,其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公共纪念馆、公共文化馆等机构。作为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在不同行业的现实应用,上述各类机构需要遵循共同的理念和架构,同时由于机构核心业务的差异性,在诸多方面又体现出各自的特殊性。

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理论在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创新当中的应用,是对“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范畴的拓展和深化。本书所做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出“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学术概念并对其理论本质进行了系统剖析;从国家战略视角进行了“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定位,厘清了与“多民族语言广域信息共享空间”和“区域双语信息共享空间”(BIC-ELS)的关系;构建了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体系架构模型并系统论证了每个模块的实现思路;构建了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交流模型”、“系统动力学反馈模型”和“跨语种共享多通道策略模型”,分别从主体、中介、客体三个维度分析了实现跨语种信息资源共享策略及其组合策略;构建了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服务项目建设规划专用的VDR(愿景—需求—资源)模型,并探讨了KANO-SPD矩阵在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规划当中的应用问题;构建了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成熟度的测评模型IIC-ELS-CMM。“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整体格局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专著、教材、论文、报告和网络信息,在此向各位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只完成了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还有众多的细节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完善。我们期待随着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在民族地区传播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始应用该理论对用户服务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我们也期待看到在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的促进下,各民族同胞和谐相处、无障碍交流、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本书撰写工作的完成意味着项目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实践探索的进程刚刚开始,我们恳请广大专家和读者朋友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你们的指导是让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和落地的重要力量,联系邮箱:foolbirdzsh@126.com。

    赵生辉    

2018年6月于西藏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