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洋战略理论的形成
由于俄国没有出海口,因此16世纪中期以前与西欧国家间的接触和交流不多。伊凡四世时期,英国航海者沿北冰洋西部海路向东航行寻找通往东方国家的海路,却意外航行抵达北德维纳河河口地区,促成英俄贸易的开端,伊凡四世也由此看到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为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伊凡四世发动立窝尼亚战争,但遗憾收场。彼得一世掌握政权后,开始夺取出海口的军事实践,与土耳其争夺黑海出海口获得亚速一地,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俄国以争夺出海口为核心的海洋战略由此形成,并被其后继者所继承。
一 18世纪前获得出海口的尝试
自基辅罗斯建立时起,北方地区的居民就开始不断向北方沿海地区深入,并熟练掌握造船、航海技术。诺夫哥罗德统治北方地区时(12—15世纪),积极开展航海活动,促进北方海沿岸地区经济开发。这些由南部地区来到北方的外来者居住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大河沿岸地区,包括北德维纳河、奥涅加河、皮涅加河及其支流,由于北方土壤贫瘠,这些外来者主要从事渔猎、制盐和海兽捕捞等经济活动。在科拉半岛、白海和巴伦支海沿岸地区出现了农民聚居地和贵族的城堡。但北方海域由于冰冻期长,一年内只有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居民可以从事海上经济活动,且缺少不冻港口,因此直到15世纪俄国仍然是个严格意义上的内陆国家。
1.俄国向西发展缘起
相对于西欧,文明起步较晚的俄国在蒙古长达两个半世纪的统治下,经济发展更加落后于西欧。十四五世纪,当西欧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道路时,俄国才刚刚摆脱蒙古统治,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俄国被西欧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俄国的统治者意识到自身经济技术落后,为了改变国家野蛮落后的面貌,引进西欧的先进文化和军事技术,增强军事经济实力,在内陆扩张的同时,开始向海洋延伸,并确立了向西部波罗的海扩张的目标。
在15世纪六七十年代,莫斯科公国先后将雅罗斯拉夫公国、罗斯托夫公国和曾经强大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并入莫斯科版图。1480年,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统治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伊凡三世对内颁布法典,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则试图与西欧文明国家接触,开展对外贸易。在击败波兰—立陶宛的入侵,基本恢复基辅罗斯时代的国界后,伊凡三世掀起与立窝尼亚骑士团的战争,目的是夺回罗斯王公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土地和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1482年,伊凡三世迫使立窝尼亚骑士团签订停战协定,并在纳尔瓦河对面建造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第一个港口伊凡哥罗德,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小片土地。但此后,由于受制于瑞典和立窝尼亚骑士团,伊凡哥罗德港口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到16世纪中期,俄国仍然只有封冻时间较长的北冰洋海域出口。
16世纪初期,新航路的开辟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向北欧、大西洋。波罗的海作为俄国通往西欧和北欧最短的海上通道,其交通和战略地位迅速上升。波罗的海是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沿岸河流广布,在河流入海处形成许多港湾,极大便利沿岸各国交通和贸易。波罗的海与大西洋相通,它是俄国进入西欧的最短海上交通要道,在经济、军事上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伊凡四世说:“波罗的海的海水是值得用黄金来衡量的。”[47] 因此,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控制通往西欧的海上商路,拉近与西欧文明中心的距离,吸收西欧先进文化和技术,成为俄国对外战略的核心。
1547年1月16日,东正教大主教玛卡里将莫诺马赫皇冠戴在17岁的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头上,他成了“全俄罗斯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此后,伊凡四世为加强君主专制和经济、军事实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内,组建“重臣会议”,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全面改革;编制1550年法典,加强中央机关的作用,坚决维护封建制度;颁布军役法,提高封地贵族地位,增强军队战斗力;推行特辖制,建立直属沙皇的特辖军。军事实力得到提升后,伊凡四世开始对外用兵,大肆扩张。鉴于俄国在西边面临的对手强大,为避免腹背受敌,伊凡四世采取先东后西的战略,向东先后征服了喀山和阿拉特拉罕两汗国,占领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稳固东方边境后,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伊凡四世于1558年发动立窝尼亚战争。起初,伊凡四世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地方,但由于其扩张野心过大,刚刚结束向东方的扩张,实力透支,最终被波兰—立陶宛、瑞典和丹麦联军打败,被迫放弃已经占领的土地。战争持续25年,伊凡四世欲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略未能实现。
1584年伊凡四世去世后,俄国陷入混乱。统治集团争权夺利,大权旁落。阶级斗争和外敌入侵同时爆发,国力大幅衰退。俄国向波罗的海地区扩张、争夺出海口的计划被搁置。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俄国混乱时期结束。罗曼诺夫王朝对内采取措施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沙皇权力不断增强。至17世纪中期,伴随国力恢复,俄国重启西向扩张政策。1654—1667年,俄国与波兰作战,取得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土地。与此同时,俄国向瑞典宣战,向立窝尼亚发起进攻,占领了包括喀琅施塔得在内的若干城镇和要塞,但很快由于瑞典援军赶到而被迫撤退,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略目标仍未实现。
2.向海发展的原因
17世纪下半叶,荷兰和英国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西欧国家法国、瑞典、丹麦尽管仍属封建制度,但农奴制度早已废除。与上述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国农奴制度确立并逐渐得到巩固,绝大多数农民是依附于地主、修道院和皇室的农奴。农奴使用原始农具耕种,粮食产量低,但他们必须被迫将大量收获物上缴农奴主,满足其奢侈生活。17世纪下半叶,俄国只有3%的居民生活在城市,工商业不发达。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先进的西欧国家,西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波兰、瑞典干涉军的蹂躏下,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18世纪前,俄国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对外贸易大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在波罗的海,日耳曼骑士团不断侵扰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瑞典则对莫斯科公国不断用兵,之前属于俄国的所有芬兰湾狭窄水域于1617年被瑞典强占,俄国尝试夺回均以失败告终。在里海,鞑靼—蒙古的入侵并将斯拉夫人赶出大海,俄国在阿斯特拉罕仅保留三角洲两侧一小部分北岸的土地。在南方,黑海北方沿岸地区位于土耳其以及隶属于土耳其的克里木鞑靼人的控制之下。克里木鞑靼人长期突袭俄国南方城镇,毁坏耕地,侵占牲畜,俘获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并将其卖为奴隶。鞑靼人的侵略行径导致沿第聂伯河的瓦希商路(从瓦良格人至希腊人的商路)逐渐衰落下去。土耳其人先后在第聂伯河河口地区建立奥恰科夫城堡,在顿河河口建立亚速城堡,封锁顿河河口地区。而环绕俄国国土的北方海域和东方海域,尽管海岸线漫长,但无法满足俄国经济发展需要,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仍然处于待开发状态。白海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是该时期俄国唯一的海上大门,但1年中有9个月处于封冻状态,无法通航。此外,白海通往西欧国家的海路比波罗的海通往西欧国家的海路长1 倍。由于阿尔汉格尔斯克港距离国家经济中心较远,无论是国内商品运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港,还是将国外商品运至莫斯科,都必须使用畜力车运输。
新航路的开辟,给西欧带来大量海外财富的同时,西欧人口也在迅速增加。为了追求羊毛利润,以英国为代表的毛织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将耕地变成牧场,导致西欧粮食需求紧张,开始大量进口。波罗的海粮食贸易发展迅速,粮食价格上涨,促使俄国向西欧出口粮食和原材料,特别是用于航海的绳索、帆布等物资。俄国也急需引进西欧先进工艺和技术,发展经济。因此,缺少出海口已经成为制约俄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1693年,彼得一世在白海东南海岸阿尔汉格尔斯克港看到,由内地运来的亚麻、毛皮、木材等商品堆积如山,由于没有本国船只运出外销,外国商船又残酷压价,俄国商人不够成本,宁可烂掉也不外销。彼得一世切身体会到俄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出海口,没有出海口俄国被隔绝于世界经济之外,经济和文化发展停滞,对外贸易只能依赖于国外商人。
二 以获取出海口为核心的海洋战略形成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俄国进入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与彼得一世推行的欧化改革密切相关,改革促使俄国步入欧洲大国行列。彼得一世制定的以夺取出海口为核心的海洋战略初步形成。为实践以获取出海口为核心的海洋战略,彼得一世分别在南方的黑海和北方的波罗的海展开争夺出海口的战争实践。
1.向海扩张战略目标
俄国传统的对外政策是扩张。18世纪之前,俄国采取的是地域性蚕食政策,不断向莫斯科公国四周扩张领土。但自17世纪下半叶起,伴随俄国经济发展,贵族地主、新兴商人阶层为扩大商品倾销市场,不再满足于陆地上的领土扩展,他们强烈要求出海口,发展对外贸易,扩大海外市场。17世纪末彼得亲政后,开始谋求向海发展,夺取出海口。任何一个国家欲称霸世界,均不能仅仅依靠陆地上的蚕食扩张,必须要向海发展,掌握制海权。对此,马克思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蚕食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了。”[48]只有控制制海权,才能称霸世界海洋,因此彼得一世将夺取出海口、向海洋扩张作为争霸海洋计划的战略核心。
彼得一世追求海权,向海扩张主要向南方、西方和东方三个方向发展,力争在暖水区域获得出海口和不冻港,即顿河、涅瓦河和阿穆尔河(黑龙江)河口的出海口,这也成为彼得一世继任者海洋政策的主要方向。在南方,俄国需要黑海出海口和黑海海峡,争夺西亚,占领高加索,征服中亚,南下波斯湾,打开通向印度和印度洋的通道;在西方,需要波罗的海出海口,击败瑞典,夺取芬兰,兼并波兰,打通波罗的海—大西洋通道,从北方控制西欧;在东方,需要阿穆尔河河口,进入鄂霍茨克海,以便进入太平洋,从亚洲东北部进入北美。征服欧洲是彼得一世的首要目标。从地缘政治上来讲,俄国地处东欧,要想夺取欧洲霸权,就必须从北、南、西三面水陆夹击包围西欧,而海洋扩张是实现这种夹击包围的核心。获得黑海和土耳其海峡出海口,进入地中海,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进入大西洋,是对西欧实现战略包围的重要举措,为此彼得制订了征服欧洲计划:“打败瑞典,征服波兰,控制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后再南下进攻土耳其,控制黑海,侵占巴尔干半岛,占领君士坦丁堡,夺取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通道”。[49] 亚洲同样是彼得一世争霸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彼得一世计划向东方的中国扩张,控制太平洋,仍然将海洋扩张作为战略重点。征服中亚,进入印度洋,实现俄国舰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自由航行。彼得声称:“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50]海洋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成为彼得一世谋求的战略目标。
2.夺取出海口的实践
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彼得一世制定的进攻战略是首先攻打克里米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包括克里木半岛和黑海北岸的大片土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俄国南下夺取黑海海峡的必经之地。1695年1月,彼得一世远征克里米亚汗国。彼得将军事力量全部集结在南方的别尔哥罗德和谢夫斯克,辎重部队拖慢了队伍向克里木行进的速度,鞑靼骑兵不断突袭也给队伍造成了巨大损失。俄国军队克服困难进入克里木半岛后,仍然面临险境。于是,俄军将领决定停止冒险进攻,带领队伍折返。
首次远征克里木无功而返,彼得决定改变进攻方向。一方面,彼得与波兰、奥地利和威尼斯结成反土同盟,从外交上孤立土耳其。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攻打土耳其在亚速海的亚速城堡。前往亚速的道路易于队伍行进,辎重队伍和食品等物资可以沿顿河运抵此处。但在远征中,由于没有海军舰队配合,陆军无法从顿河和海上封锁亚速要塞,而土耳其陆军却不断获得来自海上的支援,因此俄国第一次远征亚速失败。彼得一世在分析远征失败原因时指出,“俄军存在很多不足,但最重要的是俄军技术装备差”[51],军队体制编制不适应作战。彼得随即一方面加强陆军力量,改革陆军编制;另一方面着手创建海军,组建顿河小舰队,积极准备再次远征亚速。1696年,彼得第二次远征亚速,顿河小舰队与步兵协同作战,分别从海上和陆上封锁亚速要塞,使土耳其守军无法得到外援。围困一月有余,土耳其被迫放弃亚速要塞,俄军夺取了亚速海出海口,俄国获得了向黑海海域继续扩张的立足点。但亚速海本身作为内海,无法实现俄国自由进入黑海两海峡并控制两海峡的目的,俄国还需要继续同土耳其人作战并取得最终胜利。为了能够从亚速海自由进入黑海,俄国需要控制刻赤海峡,需要更强大的海军舰队。于是,彼得在亚速海的塔甘罗格建立海军基地,着手建造大型舰队,并迫使土耳其人与俄国签订合约。彼得通过夺取亚速要塞、建立海军舰队和海军基地,改善了俄国在南方的战略态势,为继续扩大在黑海地区的战果打下基础。
为了巩固和扩大反土同盟,继续与土耳其人作战并巩固在南方取得的已有战果,1697年,彼得派遣“大使团”出访欧洲,寻求西欧各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援助,彼得本人化装成水手随团出访。此时,欧洲各国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忙于“西班牙王位争夺战”无暇他顾;另一方面,波罗的海地区的瑞典与普鲁士、波兰—萨克森、丹麦等邻国的关系变得紧张,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权受到挑战。彼得此次西欧之行虽然没有获得各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援助,但却看到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希望,于是他决定改变战略方向,掀起对瑞典的战争以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彼得审时度势。一方面,同波兰—萨克森、丹麦签订反瑞典条约,成立“北方同盟”;另一方面,故作姿态地与瑞典签订“卡尔迪斯和约”,承认瑞典对芬兰湾的权力,以此麻痹瑞典。在南方,则通过武力炫耀诱使土耳其与其签订和约,结束同土耳其战争,避免两线作战。一切准备停当后,1700年,彼得正式向瑞典宣战。
战争从1700年至1721年共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700—1706年),俄国制订了夺取涅瓦河口和整个因格利亚的计划。1700年,俄国与瑞典的首战在纳尔瓦展开。但由于俄军整体作战能力不强,军队临时征召又缺乏训练,特别是外籍军官指挥无方且没有付出全力,导致俄军首战惨败。于是,彼得吸取教训,利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认为已经解决俄国问题的心理,迅速着手整顿陆军、建立海军。随后利用瑞典主力进攻波兰的有利时机,俄军逐一排除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要塞,至1704年基本肃清了拉多加湖和佩普斯湖沿岸以及涅瓦河两岸的瑞典驻军,占领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706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至1709年)。瑞典采取外交手段迫使波兰退出反瑞同盟,将战略重点转移至俄国前线,战争重启。彼得一方面试图以让出占领地区只保留因格里亚为条件提出与瑞典和谈,另一方面准备向瑞典军队的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但由于查理十二世不甘心俄国进入波罗的海,无心谈判,而积极准备进攻俄国本土,故俄军采取诱敌深入策略,不断袭扰、消耗瑞军,1709年,俄军在波尔塔瓦大败瑞典军队,取得胜利。俄国巩固了在波罗的海沿岸占领的土地,也为进一步加强陆海军建设赢得时间,取得海上优势,为即将开展的海战奠定基础。战争进入第三阶段(1709—1721年)后,战略争夺从陆地转向海上争夺。1710年,俄军开始向芬兰湾北岸推进,先后攻占了维堡要塞、赫尔辛基等战略要地。1714年,俄国海军在汉科角打败瑞典海军分舰队,取得汉科角海战的胜利。1719年,俄国海军在厄塞尔岛再次战胜瑞典海军,俄国舰队取得海上优势。在随后的格良汉姆海战中,俄国海军最终取得对瑞典舰队的胜利,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制海权。此时鉴于西班牙王位战争已经结束,俄国担心过度扩张会引发西欧强国干涉,1721年,俄、瑞双方签订尼什塔特和约,结束北方战争。
根据尼什塔特和约,俄国获得涅瓦河口、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芬兰湾南岸以及维堡,俄国舰队可以自由进出波罗的海,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实现了俄国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梦想,自此俄国走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并开启了俄罗斯帝国的大门。俄国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为进一步西进和南下创造了有利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