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和今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纺织产业和钢铁产业的贸易摩擦

第一节 日美纺织产业的贸易摩擦分析

贸易摩擦从发生到逐渐缓和大多要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而且贸易摩擦的焦点领域在时间维度上往往有交叉的现象,因此不对日美贸易摩擦聚焦产业的时间段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一并在下文具体分析中加以描述。

一 日本纺织产业发展情况:基于出口结构的分析

日本纺织业的发展和纺织品贸易历史悠久。表2-1中的数据显示,20世纪之前日本出口以一次产业商品为主,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工业品出口比重虽不断上升但居其次。20世纪以后,工业品的出口由主要地位渐变为绝对强势地位,50年代以后出口比重均在90%以上。纵观一个世纪的日本纺织品的出口比重的变化,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时间范围内经历了相当长的上升过程。平均出口占比从1874—1883年的十年期间的4.4%,一路攀升到涵盖大萧条爆发时期10年期间的36.3%。到了20世纪50年代纺织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比处于最高阶段,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一直到70年代出口占比出现明显下降,1971—1975年的占比已经降到为7.4%,1976—1980年的占比仅为4.7%,相对于其他工业品出口的比重显得微不足道[1]

根据表2-1的数据,可以计算纺织品在全部工业品出口中的比重。以占比最高的50年代为例,1951—1955年纺织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达到了峰值39.5%,计算得出其在工业品出口中的占比是41.4%;1956—1960年在出口商品中的占比是32.0%,计算得出其在工业品出口中的占比是33.5%。可见,20世纪50年代纺织品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工业品,同时也是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在随后的60年代和70年代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尤其是70年代下降幅度非常快,取而代之的是重化工业品的出口。

表2-1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出口商品结构

续表

再看20世纪50—70年代纺织品和机械类商品出口量与其生产量比重(即出口率)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二者呈现出几乎相反的变化走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两者都经历了出口率前半期上升、后半期下降的过程,纺织品的出口率从22.5%上升到峰值26.1%,机械类商品的出口率从8.6%上升到11.3%。随后进入60年代两者的变化趋势截然相悖。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品的出口率一直下滑,从1956—1960年的平均占比峰值26.1%下降到70年代后半期的10.2%;而机械类商品的出口率一直上扬,70年代后半期的平均比重达到24.6%。由此可见,50年代和60年代纺织品的出口占据了其全部生产的相当比重,而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日本纺织行业已经逐渐进入进口替代阶段。

图2-1 20世纪50—70年代纺织和机械两大部门的出口率情况
注:计算数值为按当年价格的每5年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日]山澤·山本(1979),蓧原(1972);转自[日]山澤逸平《日本の経済発展と国際分業》,東洋経済新報社1984年版,第24頁,整理得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是50年代)纺织产业是日本工业品出口的主力产业(见图2-1),乃至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纺织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个阶段日本的纺织业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棉纺织业得到了美国补偿贸易形式的“扶持”,使其逐步恢复发展,尤其伴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带来的“特需”,棉纺织业再次成为日本的重头产业和出口的龙头产业。日本也成为当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品出口的主要国家[2]。根据东洋纺织株式会社经济研究所季报(1982年版)的统计,以1934—1936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产值和进出口额,1950—1966年,日本棉纱和棉布的出口额在国内产值中的比重都很高,棉纱的最高出口量占比近30%,棉布的最高出口量占比近40%。

二 日美纺织产业贸易摩擦经纬

众所周知,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日本出口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个时期日本与美国的商品贸易非常活跃,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除了纺织行业是这一时期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以外,还涉及的有陶瓷器(1956年)、半导体收音机(1958年)、缝纫机(1961年)等商品,括号里标注的是日本实施自主出口限制的起始年份。

这个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纺织品贸易摩擦。当时质优价廉的日本棉纺制品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欢迎,1955年春天以“1美元女式衬衫”(One Dollar Blouse)为代表的棉纺制品席卷了美国市场,同时也为日美贸易摩擦的开端埋下了伏笔。日本棉纺制品迅猛出口的态势对美国纺织业造成了冲击,从而引发了美国纺织业界的强烈不满,他们向美国议会提出进口限制的诉求。从此,日美贸易摩擦从棉纺织品贸易摩擦开始拉开了帷幕。

(一)棉纺制品为主的贸易摩擦

笔者在日本中央大学图书馆详细查阅了1952年及以后历年日本通产省《通商白皮书》的统计数据,经过整理做成下文的表格,用以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对美国出口纺织品的情况,以此追踪引发两国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真实情况。

从表2-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朝鲜战争1951年发出停战信号,日本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额在1951—1953年不断下降,尤其是1953年下降十分明显,但50年代随后的年份里日本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额呈稳中上升状态。1955年开始增长态势明显,其中的对美服装出口额是1954年出口额的3倍还多。从纺织品出口总额上看,1959年高达2.73亿美元,是1954年的3倍还多;1960年的出口额为2.92亿美元,同比又增长了近8%。其中的棉纺制品和服装是对美出口的两大绝对主力商品,从计算的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1955年两者占据对美出口纺织品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高达52.5%,一直持续到1960年也同样占据了47.2%的较高比重,其中的衣类出口占首位,仅此一项就占对美国出口的39.8%。美国一直是日本纺织品出口的主要贸易对象,1955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占其全部纺织品出口额的22.7%,中间略有起伏,但到1960年此占比又上升到24.1%。50年代日本的棉纺制品和服装非常集中地出口到美国。1955年日本占美国棉织物进口份额的54.7%,1957年占52.1%;1955年美国服装类进口份额的40%来自日本,1957年上升到44.8%。1955—1960年,服装类一直是日本向美国出口排名首位的商品,因此这两类商品成为打响日美贸易摩擦第一枪的战场。

表2-2 1951—1961年日本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情况

续表

为了缓和贸易摩擦,日本纺织产业1955年7月对男女式衬衫(shirt and blouse)实行了自主出口限制,1956年1月又对棉布、条格(方格)平纹布等棉制品实行了自主出口限制措施;1957年1月日本政府决定对棉制品的对美出口进行全面自主管制,管制范围有所扩大,这也标志着日美贸易协定时代的开始;1961年10月日美政府正式签署了《日美棉制品出口自主限制协定》;1961年7月和1962年1月在当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召开的国际纺织品会议上,分别达成了《棉制品贸易短期协定》(STA,有效期1年)和《棉制品贸易长期协定》(LTA,LTA是包括日美在内的共18个主要纺织品进出口国家达成的多国间协定,有效期5年,后又被延期两次共6年,之前签署的自主限制协定也被纳入LTA),以此为基础分别签订了日美间协定,并在此框架下日本开始了较长时期内对美国的棉制品出口管制。至此,日美棉制品贸易摩擦暂时得以缓解。

(二)毛制品和合成纤维制品为主的贸易摩擦

1955—1962年的棉制品贸易摩擦是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毛制品和合成纤维制品为主要贸易摩擦对象的1968—1971年。[3]棉纺织业恢复和发展的同时,日本从国外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大力发展其他原料的纺织品生产。生产原料也从原来以棉花为主逐渐过渡为以棉、毛、合成纤维等多种原料并重。统计资料显示,以1965年生产全部纱线的重量为基准换算纺织原料的占比,棉、化学纤维和合成纤维这三种原料的构成比是36.2∶26.1∶24.7。[4]因此,20世纪60年代初以后毛制品和合成纤维制品的生产量和对美出口量也随之而增加。

整体上看,从对美纺织品出口在轻工业品的出口中占据的比重上看,绝大多数年份均是超过40%的高位比重,甚至接近半数的程度;美国在日本纺织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均超过20%,也就是说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去向中有超过1/5的部分流向了美国,足以见得日本对美国纺织品出口的依赖程度很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60年代日本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中棉纺制品和服装仍然占据绝对的比重,并且1962年的占比达到前后20年的最高值64.1%,随后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仍都在40%—55%之间,其中服装的出口额在对美出口纺织品中也仍处于首位。但发生的重要变化是,从1962年以来毛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的出口额上升趋势明显,表2-3的数据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这种变化。1963年毛织物的出口额为3129.1万美元,已经超过了棉织物的出口额3109.8万美元,到1970年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毛织物逐渐成为对美出口新的主力商品。尤其要提到的变化是合成纤维织物的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1965年的对美出口额猛增到2457.5万美元,是1962年出口额的近7倍,到了1970年的出口额是1962年的23倍还多,对比1968年的出口额增长了48.7%。

日本毛制品和合成纤维制品的大量出口遭到美国纺织品制造业协会(American Textile Manufactures Institute,ATMI)的强烈抵制,两国的贸易摩擦也从原来以棉制品为主扩大到了包括毛制品、合成纤维制品等在内的更大范围的纺织业。1967年9月ATMI提出了从日本进口毛和合成纤维制品限制要求的声明,1968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出于经济防卫,推进了日美两国关于毛和合成纤维制品的贸易谈判。1969年日本试图收回冲绳主权,多次交涉,在美国各方的压力之下,1971年日本纺织企业联盟(1970年成立,纺织业19个团体加盟)再次实施了对美纺织品自主出口限制;经过4年的交涉谈判后,1971年就毛和化合纤维出口达成协议,并在1972年1月两国最终签署了限制上述两种纺织品出口的《日美纺织品协定》,限制期限从1971年10月1日起的3年,限制了对美国出口纺织品的增长率,并且明确了具体的限制类别。自此,更大范围的纺织产业贸易摩擦得以一定程度的缓和。

从绝对数额上看,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纺织品对外进出口总额增加的态势仍十分明显。1970年的出口额只有23.2亿美元,但1980年已达62.2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与美国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也在增加。从表2-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日美两国签署政府间协议之后近10年的时间里,忽略期间较小的波动,对比1970年的5.6亿美元和1980年的5.7亿美元,日本对美国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日本从美国的纺织品进口额增长速度却很快,从1970年的1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7.9亿美元,1979年和1980年甚至处于逆差状态。从出口占比上看,整体上日本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占比呈明显下降状态,而进口占比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表2-3 1961—1972年日本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情况

续表

(三)摩擦后的日美纺织品贸易情况

从美国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1972—1977年美国进口纺织品的主要贸易伙伴有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印度、新加坡以及中国等(但数据表明,当时从中国的进口数额和所占比重都非常小)。特别注意到的变化是,1973年日本在美国纺织品进口来源国中的地位仍为首位,但随后逐渐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等超越,进口份额从1972年的17%下降到1977年的8%,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日渐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进口纺织品的主要贸易伙伴。

表2-4 1970—1981年日本与美国纺织品进出口情况

表2-5 1972—1977年美国纺织品进口国别和地区情况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后期纺织品一直是日美贸易摩擦中的主角商品。日本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自主出口限制措施以及签订日美纺织品贸易协定以缓解双方的贸易摩擦。即便如此,从表2-5可以看到,1955—1980年的25年间,日本对美国纺织品出口总量基本还是处于上升状态,期间日美两国围绕纺织品贸易兜兜转转较量数回,自主出口限制和系列协议始终未能真正阻止日本纺织品的大量对美出口,只有在1972年两国签订了政府间协议之后对美国的出口总量才有所下降。从图2-2可见,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纺织品出口结构中,衣类一直是日本对美出口的最主要的商品之一,始终远远超过其他类别商品的出口比重,其中60年代中期出现下降后到1970年又达到了峰值;棉制品经过60年代多次出口限制后的占比明显下降,同时随着60年代毛制品和合成纤维制品出口比例的上升,尤其合成纤维制品出口比例上升趋势明显,从1960年的0.1%猛增到1975年的28.1%,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焦点发生了转移。并且伴随日本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转型,1955年纺织产业就已经开始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至70年代日本纺织品的国内生产和对外直接出口大幅减少,相反进口渐渐增加。1974年10月1日,日美两国又基于1973年12月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又称《多种纤维协定》,MFA)签订了《日美纺织品协议》,并在此约束框架下进行纺织品贸易,此协议的到期日是1977年12月31日,但经过交涉后被延长至1978年12月31日,1979年日美基于MFA再次达成新的协议,并延长至1982年1月。因此,至70年代中期日美纺织品的贸易摩擦火基本尘埃落定。虽然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硝烟逐渐消退,不再是日美两国70年代最主要的贸易摩擦对象,但在日后仍可见贸易摩擦的星星之火,比如1984年1月日本再次就聚酯长纤维和织物进行自主出口限制,甚至延续到90年代初。但是此时纺织业贸易摩擦对日本而言影响较小,日美贸易摩擦也早已向其他产业领域蔓延开来。

图2-2 1955—1980年日本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表格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纺织品贸易摩擦标志着日美贸易摩擦的开端,并且在缓解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自主出口限制的措施,体现了国家管理贸易的意志,成为管理贸易的原型,这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和之后处理日本其他商品对美贸易摩擦提供了参考模式。另外,关于毛制品和合成纤维制品摩擦的谈判和返还冲绳的谈判在时间上基本重合,原本解决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经济问题逐渐演化成“以线换绳”的带有政治色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