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提起犹太人,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纷争和冲突;在电影和纪录片中,许多人看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虽然我们对犹太人在当代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他们从《圣经》时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这段历史却并不那么熟悉。
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犹太人在《圣经》时代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反犹主义为何会屡屡发生?在经历了1800余年的大流散之后,犹太人为何依然能够保持民族特性,没有被寄居国所同化?保罗·约翰逊的《犹太人四千年》能够为我们解答这些疑问,让我们全面了解犹太人从古至今的历史。
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1928年出生于英格兰,先后在著名的耶稣会大学——斯托尼赫斯特学院(Stonyhurst College)和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接受过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作为一名基督徒,保罗·约翰逊对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格外关注,这也是他写作本书的原因之一。保罗·约翰逊认为,基督教以犹太教为根基,只不过基督教在继承犹太律法的道德和伦理价值的同时,剔除了一些过时的内容,如割礼、饮食和洁净规定等。除此之外,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普适主义中潜在的思想和精神遗产。使徒保罗把上帝的福音带到流散的犹太人中,同时也带到了和他们比邻而居的非犹太社区中。如此一来,基督教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把原本属于犹太教的一神论思想带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保罗·约翰逊身为一名基督徒能够以如此客观的眼光看待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非常重视史料的作用,尤为重视《圣经》考古发掘的文字资料。对于犹太古代史的书写,要追溯到《圣经》时代。随着18世纪末《圣经》考古学的诞生,《圣经》所记录的古代城镇的发掘、与《圣经》有关的文字资料的译解为历史学家的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圣经》考古学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考古发掘的埃勃拉、马里和努济泥板中包含了一些行政和法律文书,其中提到了《圣经》中的同名人物,如亚伯拉罕、雅各、利亚、拉班和以实玛利等。这些身份不明的诉讼当事人与《圣经》中的同名人物一样,恰好同样也面临由于无子女、离婚、继承和长子名分而造成的困境。例如,努济的一块泥板显示,哥哥因为把长子名分卖给弟弟而得到了3头羊,与《圣经》中以扫用他的长子名分向雅各换了一碗红豆汤的故事极为相似。保罗·约翰逊利用这批泥板资料,将亚伯拉罕及其后代放入真实的历史背景中,生动地诠释了犹太古代史。
对于反犹主义这一古老的话题,保罗·约翰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虽然“反犹主义”这一专业术语于1897年才被创造出来,但实际上在古代就有反犹主义。例如,因犹太人坚持割礼的习俗,而被希腊罗马人视为异类。犹太律法书中关于饮食和洁净的规定妨碍了犹太人的社会交往,使他们被贴上了“古怪”的标签。“古怪”一词就是反犹主义的根源。到了中世纪,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犹主义。一座座“隔都”的出现,彻底把犹太人隔绝在主流社会之外。反犹主义在中世纪晚期的德国尤为严重,这一时期的德国开始用一种母猪的图形代表犹太人。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这种图形迅速扩散,不仅出现在书籍中,还出现在无数印刷品、蚀刻版画、油画和水彩画、拐杖的手柄、釉陶和瓷器上。它的无限复制使整个德国弥漫着一股反犹气息。德国在中世纪就有如此浓厚的反犹传统,因而不难理解为何纳粹德国时期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随着公元135年巴尔·科赫巴反罗马起义的失败,犹太人彻底失去了在自己固有家园生活的权利。大批犹太人被迫逃离巴勒斯坦向世界各地迁移,犹太历史进入了长达1800余年的大流散时期。犹太人为何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大流散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民族特性,没有被寄居国所同化?对于这一问题,保罗·约翰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坚守律法。律法,在希伯来语中称为“托拉”(Torah),原意为“引导”或“指路”,也就是上帝指引人们的处世之道。保罗·约翰逊认为,律法是犹太人的精神堡垒,它能保护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不受其他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尽管犹太人在1800余年里散居于世界各地,但是只要有律法这座精神堡垒,就能保护他们免受外部世界的侵扰,不被寄居国所同化。
保罗·约翰逊所撰写的这部《犹太人四千年》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来写的,即从一个受难者的视角来书写的历史。他的这一写作方法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史学流派,它是战后世界形势变化在学术领域的自然反映。在研究方法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选择“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始终关注普通民众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留意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不仅关注工人阶级,而且将诸如流浪汉、乞丐、盗匪等社会底层群众也纳入历史研究领域。保罗·约翰逊认为,从那些受苦受难的犹太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能够为历史增添新的内容,使犹太人作为受压迫者的历史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最后,希望通过保罗·约翰逊的《犹太人四千年》,能够让中国读者全面、客观地了解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宗教和文化,为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搭建起一座桥梁。
吉喆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