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质量报告(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一 中国的社会质量研究正处于重大的转向时期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质量研究团队著述的《当代中国社会质量报告(2019)》(系《当代中国社会质量报告》第二辑,以下简称“《社会质量报告》二”)也即将问世,可谓恰逢其时,正适其势。

其时势便是近年来,“发展质量”逐步上升为党和政府规划我国未来发展方式的一项战略性政策理念。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作为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重要经验,同时也指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是未来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张。上述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文件中谈到的“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领域,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高质量发展”一词出现了5次,分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可见追求发展质量已从经济领域扩延至更为广泛的范围。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设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路径,意味着从关注经济增长一个维度,转向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从关注GDP,转向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各项制度安排和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一转向,为中国社会质量研究从学术探究拓展至公共政策的研究和评估,体现其经世致用之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 应大力推进社会质量研究在社会政策领域的应用

十余年来,社会质量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迅速,已从学术译介阶段、理论研讨阶段,进入到社会政策的议题设置阶段。随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核心要务,就是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深入研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锚定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提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政策方案,为提升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而贡献智力支撑。在我们这部《社会质量报告》二中,便体现了社会学人在此方向上的尝试和努力。

围绕这一目标,本期报告和2018年出版的一期报告相比,在格局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报告的上半部分(即一至八章),仍然以现有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起首,而后聚焦于当前中国社会质量的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四个维度的描述分析,最终加以总结。这一部分研究内容的目的,是以社会质量研究的描述、评估和群体比较功能,对我国当前社会质量的整体及四个维度逐项分析评估,并突出各项指标数据体现的发展不充分(即发展水平不足)和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的差距过大)方面的问题。

如在社会经济保障方面,收入的增长、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福祉,但另一方面物价、收入、房价、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依然是公众面临的发展不充分的困难;最高和最低五等分收入组的收入差距仍高居不下;不同地区间居民家庭的收支平衡状况相差甚大;社会保障的享有水平在城乡间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公众认为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低收入群体对当前社会保障现状的评价偏低;私营企业、民非机构、社会自治组织中的劳动合同签约率明显低于全体就业者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0年,刚过义务教育的初中水平,农业劳动者的受教育年尚不足7年。如在社会凝聚方面,公众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进一步提升,统一的集体主义、规范性价值倾向正逐步形成,但也存在低收入、低学历、低职业地位等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持有相对更低的人际信任水平,对社会道德与社会遵纪守法方面的评价较为负面,国家认同低于平均水平等现象。如在社会包容方面,社会宽容度水平和社会公平感较上期调查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社会宽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对同性恋群体、艾滋病群体的接纳度大致在30%以下。如在社会赋权方面,互联网社交工具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公众的社会交往空间,线上群圈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上网而不入群的网民比例不足5%,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群体性交往的不足。但在日常政治参与方面也存在实际参与率偏低的状况,和公众较高的参与意愿形成明显的反差。

报告的下半部分(即九至十三章)则以5篇专题报告,展现社会质量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的经验研究成果。其中第九章《社会质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了社会质量一级指标的4个基本维度(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及其下设的15项二级指标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社会质量指标对幸福感都有促进作用:与其余指标相比,社会经济保障维度中的收入和就业质量,社会凝聚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认同,社会包容维度中的社会公平感,社会赋权维度中的政治参与,对幸福感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这一研究发现启示我们要更加注重分析公众幸福感、获得感这样的主观感受与社会整体质量改善之间的多维关系。第十章《社会质量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考察公众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基本住房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对社会发展质量评价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在各项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评价的确对社会质量评价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城乡居民之间存在评价侧重的差异。对农村居民而言,养老、医疗和就业保障方面的评价与社会质量评价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而对城市居民而言,只有总体社会保障水平会对其社会质量评价产生显著的影响效应。这一发现意味着增加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供给,对提升其社会评价的“边际效益”更为明显,其政策意涵十分耐人寻味。第十一章《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CSS2019调查中社会质量的相关指标,构建成包括4个要素和20个指标的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价体系。这4个要素分别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的能力、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能力,与社会质量的4个基础维度非常类似,使得社会质量的指标框架和政府社会治理的评估关联起来,更加凸显其现实意义,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做法。第十二章《城市贫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关注的是城市居民中两种贫困状态(工作贫困和无业贫困)的产生机制。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陷入贫困的主要个体层面因素。对在业人口而言,就业于体制外机构、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是贫困发生的劳动力市场因素;对于无业人口而言,除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外,陷入贫困的因素还有家庭子女数和婚姻状况,即多子女家庭、未婚者群体进入贫困群体的风险更高。从政策意涵而言,对城市贫困家庭进行教育援助,提高贫困群体下一代的受教育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贫困代际传递发生率。第十三章《风险社会视域下流动人口的信任度研究》,聚焦社会质量中社会凝聚维度的社会信任指标,探究流动人口社会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群体更加信任具有明确的制度、法律规定等“刚性”建设的机构,而对“柔性”的情感与人际关系信任度相对较低。在业的流动人口的制度信任要高于无业人口。

三 从社会质量评估向社会现代化评估拓展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后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中已经非常明确: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为核心主题的。可以预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也将会是在全局性和阶段性的规划下,逐步实现,也必定需要评估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指标体系。其中社会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设计,是国内发展社会学必须关照的主导方向。

学界对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已有诸多的讨论,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具有共识性的“社会现代化”概念,更遑论具有理论架构和操作化的“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早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现代化报告》即以“社会现代化研究”为主题,提出了包括人口、家庭、家居、卫生营养等12项一级指标、84项二级指标的“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变量”,但由于缺乏社会研究的理论支撑,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关注不够,政府部门也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已故的社会学泰斗陆学艺先生早在2011年就提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的观点,并将社会现代化具体化为民生与社会事业、社会管理(治理)、社会结构、社会重建四项内容,这一见解对社会现代化指标的建立,极具启发意义。

我们认为,作为对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估体系,已有的社会质量从理论架构到操作指标都已日趋成熟,在指标采集方式上也兼顾宏观(整体国家和社会)和微观(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的不同层面。以社会质量评估体系为基础,拓展其内涵,使之成为社会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的一个支点和来源,则更加具有学术增长力和现实生命力。

本书的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开展的“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也是中国社会质量状况的第四期调查。同时书中也部分地引入了前三期调查的数据资料,以便能够进行社会质量状况的纵向对比。本书的撰稿人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7位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11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外的8位研究人员和学生。其中各章的撰稿人为:

第一章 社会质量理论研究综述

撰稿人:孙子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崔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第二章 社会经济保障报告:家庭财务

撰稿人:任莉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第三章 社会经济保障报告:居住和社会保障

撰稿人:李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艺华(华东师范大学)、王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四章 社会经济保障报告:就业与教育

撰稿人:田志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第五章 社会凝聚报告

撰稿人:邹宇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彬(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张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翰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六章 社会包容报告

撰稿人:高海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申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七章 社会赋权报告

撰稿人:林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八章 社会质量综合评估报告

撰稿人:徐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崔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第九章 社会质量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SS2019数据的分析

撰稿人:田向东(广东金融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娄春晖(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黄海萍(广州农村商业银行)

第十章 社会质量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CSS2019数据的分析

撰稿人:黄永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徐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

第十一章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基于CSS2019数据的分析

撰稿人:冯华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第十二章 城市贫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SS2019数据的分析

撰稿人:许默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宋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张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第十三章 风险社会视域下流动人口的信任度研究

撰稿人:王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本书撰写过程中崔岩副研究员为全书提供了写作大纲,田志鹏助理研究员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统一的数据版本,邹宇春副研究员、崔岩副研究员负责了全书的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雅博为本书做了大量资料核对和具体组织工作。另外,社会学所开展的历次社会质量调查数据也发布在“中国社会质量基础数据库平台”(https://csqr.cass.cn),面向公众开放。

最后,特别向为中国社会质量研究提供支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指标综合集成实验室等机构和研究计划资助方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