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体认同的根源、意义与系统性
上编关于“个体认同的根源、意义与系统性”的研究是哲学意义的,主要完成两项工作:一是从现代社会的本质规定出发,揭示其个体化的结构性特征,通过分析个体化的内涵、特点和意义,理解个体的确立以及个体的内涵,以此为根据阐释个体认同的意义及其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二是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个体认同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其构成要素、基本结构、社会环境以及体验、评价和信任作为中介在个体认同系统中的作用,把握个体认同确立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性。这一编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体化时代个体的确立和个体认同
个体认同是现代社会特有的认同现象,与个体这一个人的存在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对个体认同的考察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结构特征、对个体的理解以及对个体认同意蕴的把握。第一章分为三个部分,讨论了个体化、个体和个体认同等三个重要问题,澄明概念,把握其意蕴,为个体认同其他问题的研究确立逻辑起点。
第一部分就“现代社会是个体化社会”展开讨论。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出发,研究了现代社会的本质规定,将其确定为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这是把握现代社会个体化特质的逻辑前提,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理解现代社会为什么是个体化社会,进而分析个体的确立。其次,把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个人社会物质生活的最基本条件,阐释它们生成个体的内在机理,从而论证现代社会个体化的结构性特征的必然性。最后,从个体化的内在本质出发分析了个体生成的根源,指出个体化作为把个人变成个体的社会运动,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其实质在于确立个人的独立主体地位,把生活的权利还给个人自己,使个人发挥个体主体性,创造自我的本质和不同的人生。
第二部分从存在的意义上研究个体的确立,即个体化对于个体的建构。个体化的实质、核心和标志是个体的确立,其意义在于使个体成为个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为个人成为个体奠定社会基础和提供条件。因此,本章首先提出“个体是现代社会个人的社会存在形式”的观点,通过辨析与界定个体的独特内容、揭示个体从个体化过程中获得内在规定性、合理性以及个体对于个人存在的肯定意义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系统的论证,进一步揭示个体作为价值主体的实质性内容和意义本质,即个体是自己生命、生活、本质和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把个体作为存在论意义上的个人主体,指出其质的规定性是个体主体性,并分析了个体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它除了具有主体性的一般本质之外,还具有独特的社会规定性、社会内容和社会本质,这些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本章基于“个体质的规定性与个体是直接同一的”这一观点,从个体的内在规定性即个体是高度分化的社会的结构性要素、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者项以及个人的现代存在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个体确立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指出“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对个体的确立具有决定作用”、“个体社会意义系统对个体的确立具有主导作用”、“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个体确立的基础”,提出了个体的确立要解决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第三部分以“个体认同”为主题,从理解认同的基本含义出发,研究了个体认同的哲学意蕴以及个体认同对于个人存在的意义,这是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础和核心。首先,充分吸收和借鉴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关于认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对于认同的哲学意义上的理解:人以自己为对象设问,以主体身份作答并形成满意结果的自我认识过程,是“我”关于“我”的较为稳定而统一的肯定性认知、评价与期盼,以及反思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创造活动所形成的“自我”图式、人们相对稳定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和“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贯性和连贯性”。其次,基于对认同的上述意义的理解,从个体认同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人成为个体意味着什么、个体认同的基本表征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个体认同的哲学意蕴,指出:个体认同即现实的个人或个体对个体的认同,是“一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使自己成为个体从而发展个性的过程”,表达一个人对个体这一社会规定的赞同、确认和归属,关联着个人自我的形成、走向和整体构架,培育和发展个人的“个体性人格”,确立个人对于民族—国家意义上的社会归属和归属感。个体认同是个人在生活世界寻找生活坐标原点的过程,目的是在现实世界“安身立命”。个体认同也是个体同一性的自我把持,体现为“个体自我”的整合,其形成的表征是一个人知道并认可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以及现实的、未来的存在状态。最后,基于个体认同的哲学意蕴,论述了个体认同的对于个人存在的四个基本意义:满足个人的本体安全需要;有益于维持和提升个人的自尊;对个人自我的形成、走向和整体构架产生根本影响;对于建构个人的存在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二)个体认同的系统分析
个体认同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独立系统,与其环境构成了各种社会存在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共同存在于社会的大系统中。这些系统纵横交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个体认同的一般机制。因此对个体认同的系统进行分析是把握个体认同一般机制的重要方法。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个体认同系统的特殊性、基本结构以及三个重要中介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它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及其历史性、社会性、复杂性,把握个体认同系统辩证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动力以及一般条件。
第一部分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个体认同系统的特殊性。首先基于个体认同是个人认同个体这一存在方式、使自己成为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这一本质,阐释了个体认同系统的三个特质:个体认同系统的构成要素体现了个体认同与个人生存特性的密切关系;个体认同系统的结构决定了个体认同是个体在主客体关系中自我认识与实践的特点;个体认同系统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个人的个体人格,由此认为个体认同是反映个人生存特性的自我认识-实践系统。其次,基于系统科学关于系统的分类理论、复杂性理论以及多样性理论对个体认同系统的构成要素、基本结构以及功能等进行分析,指出个体认同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自组织性的社会巨系统。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性理论,把个体认同放到社会整体中进行分析,指出个体认同发生在现代社会之中,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有机内容,也是现代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因此,个体认同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是现代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可控性。
第二部分分析、研究了个体认同系统的三个基本结构。个体认同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多重结构,其一般结构、时空结构和逻辑结构构建了个体认同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决定了它的基本样态和功能。因此,分析个体认同的这三个基本结构,有助于把握个体认同一般机制的特点。在对个体认同系统的一般结构的分析中,阐释了个体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在对个体认同系统的时空结构的分析中,从个体的内化、外化两个环节、两个阶段阐释了个体认同系统的时序结构,依个体主体性发育的不同程度阐释了个体认同系统的空间结构;在对个体认同系统的逻辑结构的分析中,依据个体认同在思维上的辩证发展过程,分别把个体理性、个体实践理性和个体的自我确证确立为个体认同的逻辑起点、中介和终点,阐释了三者之间承前继后、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第三部分论述了个体认同系统的三个重要中介——体验、评价和信任对于个体认同的意义。体验、评价、信任之所以是个体认同系统的重要中介,在于它们对个人、个体价值选择具有决定作用,直接关系到个体认同能否实现,因而,只有对个体认同过程中的体验、评价、信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揭示个体认同的一般机制。首先,从揭示体验的哲学意义入手,抓住理解体验的三个关键词——经历、感受和情感,分析了体验对于个体认同的意义,指出体验切实关联着个人的“经历、感受和情感”,是个人的“本体感觉”、“价值意识的源头”,个体认同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建立在个人以个体为核心的体验性经验的基础上。其次,提出“评价是个体认同系统建构和发展的‘枢纽’”的观点,在深入分析评价的本质、特点以及作用于个体认同的一般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论证了个人(个体)对“与个体认同相关”的价值的肯定性评价对于个体认同系统的作用:一是对个体价值的肯定性评价是形成“我要成为个体”的意愿的必要条件;二是对于具有个体认同价值的事物或行为的肯定的评价是个体实践理性形成的重要环节;三是对于个体生活世界的肯定性评价是个体自我确证的根据,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国家权威机构对个体、个体认同的评价对于个体认同的重要作用,指出个体认同是国家权威评价的对象,国家权威机构对于个体、个体认同的肯定性评价在促进个体认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对个体认同具有最现实的意义。再次,提出“信任是联结个体认同系统各要素的‘纽带’”的观点,在对信任的内涵、本质、根源的哲学思考中,一方面分析、阐释了信任对于个体认同的极其重要性:只有信任,才能使个体认同成为个人的价值选择,才能使个体认同具有现实可能性;没有信任,个体认同不能得到社会的系统性支持,也不能塑造个体人格;信任是个体认同的源泉。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现代社会信任对于个体认同的规定,即:个体认同以“物的依赖关系”为社会基础;现代性对个体认同起基本的规制作用;民主法治为个体认同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