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旅游需求量增加,旅游业蓬勃发展,逐渐形成旅游竞争局面。但不同阶段,旅游竞争的内涵和主题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的焦点也差异较大。初期多以旅游资源的区域禀赋和吸引力为研究重点,例如:
G. R. Deasy和P. R. Griess(1966)认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具有资源指向性,可建立引力模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引力大小定量测算。
20世纪80年代,K. Wbber(1980)利用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分布和旅游地承载力四个指标对欧洲的39个首都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勾画出这39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
A. J. Haahti等(1986)借助旅游需求模式和“推—拉”模式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心理过程进行了分析。
S. smith(1987)建立了引力模型和旅游概率模型,并进行了总结和修正,使得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评价更加合理化。
到20世纪90年代,Leiper(1990)指出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企业行为对城市旅游竞争具有较大影响,只有存在人的需要、有吸引人的地方、相关信息的推介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让潜在旅游行为付诸实施。
Jansen-Vcrbeke等(1994)深入研究了城市旅游的吸引模式,从表意、组织、感知三个层次对城市旅游吸引力进行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旅游系统的概念,围绕旅游系统的构建和要素展开研究,推动了竞争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尤其是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旅游竞争力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Butler等(1985)在研究中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旅游地的发展要经历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复苏等阶段。
R. Mcintosh和C. Coeldner(1990)提出旅游产品竞争的信息指标概念。
E. Canestrill和P. Costa(1991)指出一个旅游地的竞争力应该看它的长远发展能力,而不是暂时旅游流的增加。
John Tribe(1997)用CPEST方法对旅游竞争优劣势进行分析。
进入21世纪,D. Fodncss和W. Schertler(1999)指出,信息网络是连接旅游供给者、旅游需求者的重要途径,未来旅游者将在网上查找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可以借助信息结构、信息可达性、信息质量及传播速度体现城市竞争力。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旅游行业起步比较晚,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大多数研究人员基本上都以旅游资源为重点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热点是城市旅游形象,认为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需要依靠旅游形象来激发,例如:
白祖成等(1994)以城市旅游形象为对象进行了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受旅游环境、旅游整体竞争力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受到了知识、技术、信息、网络及人才的影响,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也发生了改变。
郭来喜、刘锋(1999)指出,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旅游业优胜劣汰的关键,成为强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2003)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郑州与北京、南京、西安进行对比实证分析。
温碧燕、张子澎(2010)采用元分析方法,从研究内容及对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有关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文献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1个旅游竞争力评价一级指标和44个二、三级指标。
陈衡民(2017)立足于烟台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构建了合理有序的烟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烟台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旅游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成为经济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新焦点。例如:
张明清、刘超(2000)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三个层面。
万绪才、李刚、张安(2001)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三大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各地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黄露(2015)结合成都旅游发展的特点,以现有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大类进行层次划分,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影响成都市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在知网中以旅游竞争力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9年9月10日),剔除报纸、杂文等,具体学术论文情况如表2-3所示。
表2-3 关于旅游竞争力的学术论文统计表
从研究时间和论文篇数看,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较少,从2006年开始,每年相关学术论文超过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