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我国民间俗称讲故事为“讲古话”“讲瞎话”“讲大头天话”“摆龙门阵”“讲经”“粉白(话)”“夜话”等,各地说法不一,讲故事是最普遍的称谓。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遍及人类居住的每个角落,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项集文化、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烙印着人类的原型思维,也是具体社会历史语境的艺术记录,更是民众丰富精神世界的折射,是特定地域、民族民俗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融汇。
“民间故事”这一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各民族民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题材和形式,一般分为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狭义的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之外的故事,包括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和寓言。对神话、传说、故事三者进行区分的说法在不同学者那里有不同方式的界说,但核心上,神话是以神的活动作为叙说中心的叙事艺术,反映了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传说是以历史上特定的人物、事件、地方古迹、自然风物与社会习俗等为叙说对象的叙事艺术;故事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那些富有幻想色彩或现实性较强的虚构故事的总称。神话的特质是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的起源,不仅指示出世界在时间性上的开端,而且指示出现存世界秩序的根据与前提。传说的突出特点是它与特定的自然或社会事物相关联,以明确的“这一个”人物、事件、地方、风俗等为对象,进而创造故事。传说包括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等。民众通过传说述说历史现象、事件与人物,表达观点与愿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会产生新的传说。民间故事不需要依附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对象讲述故事,它的娱乐性、虚构性较强,往往包含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不仅蕴含有前文字时代民众生活、习俗、心理、信仰的遗留,也有各个时代社会风貌、民众生活和理想的反映。民间故事根据题材、形象、风格等特点可以分为动物故事和寓言、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和笑话。其中,幻想故事又包含了超自然形象的故事、神奇宝物的故事、“难题”和法术的故事、鬼狐精怪的故事等。在学术研究领域,与神话、传说、故事相对应,建立起了神话学、传说学与故事学,并各自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书借助故事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对狭义概念的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进行探析。
六盘山地区地处今宁夏南部、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的交汇处。以山系来划分,指以六盘山主峰为中心,向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延展的地域。以水系来划分,则指以渭河支流葫芦河(古瓦亭水)流域及泾河、清水河上游水系区域为主形成的一个区域。以行政区域来划分,则包括今宁夏的固原(原州区)、西吉、隆德、泾源、海原、彭阳;甘肃省平凉市所辖的静宁、庄浪、华亭、崆峒区、泾川、崇信,庆阳地区的镇原县,天水市的秦安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陕西省的长武、陇县等县区。从文明发祥的源头看,这里曾经孕育了中华最古老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女娲兄妹成婚……诞生了伏羲、女娲、轩辕、炎帝、西王母、后稷等神话形象。事实上,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该地域的文化影响和辐射远远超出了其地理阈限。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行政区划发生着频繁的变化,但民间文化在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从核心地区向周围波及和辐射。限于精力与能力,本书研究过程中以六盘山主峰下的今宁夏固原市、甘肃平凉市民间故事为主向外辐射。
在研究方法与内容上,本书尝试多种故事学研究方法成果以呈现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书首次探讨了民间故事在六盘山地区的民间称谓,并探究了“古今”这一写定方式所呈现出的价值立场、审美趣味与对民间故事价值功能认识等。在整体上,本书探析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讲述的条件和讲述程式,归纳概括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类别,也探究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特点与价值。在对具体故事类型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本书更注重每种类型故事研究的不同侧重性与研究的示范性。例如“六盘山地区‘蛇郎型’故事的文化密码”一章,既具体探讨了这一类型故事在六盘山地区的流布情况,列举分析了各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异文,也追溯了这一类型故事所蕴含的人类文化密码,并分析了六盘山地区该类型故事特有的文化信息。这一讨论既具有“这一类型”的具体针对性与侧重性,也具有对各种类型故事展开研究的示范性。也就是说,各个类型的民间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人类由来已久的某些文化密码,都可以做深入探究。在“六盘山地区‘弃老型’故事的类型及其渊源”一章中,介绍了“弃老型”故事的各个亚型及其文字源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六盘山地区“弃老型”故事的典型异文与其亚型,也讨论了其地域性蕴藉。在“六盘山地区‘西天问佛’型故事形态分析”中介绍了故事形态学研究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六盘山地区“西天问佛”型故事做了探析,阐述了其中的文化心理蕴藉。在“六盘山地区《白鹁鸽玲玲》故事的异文及其讲述艺术”中呈现了田野调查与现有写定本《白鹁鸽玲玲》故事的各个代表性异文,探析了各类异文的差异与形成原因,特别呈现了“蒙腊月讲述本”《白鹁鸽玲玲》的讲述艺术。这些探究既具有具体类型、故事的针对性,又具有普遍研究的示范性,同时,在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内涵与讲述艺术上又具有新的发现。此外,本书特别注重民间故事的文学性,对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作了归类分析,也探析了作为民间文学的民间故事在六盘山地区作家文学中的影响与传承。
相对于绚烂多彩的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而言,本书研究仅仅掀开了她神秘面纱的一角。希望对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与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