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衢温台堕民
金华地区的堕民称为“小姓”。嘉庆义乌县志载金华小姓“丐俗起宋焦赞,堕民府之各邑,邑之八乡皆有之,居自为闾,短衣肩舆以食其力,而嫁娶红轿给利市,公家差遣轮均承应,主顾向有定门专行,非类徭役,工银有数,站银有例,利市亦禁多索,承应亦皆现支,男业灶糖,妇趋婚婢,会稽有风俗考,浦江有存据之碑,定制之刻”[25]。金华小姓有三种来源:一、元朝蒙古人的后裔。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为了防止南人造反,每十户同用一把菜刀,朝廷派一蒙古人专驻监视。元朝灭亡后,上层分子逃离中原,而被派到基层的大都被诛,幸存者被赶出村庄,住于村口,沦为小姓;二、原为村中大姓的奴仆,主人帮助娶妻成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三、原是大族的平民,因触犯族规,大逆不道,被逐出族谱。金华堕民不能与平民共居一村,只能居于村边,大都居于凉亭侧屋或庙宇外屋,也有堕民聚居的村落。“小姓和平民必须划地而居,不准混居。”[26]平民与堕民界线泾渭分明,平民不屑与之共居。小姓严禁与平民通婚,小姓只能配“对门亲”。小姓结婚新娘不得坐花轿,不得戴凤冠霞帔。小姓办酒席,也只能邀请小姓,平民也不屑与之同席。小姓的婚丧喜事,俗从简便。小姓从事平民不屑从事的行当,如吹鼓手、阉猪、剃头、轿夫、扛棺材,而以剃头最多。元宵吹灯也是小姓的苦差事,俗语云:“小姓好做,吹灯难过。”
嘉庆《义乌县志》有《丐俗》,涉及堕民的起源以及职业。“国朝康熙二十年八月,丐以兜差推八里为词,庠士辈公称谓里役乃照粮派值,丐舆乃专利应差,倘丐欲以差推民,民岂能不舆兼丐,第加意节省,按程给发,不致偏滥可也。”[27]义乌堕民称为“丐民”“小姓”,传为“宋焦光瓒遗民”以及被削夺谱籍赶出宗族的人;或谓系蒙古人后裔,元朝灭亡时,责令其操贱业为生,因其曾过寄生生活,故称“惰民”;或为官吏家奴,经家主代为婚配,所生子女,从事贱业,不能为自由人,呼为“小姓”。小姓身份世代延续,义乌各地均有,约占人口的1%。“民国以前,义乌各乡都居有丐民,也就是惰民,此一风俗起自宋焦赞。明清相沿,不准参与科举考试,厕身衣冠之士。专充轿夫、理发或吹鼓手,婚丧喜庆,妇女就来充佣工,但是都有给红包,叫做‘利市钱’。这些惰民,生活倒也过得很好。民国以后,一律平等,也可进学校,但与之通婚的还是不大多。”[28]堕民大都自成村落,既无宗祠或家庙,更无谱牒,少数寄居大姓祠庙。“俗有禁例,同姓不通婚,大姓与小姓堕民不联姻,仇家不联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29]“小姓”不准进学与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许“捐纳”。除了务农和做小生意以外,主要从事轿夫、吹鼓手、理发、阉割禽畜等服务性工作,有固定的服务区域——“图分”,“小姓”向主顾拜年,俗称“小姓收公租”。“廿三里街道华溪,就有一个村落被称为‘轿夫村’。”[30]佛堂堕民不能与平民同住一村,只能在土质贫瘠的荒远地方建立村舍,单独居住。如同奴隶社会的奴隶,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可言。民国以后,能够入校读书,但仍难于与大姓通婚。五四运动后,小姓地位有所提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享有真正的平等地位。
东阳堕民也称“小姓”,著名堕民吹打手王贤龙出生于东阳县塘栖乡新宅村一个堕民家庭。其来源有三种传说:一为元朝蒙古人后裔。元时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为了防止南人造反,十户同用一把菜刀,朝廷专门派遣一蒙古人专驻监视。元朝灭亡后,上层统治者逃离中原,而被派往基层的大都被诛,幸存者被赶出村庄,住于村口,沦为小姓。二说小姓原为村中大族祖先奴仆,主人帮助娶妻成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三为小姓本是大族的平民,因族上触犯族规,被勾出族谱。东阳人相信第三种说法,因民国尚有大族将触犯族规者逐出祠堂,贬为小姓。康熙《新修东阳县志》提到东阳丐户:“服食勤力,情有可愿,然多欺诈,改歇姓氏,冒为良人或侮慢人至无业。丐户一种名养济院,乡村有庆节,若辈数十成群,敢为无赖,惩戒约束之方亦何可少乎?”[31]“养济院”位于今东阳中山路东阳大厦一带,每当农历十二月初,“养济院”的堕民跳灶打鬼,自称“灶公灶婆”,沿门索需,俗称“硬口讨饭,灶公灶婆”。《东阳县志》记载:“小姓与平民划地而居,有的则散居于凉亭侧屋,庙宇外屋。”[32]“小姓”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得与平民通婚,“小姓”新娘不穿旗袍,不戴凤冠,也不坐轿。“小姓”只能从事平民所不屑于从事的报录、抬轿、吹鼓手、阉猪、理发等行当,而以剃头为多。“小姓”必须对平民躬身相迎,而平民则不必给“小姓”让座。小姓与平民发生纠纷,小姓不得回骂还手。大年初一,小姓就挨家挨户给村民拜年,村民赠以糖糕。华柯考证,“东阳称堕民为小姓,聚居在下庄、大屋、新庄、杨溪、后溪、前程、后董等村”[33]。东阳联丰村上坞也是“小姓”聚居村,画溪民乐吹打由上坞小姓传入,已成为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著名的“轿夫班”有千祥乡“百公堂林姓器乐班”、马宅乡“田心班”。
兰溪堕民因以抬轿为业,又称“轿夫”,备受歧视,“一、不许读书应科举;二、不准与常人通婚;三、不能上祠堂认亲;四、不许穿长衫”[34]。《兰溪风俗志》记载,女埠乡有专门的“轿夫村”,男堕民从事抬轿和吹鼓等行当,女堕民为平民婚丧嫁娶服役。女埠镇童公山村,是堕民聚居村。“童公山村现为女埠镇焦石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位于与兰江直线距离约一公里的小丘童公山东南向坡上,逆江而上距兰溪市约10公里。该村至今仍为单一的王姓家族。”[35]堕民主业为抬轿,形成“轿夫村”。游埠也有轿夫从事抬轿和做吹鼓手,相传“轿夫这个群体,是元末陈友谅部队的后裔。原来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鄱阳湖大战全军覆没后,有几万部队和家眷子众流落于江西、浙江以及湖南各地。朱元璋出于报复,把他们贬为贱民,只能从事捕鱼、驾船、抬轿以及理发等行业,境遇十分坎坷”[36]。轿夫主要为平民红白喜事服役。
磐安小姓也称“轿夫”,其来源有二种传说,一为朱元璋赶跑蒙古统治者时,流落下来的蒙古人;二为大姓宗族中的子孙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被赶出祠堂,沦为小姓。小姓散居平民祠堂或大姓祖宗坟庄,也有小姓聚居的村落。小姓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也严禁与大姓通婚,不得与大姓平起平坐,只能坐在矮桌旁吃饭,且菜肴只有三个盆头,称为“三脚香炉”,包粽子也只能缚三缚,称为“轿夫粽”。每年过年过节要向大姓族长拜年作揖。“过去轿夫、剃头、阉割、吹鼓手、做山人等职业,多数是小姓所为。大姓嫁女时要小姓给新娘开脸。大姓娶亲时由小姓人抬轿。”[37]小姓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旧时磐家大户人家娶媳嫁女,都要坐由轿夫抬的“仙轿”,现在已衍化为磐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轿八车”。
永康小姓乃“无资格上宗谱,受宗族歧视的人”,永康方岩镇上胡坑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轿夫村”,全村堕民均以扛轿为生,被称为“小姓侬”。永康小姓有三种来源:一为违犯族规被革除谱籍者;二为依附于有权有势者,原是很受重用的亲信。诸如管家、账房之类,后代沦于纯粹奴仆者;三为因天灾兵祸等种种原因流落永康定居,无法查考原宗或不愿回原宗续谱者。俗话说:“天下六个低:剃头、扛轿、赶公猪,吹打、住祠、点水烟。”[38]这些正是永康小姓的职业。小姓社会地位低贱,处处受到宗族歧视,不得与大姓杂居,只能住在祠堂、庙宇和山头角落。小姓嫁娶不得坐花轿,也不能穿旗袍,不得戴凤冠,不得与平民通婚,小姓办酒席也不能讲排场,小姓新媳妇过门三日要向大姓叩拜。传统节日也不能上街,只能关门自庆。大年初一小姓向大姓村民挨家挨户拜年,不需送礼,不用进屋,仅在门口作揖鞠躬,口颂吉语。大姓往往以米胖糖回赠。永康芝英现有81座宗祠,保存完好的有52座,宗祠所住的“护祠部落”均为“小姓”,现有小姓后裔二三百人。“古代有小姓人一说,小姓人是比大姓人低人一等的人。旧时,应氏宗族给小姓人立有规矩,嫁娶不能坐花轿、穿旗袍、戴凤冠;办酒席不能讲排场;新媳妇过门三天要向村里大姓叩拜,方可承认其家之媳妇;一般不能同大姓通婚。”[39]守护恢祠有来自永康黄泥坑的王氏和来自绍兴的陈氏。
图3-2 芝英宗祠
(叶朦朦、蒋中意供图)
嘉庆《义乌县志》记载浦江留有关于堕民的碑刻,“浦江有存据之碑,定制之刻”。《浦江风俗志》认为:“浦江小姓大多原是官家富户的奴仆。主人为永久奴役仆人,乃配之于婢,授之于产,命其成家立业,传种接代,以专为主人做一般平民所不愿做的行当。于是,自然而然,就逐渐沦为小姓。”战争失败者的后裔、违犯法律或族规被判刑或削谱逐出祠堂者,也被归入小姓行列。小姓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也不受法律保护,不能与平民同席同坐,也不得与平民互通婚姻,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小姓职业多为平民不屑于从事的“三十六”行以外的行当,如抬轿、理发、乐工、俳优等,也操钓蛙以及钓黄鳝等。浦江平民婚礼和葬礼也由小姓组成的“轿夫班”奏乐。“殡葬灵前陈列方相铭旌,兼用僧人,乐户鼓吹前导,暄阗而出,亲串毕送。”[40]“仅浦江一县,就有十余班,其中以溪下、金山头两班较有影响。”[41]浦江著名的“轿夫班”有郑宅金山头、岩头下扬、大许辽塘、花桥西门外、潘宅大塘元、傅宅、生水塘等十几支乐队。平民与小姓严禁通婚,小姓只能在小姓之间嫁娶,因近亲结婚,致使小姓人口稀少。小姓结婚新娘不坐花轿,也不用冠戴,丧事殡葬,俭约朴实,不准铺张。“小姓不能与平民共处,所以一般均单独建村。如在其他村落之内的,则必须划地而居,不准混杂。房屋也较低劣简陋。”[42]正月初二,小姓即到划定的固定区域向主顾拜年,无需带礼物。主顾给予糖果糕点,还是给酒,或是给“八卦钱”,均有定例。上年因娶亲雇用过小姓,还要另给酒食。此乃赐予,并非馈赠,如同乞讨,被称为“收租客”。平民婚丧喜事雇用小姓抬轿吹奏,要赐予酒席,肉要双份,酒要加倍,多余的酒肉,可带回家给妻儿享用。小姓很少田产,饥寒交迫,食不果腹。
武义小姓来源也有三种说法:一为蒙古人后裔。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为了防止南人造反,每十户共用一把菜刀,朝廷派人专门看管。元朝灭亡后,蒙古上层分子逃离中原,这些被派到基层的蒙古人大都被诛,剩存者被赶出村庄,住于村口,为汉人服役,沦为小姓;二为小姓祖先原是大姓的奴仆,主人帮助娶妻成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大姓服务;三为小姓原是大姓的平民,因祖上触犯族规,被勾出族谱,逐出祠堂。平民与小姓划地而居,小姓严禁住于村落,大都居于村边,多居于凉亭侧屋或庙宇外屋,或者小姓自成村落。武义小姓从事轿夫、吹鼓手、阉猪、剃头、抬棺材等行当,以剃头为多。元宵吹灯,也是小姓的苦差使,俗语云:“小姓好做,吹灯难过。”[43]良贱严禁通婚,小姓多为“对门亲”。小姓结婚,新娘不坐花轿,也不准穿戴凤冠凤衣。小姓办酒席,只能请小姓喝酒,平民不屑与之同席。
明代衢州衢县(今为衢江区)有堕民的记载。嘉靖三十一年,衢县有94557户,其中“乐户二十七”[44]。清代西安县(衢县)腊月二十四祀灶神甚谨,虔诚祈祷,以求吉祥,“丐者扮钟馗,手执木简,鸣锣跳舞,沿门乞钱,谓之打夜胡”[45]。民国时期衢县堕民纳有“警捐”,衢县“乐户捐二百三十七元六角”[46]。
清代龙游也有堕民。乾隆二十年,龙游捐纳贡生毛光宗的父亲毛茂生为堕民改业,毛氏同族仍从事“贱业”,被检举揭发,遭到查处。抬轿乃龙游丐户垄断行业,形成哄抬工价之势。光绪十三年(1887年),龙游知县高英颁布《禁止喜庆丧葬等事夫役勒索并酌定工价告示》。
开化也有小姓,为卖身为奴者以及因违犯族规被逐出祠堂者。另外,“世称九流即做戏、裁衣、剃头、抬轿、更夫、妓女、叫化、游民、无业者也列入小姓之列”[47]。开化将从事低贱职业者,均打入贱民“另册”。小姓建房不得起鳌楼,仅仅限于造平屋。娶亲也不准用花轿,不准吹吹打打。吃酒席坐门后边桌。
温州永嘉也有堕民,称为“小姓人”。永嘉各村落均为世家大族,但也有少量“小姓人”。“小姓人地位低下,被人歧视。旧时小姓不得参与科举考试,不得与大姓人通婚。凡轿夫、兜脚、抬棺材、阉割、吹鼓手、拜亲爷等职业,多数是小姓所为。”[48]永嘉的枫林、岩头、芙蓉、五湅,均有世家大族以宗族名义,以低微身价购买的沦落他乡的异姓人,为整个宗族执使贱役,且助其娶妻生子,给予一定数量的田园房屋以及生产条件,以便安心服役,世代为奴。小姓世袭职业有红白喜事中的各种杂役,如媒娘、吹班、担礼盒、端礼茶、抬殡出丧,还有宰牛、捉田蟢、钓田鸡、挖鳝鱼、养猪猔(即公猪)、阉猪、剃头。永嘉岩头金氏家族“新娘在结婚前要请小姓人(堕民、贱民)用红绿丝线为她摘额毛,新娘送给小姓人利事红包一个。摘额毛前,在额部先抹上一层滑石粉,再用线摘额毛,先将约二尺长的线对折,用一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套在两线里面,用牙咬住一端线头,另一手将两线纠缠一二圈后握住另一线头。摘额毛时,左手和牙齿将两线头拉开,使两线的交叉处向前移动,此时两线就能将线间的额毛夹住并使其摘掉”[49]。男方前来迎亲时,还要给“小姓人”一个红包。小姓从事的贱业往往是农村中利润较为丰厚的职业,其经济地位也随其富裕而上升。以前岩头镇从事的养猪猔副业,现在已丧失其独占性,非小姓的大姓贫困户也可以养猪猔而不再被视为小姓。永嘉五湅的小姓绝嗣以后,原先小姓的抬棺改由族中贫苦农民执使,除了服饰有所区别外,也不再视为小姓。大姓的穷人执使抬棺等贱役,首先必须得到全族公认。
乐清也有堕民,元时称为“怯怜户”,明称“丐户”。元至元二十七年,乐清有20810户106724人,“内北人户叁拾捌,又有儒户、医户、怯怜户、捕户、站户、匠户、铺兵户、灶户、军户、弓手户”[50]。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乐清近海的三山横渡,有堕民兄弟共娶一妻。“温州乐清县近海村落有三山横渡,其民兄弟共娶一妻。无兄弟者,女家多不乐与,以其孤立,恐不能养也。既娶后,兄弟各以手巾为记。日暮,兄先悬巾,则弟不敢入;或弟先悬之,则兄不入,故又名其地曰手巾岙。”[51]稍晚的郎瑛也在《七修类稿》记载:“旧闻温州乐清近海丐户,多有弟兄合娶一妻,以其易于养瞻也。弘治间,为上司以大罪而绝。近闻湖广边方,多有子方十余岁,即为娶年长之妻。其父先与妻合,生子则以为孙也。故每每父年二十时,有子已十余岁。予意此皆山海岛夷之俗也。”[52]郎瑛所记乃转述陆容之言,只是隐去其地名而已。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清西部仍有世家大族以宗族名义购买的小姓,也有世袭红白喜事的媒娘、吹班、担礼盒、端礼菜、抬殡出丧等贱役,以及宰牛、捉田蟢、钓田鸡、挖鳝鱼、养猪猔、阉猪、剃头等副业。“小姓”遭到大姓的歧视和压迫,“小姓”的每个成员相对于购买其服役的宗族“大姓”的每一成员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甲、婚姻不平等,小姓子女不能和大姓子女通婚,只能和别的小姓互通婚姻,所以行的是小姓内婚制。乙、服饰不平等。如今天仍旧习见的抬棺小姓,上衣纽扣必定成双,非六即四;与大姓成单数的不同。丙、称谓不平等。小姓成年人称大姓小孩也称‘哥’,称人家一般都称为‘大爷’、‘老太爷’。大姓人称小姓人则直呼名字,女的呼为‘小姓婆’。丁、政治不平等。旧日小姓处于社会底层,丝毫没有政治权利,不能过问政治,无发言权与选举、被选举权。戊、教育不平等。小姓子女受教育是受人歧视的,同时,小姓人亦认为教育是大姓人家的特权。己、经济无保障。小姓人因经济生活宽裕(所谓丁财两旺)时,大姓人有权令其迁居附近别屋,以挫折其向上的潜势,俾无小姓人超越大姓人的可能和威胁。”[53]小姓也有所谓“特权”,如果大姓因贫困无法生活,希望从事小姓的贱业,必须获得小姓的同意,如果小姓不同意分碗饭给大姓吃,有权排斥大姓从事贱役。乐清彭桥乃是小姓聚居村落,均从事宰牛、媒娘、捉田蟢等贱业,后来,大姓也因利权充盈,而竞相从事该贱业。乐清柳市小姓现在读书也十分踊跃,涌现了一些优秀学生。后来,小姓因经济富裕,其婚姻、教育、政治、称谓的限制和压迫也已成陈迹。[54]
明成化五年(1649),台州设立太平县,原属乐清的三山横渡划归太平。陆容回忆:“予初闻此风,未信。后按行太平,访之,果然。盖岛夷之俗,自前代以来因袭久也。弘治四年,予始陈言于朝,请禁之;有弗悛者,徒诸化外。法司议拟先令所司出榜禁约,后有犯者,论如奸兄弟之妻者律。上可之。有例见行。”[55]1914年,太平改称温岭县。“民国以前,从事剃头、扛轿、吹鼓手、阉猪、殓尸者,向例视为小姓。小姓多与平民杂居,遇喜庆筵席,一般不能上中堂与居民同桌吃饭,绝大多数小姓生活贫困,即使个别人家发迹后,也同样受社会歧视,小姓子弟不得参与科举考试。平民穷极,也不愿与小姓通婚,小姓与平民发生纠纷而挨打挨骂,不得回骂还手。民国初年,县知事提倡解放小姓,收效甚微。解放后已无小姓阶层。”[56]1994年,温岭撤县设市,改为温岭市,仍属台州。
天台旧志书记载,元朝元统年间,全县职业有儒户、医户、站户、匠户、军户、民户、怯怜户、僧尼道士户之分,共19495户。[57]元代堕民称为“怯怜户”。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也称:“余天台官堂亦有此种,四民诸生皆得役而詈之,挞之,不敢较,较则为良贱相殴。”[58]王士性谈到绍兴堕民时,也提及天台官堂也有堕民。
黄岩县也有堕民。“古至民国初,从事剃头、打轿、阉割、殓尸、吹鼓手,生活穷苦,低人一等,视为小姓。虽与平民杂居,遭到歧视。发生纠纷,不得回骂还手,不可上中堂入筵席,发迹后亦受歧视。”[59]黄岩堕民亦称“小姓”。
仙居土话有“腝死堕人”,特指个性软弱,不会反抗的人。“腝”字原意“软脚”,“腝死”乃“软绵绵”“软弱”之意,特指“堕人”,即“堕民”。堕民不得应科举,无田无地,不事农商,以歌乐娱人。仙居原先称正月拜岁为“送饭桶”,皆因堕民而来,大多从事婚丧喜庆杂役,也有的从事理发、卖白糖、阉猪等下役。堕民虽与一般平民毗邻而居,但习俗殊异,地位低下,现已无迹可寻。
临海仅仅留有骂人话“惰贫相”,意即“讨饭相”,堕民的分布详情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