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祖籍安徽,生于南京,是“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1942年,他创作了《财主的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等重要作品。1948年因撰文回击《大众文艺丛刊》正统批评家对胡风的指责与人结怨,这为他以后的道路布下了阴影。1949年后,他满怀热情创作了《人民万岁》和《祖国在前进》等剧本。1952年12月,路翎主动要求去朝鲜前线深入生活。1953年7月回国,写了反映志愿军生活的短篇小说《初雪》《洼地上的“战役”》。《洼地上的“战役”》规避战争描写,而是选取朝鲜房东女儿金圣姬与志愿军战士王应洪恋爱这个小角度,力图呈现战争环境中人性的丰富。王应洪知道部队有严格纪律,对恋爱采取了自我克制的态度,直到他牺牲后,在被鲜血染红的那条绣花手帕上,才引出这段被压抑的感情。路翎具有擅长在日常生活间隙,发掘细腻深邃的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才能。正因如此,这些刊登在1953年年底至1954年年初的《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的作品,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解放区批评圈”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的批评,情况有些复杂。朱寨[24]认为这篇小说引起的批评风波,“主要是受所谓‘胡风集团’政治案的株连”。[25]情形也并非都是如此。有些批评主要是对它“描写人物不真实”的方面表示了不满,[26]比如侯金镜的《评路翎的三篇小说》。侯金镜说,《洼地上的战役》“严重的错误和缺点”,是“对部队的政治生活作了歪曲的描写。我自己,作为一个读者和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人员,有责任指出在以上作品中间的错误和缺点”。他列举出的现象,一是爱情描写违反了部队“纪律”,二是班长王顺在做金圣姬工作时态度暧昧不安,三是“个人温情主义已经战胜了集体主义”。他认为,“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把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引导到这样的逻辑之中去:似乎纪律不能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成为战斗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成为人民军队的集体主义的最高表现”,“相反的,纪律却成为强加到战斗生活中的一种冰冷无情的东西”。而“班长王顺机械地要求部属执行纪律,但是在困难的时候他就用爱情的力量向部属和自己做政治工作,用爱情来鼓舞战斗”。作品这样“孤立地描写个人内心的世界,是不可能表现出志愿军的伟大理想和坚强的信念的”。侯金镜从艺术角度评析小说不是没有道理,问题在于,他超出作品去挖掘作者所谓“历史问题”,就显得牵强了。“等到路翎对人物的精神状态作更深的发掘的时候,就又回到他创作的老路上,个人幸福的追求形成了个人狂热和个人对生活的冲击。”[27]
侯金镜的作品批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解放区批评圈”试图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区别开来的批评逻辑。在这种观念意识中,现代文学“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温情主义”等主张,不应该再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即使路翎这种历史跨界型作家,也应从头做起,把思想和小说创作统一到“政治工作”的历史布局之中,而不要再生异端。与冯雪峰那种置之于死地的严厉态度相比较,侯金镜反倒显示出他自己批评的“温情”来,并没把这位作家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上。他在文末用劝慰性的口气说:“这几篇作品说明了路翎还没有彻底抛弃他的错误思想和错误的创作方法。所以希望路翎在继续深入生活和认真地改造自己的过程中,能彻底纠正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创作方法,写出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健康的、正确的、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好作品来。”“最后,我也恳切地表示,欢迎路翎继续到人民军队中深入生活,创作反映人民军队的斗争和生活的作品,使它们有助于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成为鼓舞军官和士兵们勇猛前进的力量。”[28]
[1] 在根据地、解放区这种地方政府的历史语境中,由于中共尚未掌握全国政权,“革命文学”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目标。而在抗日救亡这种国家民族的总体诉求之中,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潮,还不能完成它在中国的叙事。所以,只有到中共完全掌握政权的50年代,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同目标,才最终移植到中国的当代文学中来,成为文学的主宰。
[2] 1938年2月,由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和周扬等人联名发出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认为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成立该校是要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最初的筹建负责人是沙可夫、李伯钊和左明等人。
[3] 参见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是国内较早研究延安鲁艺办学理念、教学体制和自身特色的专著。
[4]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5] 张光年:《回忆周扬》,王蒙、袁鹰主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6] 邵荃麟(1906—1971),原籍浙江慈溪,生于重庆。四岁时返回家乡慈溪。先后在复旦中学、复旦大学读书,受鲁迅、郭沫若等新文学作品和思想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入团,同年入党。担任过党的区委书记、地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常委等职,参加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抗战时期在浙江金华任东南局文委书记,主编《东南战线》《文化杂志》。创作过《英雄》《宿店》两部短篇小说集,写过剧本和文艺批评。抗战结束后,任香港工委副书记、文委书记,主编《大众文艺丛刊》,领导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1971年被迫害致死。
[7] 张光年(1913—2002),笔名光未然,湖北老河口人。戏剧家,诗人。1935年肄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任抗日救亡秋声剧社社长,拓荒剧团团长,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干事会干事,缅甸《新知周刊》主编,缅甸华侨青年战工队总领队,《民国周刊》北平版编辑负责人,《剧本》月刊主编。1939年到延安,创作的著名的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在全国各地被广泛传唱。先后在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剧本》《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主编。长期协助周扬主持中国作家协会的工作,新时期后任作家党组书记。有诗集《五月的鲜花》等。
[8] 侯金镜(1920—1971),北京人。文学评论家。1938年到延安。1954年任《文艺报》副主编。1962年协助邵荃麟召开“大连会议”,后蒙难。
[9] 陈荒煤(1913—1996)原名陈光美,湖北襄阳人。文学评论家。1938年入延安鲁艺学习、任教。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10] 陈涌(1919—2015),广州人。文艺理论家。1938年就读于鲁艺。曾任《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主编。
[11] 秦兆阳(1916—1994),湖北黄冈人。著名编辑,文学评论家。先后任《人民文学》小说组组长、副主编。1956年,发表论文《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文艺界的教条主义提出批评。责编过杜鹏程的《保卫延安》、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等著名作品,扶持了大量文学新人。
[12] 冯牧(1919—1995),原名先植。北京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在鲁艺学习工作。曾任新华社前线记者。历任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文艺报》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13] 王勉思:《风雨故人情》,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7页。
[14] 石湾:《红火与悲凉——萧也牧和他的同事们》,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2页。
[15] 康濯:《我对萧也牧创作思想的看法》,《文艺报》1951年10月25日。
[16] 石湾:《红火与悲凉——萧也牧和他的同事们》,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17] 石湾:《红火与悲凉——萧也牧和他的同事们》,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18] 白村:《谈“生活平淡”与追求“轰轰烈烈”的故事的创作态度》,《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副刊)1951年4月7日。
[19] 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人民文艺》副刊)1951年6月10日。
[20] 李定中,冯雪峰写此文的化名。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等,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1927年入党,次年结识鲁迅。曾为上海左联党团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后回上海领导文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受“胡风事件”牵连,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被关进牛棚。1977年去世。
[21] 李定中:《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第4卷第5期,1951年6月25日。
[22] 李定中:《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第4卷第5期,1951年6月25日。
[23]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73页。
[24] 朱寨(1923—2012)山东平原人。文学评论家。1943年毕业于鲁艺文学系。历任黑龙江省甘南县委书记,中宣部文艺处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有著作《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等。
[25] 朱寨:《“十七年”中篇小说巡礼》,《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年第2期。
[26] 陆希治发表在《文艺报》1952年第9期上的文章《歪曲现实的“现实主义”——评路翎的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在批评《洼地上的“战役”》之前,就指出了他表现人物的不真实的问题,比如,“路翎笔下的‘工人阶级’的‘品质特征’是:浓厚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流氓和无赖”,等等。
[27] 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文艺报》1954年第12期。
[28] 侯金镜:《评路翎的三篇小说》,《文艺报》195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