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范围2 物流基础与行业认知
鉴定点1 基本概念认知
鉴定要求1 物流、供应链管理术语
问:什么是物流?
答: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 2006《物流术语》可知,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问:简述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答:商流和物流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且始终贯穿商品流通活动,它们间的关系如下: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1)商流是物流的前提。没有商品买卖交易,就没有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则实物的位移无须存在。实物运动方向与商品交易方向是一致的。
2)物流是商流的保证。商品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体现了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认可。如果由于物流条件不具备或实物运动过程受阻,商品的送达不能完成,那么商流就失去了保证。
(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资金流与物资流的相对独立性。物资流受到实体形态的局限性,其运动形式、运动渠道与资金流有很大的区别。资金流可以由银行间的结算系统通过划账的方式瞬间完成,从而完成买卖交易,实现所有权的转移。但相应的物资转移还得经过运输、存储、配送等一系列相对漫长的物流过程来实现。
问:什么是供应链?
答: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外部供应商、运输公司、配送中心、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组成的链状结构或网络。在供应链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产品制造企业、运输和分销公司、零售企业以及售后服务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供应链中供需的节点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同时又是在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伙伴间所发生的,包括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客户交付全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问: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答: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试题选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 )流动过程。
A. 信息
B. 物质实体
C. 社会实体
D. 资金
解: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因此,正确答案是B。
鉴定要求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问:现代物流活动的功能有哪些?
答:物流活动的功能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主要功能包括运输、储存、配送,辅助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这些功能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相互平衡,形成密切相关的一个系统,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标。
(1)包装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包装包括工业包装和商品包装,前者属于物流领域的研究,后者属于销售领域的研究。两者都有各自的研究意义,研究重点的区别在于包装的功能和目的。
(2)装卸搬运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搬运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因此,衔接问题常常是装卸搬运活动应关注的焦点。
(3)运输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运输是指“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活动在物流活动中具有核心地位。如何通过空间移动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是物流研究的重点。
(4)储存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储存是指“保护、管理、贮藏物品”。储存活动是为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而形成的。储存活动在物流活动中同样具有核心地位。如何通过储存的协调功能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是物流研究的又一重点。
(5)流通加工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流通加工是指“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在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衔接产需、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等方面,流通加工活动起到关键作用。
(6)配送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它集合了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运输等活动,是终端市场重要的物流活动和研究领域。
(7)物流信息处理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物流术语》可知,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统计和使用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支撑并保证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创新性,是现代智慧物流研究的重要分支。
问:现代物流具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物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化 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及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网络化 网络化指的是对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最低等目标。网络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而分散网点间数据信息的传输需要网络通信,网络化促进了信息化。
(3)自动化 现代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过程中各功能环节的自动化,如自动化仓库、自动导引车(AGV)系统等。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物流作业的差错,降低了时间成本。
(4)智能化 智能化是随着物流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而产生的新特点。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很多待决策问题,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线的选择、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等,这些问题需要借助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可以辅助解决这些问题,它们代表了物流智能化的发展水平。
(5)柔性化 柔性化最初是在生产领域中被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柔性化的物流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物流配送中心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问:现代物流理念主要有哪些?
答:现代物流理念是在人类对物流的概念不断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思想或学说。它们为指导物流实践和完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较经典的现代物流理念包括“黑大陆”说、“物流冰山”说、“第三个利润源”说、“效益背反”说、物流一体化理念、“服务中心”说、精益物流理念等。
(1)“黑大陆”说 物流是市场的延伸概念,但这个延伸的概念在当时并未得到认识。1962年4月,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将物流比喻成“黑暗大陆”。
“黑暗大陆”原指未被认识和尚未了解的事物,他用“黑暗大陆”形容物流,主要是指人们尚未认识和了解物流,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很多,其理论和实践还不太成熟;二是在该领域内有很多可供开发的东西。由于当时物流的目的和活动比较模糊,德鲁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片“黑暗大陆”。德鲁克提出的“黑暗大陆”说法实际上是对物流运动做出的理论评价。“黑大陆”说对物流的评价至今仍不失其正确性,因在物流领域中未知的东西确实仍存在,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探索并完善中。
(2)“物流冰山”说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了物流成本的“冰山”说,其含义是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一片空白,而且极不真实。人们所提到的物流费用犹如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水里的冰山——物流费用的主体部分却看不见。财务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难以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财务报表只是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粗略列入成本,而这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犹如冰山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企业利用自己或共用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或共用的库房保管货物,以及相关的包装、装卸搬运等费用等都没有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而这一部分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应该是主要物流成本。现在,尽管冰山露出水面更多,但仍待人们探究“水底下”的奥秘。此学说对于微观的物流成本理论有一定指导作用。
(3)“第三个利润源”说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认为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继“第一个利润源”[即降低工资(或提高劳动强度)和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第二个利润源”(即人工和材料成本降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扩大产品的销售)后,物流活动被认为是“第三个利润源”。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造利润的主要领域。后来“第三个利润源”才逐步在其他国家流传。与“黑暗大陆”说法略有不同,“第三个利润源”强调的是物流价值(或物流职能),并做出了相应的理论评价,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重视物流管理和深化理论研究的现实状况。当今,它仍作为主要的组织目标,指导人们获取更大的利益和效用。此学说鼓励了物流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
(4)“效益背反”说“效益背反”说表明,在物流系统中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例如,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增大运输批量,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但会使库存水平增加,从而导致库存成本增加,但能够降低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商品的破损率,从而降低运输和库存成本。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美国学者用“物流森林”的概念来表述物流的整体观点,指出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即使是和森林一样多的树木,如果各自孤立存在,那也不是物流的总体效果。此学说是今天的物流系统论的雏形或基本单元。
(5)物流一体化理念 物流一体化理念是一种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的理念。传统的物流管理主要涉及实物资源的组织和企业内部最优化的流动,但从供应链角度看,物流管理应使物质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协调运行,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充分实现用户的价值为目标。
(6)“服务中心”说“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一些学者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他们选择了“Logistics”(原意为“后勤”)一词作为描述物流的词汇,特别强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7)精益物流理念 精益物流理念主张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获取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物流。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它是将精益思想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融合后创造出来的。
上述的物流理念各有各的角度,作为物流学说,被视为物流理论的前身,虽不是对物流理论系统性的阐述,但是对促进物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为后来的第三方物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物流系统论及更多的物流理论创新研究提供了较有用的指引。
问: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牛鞭效应”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如总销售商,或者该产品的生产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由于这种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牛鞭效应”使供应链上的需求信息失真且失真程度逐级放大,其危害是巨大的。
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有:
(1)信息不对称 由于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各自的利益目标。供应链上参与者的利益目标和供应链最优化决策往往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最终导致在传递信息时一般按照自己最优而委托方次优的标准进行选择,导致信息最终无限放大,从而产生“牛鞭效应”。一般来说,供应链越长,处于同一节的企业越多,供应商离消费者越远,对需求的预测越不准。同时,经过各环节的传递及各企业安全库存的多层累加,需求资讯的扭曲程度越大,“牛鞭效应”越明显。
(2)需求预测的不准确性 为了安排生产进度和控制库存,企业一般都会进行计划物料需求预测,所以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企业都会对其生产日程、生产能力、存货控制以及物料需求进行计划和预测。由于供应链中任何一个买方发现产品需求量在某个时期增加时,就会认为这是未来需求增加的预兆,从而大幅度地增加订货量,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需求信号被不断放大。
(3)批量订购 每个企业都会向上游企业订货,由于入库的物料在耗尽以后,企业很难马上从供应商那里获得补充,所以企业经常会进行批量订购。批量订购数量不仅包括企业实际所需的库存量,还包括必要的安全库存量,这些大量的安全库存就会产生“牛鞭效应”,且供应链越长,“牛鞭效应”的影响越大。运输费用高是阻碍企业频繁订货的障碍之一,为使单位产品运输成本最低,它们都会倾向大批量订货以降低单位产品运输成本。另外,若企业采用频繁订货方式,上游企业处理这些订货所消耗的时间与成本也会大幅增加。若企业的顾客都采用定期订购模式,也会导致“牛鞭效应”产生。但如果所有顾客的订货周期均匀分布,则“牛鞭效应”的影响就会降到最小。然而,这种理想状态极少存在。实际中,订单通常都是随机分布的,甚至是相互重叠的。当顾客的订货周期重叠时,很多顾客会在同一时间订货,从而导致“牛鞭效应”高峰的出现。
(4)理性选择和短缺博弈 通常,零售商按需求订货,只要在补货期间不发生断货就可以,但是有时候零售商们不知道下一批货物在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补充。如果需求不断增加而生产能力不足的话,零售商就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货源补充。这种情况下,零售商的一个理性反应是订购足够多的货物,以便将来货源补充不及时时,也有足够的库存来维持经营。此外,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潜在需求时,会根据买方的订货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限额配给,此时,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故意夸大其订货需求是在所难免的;当需求降温时,这些不存在的需求(订单)又会突然消失。这种由于短缺博弈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也会导致“牛鞭效应”。
问:“牛鞭效应”有哪些危害?
答:(1)“牛鞭效应”的直接后果是库存积压 有研究表明,在整个供应链中,产品从离开生产商的生产线至其到达零售商的货架,平均库存时间超过100天,被扭曲的需求信息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都相应地增加库存。据有关报告估计,仅美国每年就有300多亿美元沉积在食品供应链中,许多制药企业的供应链中有双倍的库存,计算机行业的集成电路供应链中积聚了超过一年的供应量。其他行业的情况也差不多。因为信息的失真,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都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从而发生更高的成本。
(2)过度频繁的需求变化导致企业额外成本支出增加 反应过度的生产预测大大增加了计划的不确定性,各节点企业不得不频繁地修改生产计划。预期之外的短期产品需求导致了额外成本,如加班费用、加快运输的费用等,从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而且,生产计划的频繁变化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用户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服务水平差 扭曲失真的信息使各节点企业很难对市场需求做出准确预测和正确决策,企业往往不是生产能力闲置就是不足,从而使企业产品拥有量不稳定,时而短缺时而过剩,甚至出现产品过时的现象。因无法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导致对客户服务水平的降低。另外,当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过剩时,产品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也会反过来影响下游企业。
(4)“牛鞭效应”使制造商投入的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的需求 在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波动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所需生产能力的大小。“牛鞭效应”歪曲了需求信息,使需求的波动程度加大,从而使制造商盲目扩大生产能力,结果使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这也是市场上对某一行业热门产品进行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原因之一。
问:解决“牛鞭效应”有哪些措施?
答:要从根本上解决“牛鞭效应”,供应链成员的利益目标必须完全一致。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然而,通过供应链的协调,如订立合理的契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实行有效的信息共享等,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牛鞭效应”。在具体的运作中,可采用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的共享、供应链环节的减少、订货提前期或交货时间的缩短、买卖双方的订货协调以及制造商价格方案的简化等策略来控制“牛鞭效应”。
(1)提高最终用户需求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信息共享 在需求信息沟通不畅的供应链中,上游节点只了解其直接下游节点发出的订单,而对最终用户的需求一无所知。如果上游节点能够掌握最终用户的需求信息,那么可以利用最终用户的需求信息作为需求预测的依据,从而可大大弱化“牛鞭效应”。要提高最终用户需求信息的透明度,可采用销售时点系统(POS),这样可以使上游节点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的最终市场需求,过滤掉中间环节预测所带来的信息干扰。
信息共享可以增加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但并非对所有企业都是有益的,链中所有企业都可能担心这些共享的私有信息会泄漏给竞争对手,所以为促进信息共享,要处理好利益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再分配问题和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2)减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 供应链的流通环节越多,整个供应链所需的安全库存也越多,产品从制造商到最终用户所需要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也越多,“牛鞭效应”也越大。减少流通环节可以减小需求信息的放大程度,减少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累积安全库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应。
(3)缩短提前期 如果提前期缩短50%,那么预测误差也将减少50%。订货提前期是指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所需的时间。订货提前期又可细分为信息提前期、决策时间、制造时间、运输时间以及各过程中存在的等待时间。信息提前期是指供应商接收和处理订单所需要的时间;决策时间是指供应商制订生产计划和运输计划所需的时间;制造时间是指当供应商没有库存或在准时生产(JIT)方式或定制生产方式下生产订货产品所需的时间;运输时间是指挑选、装卸和运输产品所需的时间;等待时间则是指各个过程中的空闲时间。针对提前期的不同组成部分,可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缩短时间。
(4)减少价格的波动 供应商可采用“天天低价”策略来减小促销所导致的价格波动带来的客户需求的波动。通过消除价格促销,供应商可以消除伴随着促销同步产生的需求的急剧变化。因此,“天天低价”策略能够产生更稳定的、变动性更小的顾客需求模式。
(5)消除博弈行为 当产品供应不足时,上游企业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生产能力,以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产品确实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可以根据下游企业以往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以及以往的退货量占总订货量的比例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进行限量供应。另外,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退货政策也鼓励了博弈行为。所以,为了防止下游企业恶意退货,可以对退货行为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在供不应求时,下游企业没有上游企业的供应信息,博弈现象达到最高峰。上游企业可将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发货计划以及库存情况等信息与下游企业共享,这样下游企业就没有必要夸大订单数量来保证正常需求了。
(6)建设起战略性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中实施战略性伙伴关系可以减小“牛鞭效应”。战略性伙伴关系可以改变信息共享和库存管理的方式。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中,供应商直接管理零售商的库存,由供应商来确定零售商的安全库存和补充数量,供应商并不依赖零售商的订单进行决策,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牛鞭效应”。当供应链各成员企业能够相互合作、充分共享信息时,可以减少需求方的短缺博弈行为,从而可以减小由于短缺博弈行为所造成的“牛鞭效应”。另外,供应链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伙伴,这样可以实施小批量、多批次的补充策略,一方面减少需求方的库存费用,另一方面稳定供应商的生产,因此,这是一种多赢的策略。
问: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有哪些?
答:供应链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首要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即做到将正确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Right Condition and Packaging),以准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和合理的成本费用(Right Cost),在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送到指定地方(Right Place)的确定的用户(Right Customer)。因此,最好的供应链管理不是将财务指标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而是应密切注视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库存水平和市场份额等情况。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是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
问:供应链管理有哪些作用?
答: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效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 当前,在我国的流通领域中,存在众多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它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如此冗长复杂的流通渠道使顾客信息的反馈缓慢而零乱,甚至产生信息失真,使供求无法协调。供应链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紧密联结在一起并对之进行协调、优化管理,使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关系,使产品、信息的流通渠道达到最短,从而可以使顾客需求信息沿着与供应链物流相反方向准确迅速地反馈到供应链中的各成员企业,各成员企业据此对产品的增加或减少、产品的改进、质量的提高、原料的选择等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供求的良好结合。
(2)可促使企业采用现代化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是其成功的关键。在供应链这个整体中,相关的各企业为共同的整体利益努力是最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整个供应链中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必须畅通无阻,这就需要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则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手段越需要现代化。
(3)可减少供应链整体库存水平,进而降低成本 供应链管理要求各环节都达到优化,并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采用先进的设备。产品和信息在网链间迅速流动,减少了库存量,避免了浪费,减少了资金占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
(4)提高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 顾客要求提供消费品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为此,供应链管理在传统的储存、运输、流通、加工、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配送、物流咨询等增值服务,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了配送速度,将产品快速送到顾客手中。供应链管理还使物流服务功能系列化。这种快速、高质量的服务,必然会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刺激消费需求。
(5)产生规模效应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它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联结在一条链上。通过供应链管理,链中各成员企业形成了一个融合、贯通的网络整体,各个企业为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合作,协力缩短产销周期,减少库存,使整个供应链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响应能力。
问:供应链管理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可归结为四项,即供应链流程管理、物流信息流管理、物流网络化职能管理以及供应链节点关系管理。
(1)供应链流程管理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一个转变,即从单独功能部门管理转变为将所有活动集成为一个关键供应链进行管理。全球供应链论坛提出了五项关键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
1)生产流程最优化运营管理。为了更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产品生产开始由推动式转向由客户需求拉动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生产计划人员与客户服务的计划人员协同缩短生产制造流程周期时间和改进生产过程的柔性,以便整条供应链能快速地执行所有的变化,以适应大量的客户化要求。
2)客户需求与生产供给能力相匹配管理。需求与供给管理过程是将客户的需求与企业的供应能力相匹配和平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客户需求是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它是从不规则订单中产生的,因此,接收订单时要进行多资源和多路径的选择。由于这种客户订单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和产品计划应该使企业在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协同运作,以实现最后的平衡。在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中,需求与供给能力匹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客户关系及客户服务管理。面向集成供应链管理的第一步是定义关键的客户或客户群落,这一组织目标是企业经营使命的核心和关键。这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通过在市场、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内,提供快速和周到的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从而完善客户服务并深入分析客户需求以供预测。另外,客户关系和客户服务管理还通过对营销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保证客户价值的实现。
4)客户订单的接受与履行管理。客户订单的接受与履行管理将企业各相关部门的计划集成在一起,并与供应链上相关成员企业的业务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在尽可能降低总交货成本的情况下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
5)新产品联合开发管理。新产品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原动力。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企业为了保持其竞争力,必须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并成功地在缩短设计时间的前提下将产品推向市场。为了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必须将客户和供应商的相关业务流程都集成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产品开发和商品化过程需要采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技术,协同地确定客户的需求,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流程与市场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
(2)物流信息流管理 信息流是供应链有效性的保证,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增强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合作,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用针对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决策系统代替分散的、仅覆盖单个企业的决策体系,从而更好地协调各节点企业,消除信息传递所引起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信息管理是以信息网络和应用软件为基础的,目的是实现彼此间快速、准确的沟通。信息流动通畅是有效管理供应链的前提条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生产和库存成本、缩短供货提前期,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及供应链信息共享水平。
在整合的供应链系统中,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流”来管理供应链的运作。企业管理者对“信息流”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收集信息,整合运输系统、订单系统和生产制造系统以进行全面物流管理,同时关注订单变化情况,根据订单的变化修正生产、物流及仓储计划。而且有了信息管理,可以对产品运输进行跟踪,了解存货的流动。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上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和产品信息可以快速进入信息系统,方便企业对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
网络式的信息流能够使供应链充分吸收外部信息,并在内部自由交换,从而可以为供应链创造一个柔性的空间,保证其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创新性。同时,对单个企业而言,作为整个信息流网络的一个节点企业,它可以拥有广泛的多样化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从而增强供应链的动态性,更适应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没有对“信息流”的管理,其他“流”的管理就无从谈起,整个供应链也就无法运作。因此,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物流网络化职能管理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价值链分布来求证。不同的行业和产品类型,其供应链的价值增值环节不同,但是物流价值(采购和分销之和)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行业中几乎占到整个供应链价值的一半以上,而制造价值还不到一半。在易耗消费品和一般工业品中,物流价值的比例更大,达80%以上,这充分说明了物流的价值意义。供应链是一个价值增值链,有效地管理好物流过程对于提高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传统的观点看,物流对制造企业的生产起一种支持作用,被视为辅助的功能部门。但是,由于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从大批量生产转向精细的准时化生产和即时客户定制式生产,这时,包括采购与供应、运输与配送、仓储与库存等物流职能都需要随之转变运作方式,实行准时供应和准时采购等。另外,顾客需求的瞬时化要求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产品送到用户的手中,以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这些都要求企业的物流系统具有和制造系统协调运作的能力,以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适应性。因此,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问题,而是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既要创造客户价值,同时又要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2)协调物流与制造作业,实现同步化运作,提高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敏捷性。
3)通过物流信息集成共享系统,提供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物流信息反馈,协调供需矛盾。
要实现以上几个目标,需要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构建敏捷而高效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不断提高效率。一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证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信息更新的及时和全面,从而使得物流管理能为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和增强提供更多的帮助。二是建立合理、科学的配送网络,保证物流管理高效运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的物流平台,采用适合的软件系统和物流管理技术、硬件网络和物流设备技术,建立起重视技术进步的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在一定情况下,还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物流外包提高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四是企业还可以通过延迟化策略适应大量定制生产,在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库存成本。
(4)供应链节点关系管理 供应链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为加强和增进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而进行的管理。物流管理可以降低库存,缩短交货时间;信息管理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误差,加快信息共享速度,体现及时的协作性管理。但这些都是以企业间拥有良好的相互关系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物质流、信息流都不会通畅。供应链节点关系管理主要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前者用于改善与顾客的关系,也就是与企业下游间的关系;后者致力于改善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关系。
问:供应链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以职能部门为基础,但往往由于职能矛盾、利益目标冲突、信息分散等原因,各职能部门无法完全发挥其潜在效能,因而很难实现整体目标最优。供应链管理则是一种纵横的、一体化经营的集成管理模式,它以流程为基础,以价值链的优化为核心,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与协调,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来实现经营一体化。
(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中各环节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从总体上考虑,如果只依赖于部分环节的信息,则会由于信息的局限或失真,导致决策失误、计划失控、管理失效。进一步来说,由于供应链上供应、制造、分销等职能目标之间的冲突是经济生活中无可争议的事实,只有最高管理层才能从整体上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运用战略管理思想才能有效实现供应链的管理目标。
(3)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 传统的库存思想认为,库存是维系生产与销售的必要措施,它是基于“保护”的原则来保护生产、流通或市场,避免受到上游或下游在供需方面的影响。因此,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只是实现了库存的转移,整个社会库存总量并未减少。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加快产品通向市场的速度,尽量缩短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通道的长度;另外,供应链管理把供应商看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从而使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更快、更经济,总体库存得到大幅度降低。所以说,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4)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 不管供应链的节点企业有多少类型,也无论供应链是长还是短,供应链都是由客户需求驱动的,企业创造的价值只能通过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产生利润来衡量。只有客户取得成功,供应链才得以存在、延续并发展。因此,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将客户服务、客户满意与客户成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并贯穿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将改善客户服务质量、实现客户满意、促进客户成功作为创造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
(5)供应链管理采取新的管理方法 诸如用总体综合方法代替接口的方法,用解除最薄弱链寻求总体平衡,用简化供应链方法防止信号的堆积放大,用经济控制论方法实现控制,等等。
问:供应链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供应链管理实施原则基本上可以归纳为:
1)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即根据客户的状况和需求,决定服务方式和水平。
2)根据客户需求,如供货时间、数量、地点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
3)及时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通过销售和营运计划监测整个供应链运作,及时发现需求变化的早期警报,并据此安排和调整计划。
4)控制时间延迟。由于市场需求的剧烈波动,因此距离客户接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时间越早,中间环节越多,需求预测就越不准确,而企业还不得不维持较大的中间库存。例如在实施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可先在企业内将产品加工结束,然后在零售店完成最终的包装。
5)与供应商建立双赢合作策略。供应商之间相互压价,固然会使企业在价格上受益,但相互协作则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6)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首先应该处理日常事务和电子商务,然后支持多层次的决策信息(如需求计划和资源规划)最后应该根据大部分来自企业之外的信息进行前瞻性的策略分析。
7)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指标,而不仅仅是局部的个别企业的孤立标准。供应链的最终验收标准是客户的满意程度。
问: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哪些基本步骤?
答:(1)制订供应链战略实施计划 实施供应链战略首先应该制订可行的计划,这项工作一般分为4个步骤:
1)将企业的业务目标同现有能力及业绩进行比较,首先发现现有供应链的显著弱点,经过改善,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同关键客户和供应商一起探讨、评估全球化、新技术和竞争局势,建立供应链的远景目标。
3)制订从现实过渡到理想供应链目标的行动计划,同时评估企业实现这种过渡的现实条件。
4)根据优先级安排上述计划,并且承诺相应的资源。根据实施计划,首先,定义长期的供应链结构,使企业在与正确的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的正确的供应链中,处于正确的位置;然后,重组和优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产品、信息和资金流;最后,在供应链的重要领域,如库存、运输等环节,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2)构建供应链 现代供应链的重心已向销售领域倾斜,在市场日益规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建立供应链、推行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必须采取的对策。企业可以采取如下主要措施建立供应链:
1)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定位。供应链由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与配送商及消费者组成。其成员企业应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比如对自己的业务活动进行调整和取舍,着重培养自己的业务优势等。
2)建立物流、配送网络。企业的产品能否通过供应链快速地分销到目标市场上,取决于供应链上物流、配送网络的健全程度及市场开发状况等。物流、配送网络是供应链存在的基础,一个供应链组建物流、配送网络时应该最大限度地谋求专业化。
3)广泛采用信息技术。目前,我国的少数生产企业处在生产引导消费的阶段,大量的生产企业则处于由消费引导生产的阶段,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消费信息。零售店铺的POS可以收集一部分信息,而物流、配送环节的信息比较难收集,应该通过应用条码及其他一些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供应链的领导者还应该倡导建立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
(3)改造供应链流程 可从范畴(Scope)和深度(Complexity)两个角度来思考。企业的目标是决定该在哪个变化的部分投入改造的努力。企业供应链流程改造基本上是从使命导向或问题导向来衡量的。使命导向追求差异化,问题导向追求效率,因此,前者的流程范围须根据使命重新理清,后者的流程范围则相当清楚而容易确认。使命导向改造的重点是关键流程与整合;问题导向改造的重点则是流程分析与原因确认。其绩效指标,前者为修改或建立新的指标,后者为确认并努力减少差异目标。
一些企业若遇到新产品导入时效慢、交货准确率差、存货周转期长、产品成本过高等问题而必须进行企业流程改造时,应使用问题导向法,策略是以新的做法维持竞争优势。基本上,企业流程改造需考虑策略、基础架构、流程、信息科技、变革促成等几项要素所形成的基本架构。
(4)评估供应链管理绩效 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应该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应能够恰当地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单一地评价某一供应商的运营情况。对于供应商的指标应该有循环期、交货准时性、产品质量等,对于制造商的指标应该有循环期、交货可靠性、产品质量等,而对于分销商的指标应该有循环期、订单完成情况等。
试题选解:
1.现代物流具有( )特点。
A. 信息化
B. 网络化
C. 自动化
D. 柔性化
解:现代物流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等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2.( )表明在物流系统中存在一种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
A.“黑大陆”说
B.“物流冰山”说
C.“第三个利润源”说
D.“效益背反”说
解:“效益背反”说表明,在物流系统中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长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因此,正确答案是D。
鉴定要求3 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知识
问: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答:标准化是指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
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如运输车船标准,作业车辆(叉车、台车、手推车等)标准,传输机具标准,仓库技术标准,站台技术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货架、储罐标准,以及各项物流服务标准及作业规范等。
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如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术语标准、物流核算标准、统计标准等。
3)研究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将物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
问:物流标准化的形式有哪些?
答:现代物流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优化与整合物流全过程,实现其科学化、系统化,获得最大效率与效益的复合型产业。我国物流在制定和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综合运用以下形式:
(1)简化 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
(2)统一化 统一化是指把同类事物的若干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物流标准化要求对各种编码、符号、代号、标志、名称、单位及包装运输中机具的品种、规格、系列和使用特性等实现统一。
(3)系列化 系列化是指按照用途和结构把同类型产品归并在一起,使产品品种典型化;并把同类型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按优先数理论合理分级,以协调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及包装之间的关系。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的系统结构、功能标准化以形成最佳形式。系列化是改善物流、促进物流技术发展最为明智而有效的方法。例如按ISO标准制造的集装箱系列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货物,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还为计算船舶载运量、港口码头吞吐量、公路与桥梁的载荷能力等提供了依据。
(4)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与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是通用化的前提。通用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
(5)组合化 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制造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拼合的标准化形式。对于物品编码系统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同样可通过组合化使之更加合理。
问:物流标准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在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个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取得提高物流效率的初步成果。物流标准化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建筑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是相同的,考虑的基点主要是简单化。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有所依据。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mm×400mm为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较之其他标准系统建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主要考虑了目前对物流系统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事物——输送设备。采取“逆推法”,由输送设备的尺寸来推算最佳的基础模数。当然,在确定基础模数尺寸时也考虑到了现在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已使用的集装设备,并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及社会的影响。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最高限尺寸。
(2)确定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之上,所以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之上,还要确定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ISO确定的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方案如下: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600mm×400mm。
2)集装基础模数尺寸以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采用1200mm×800mm及1100mm×1100mm。
3)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如图1-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用5个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组成。
(3)以分割与组合的方法来确定系数尺寸 基础模数尺寸作为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依据基础模数尺寸进一步确定有关系列的大小及尺寸,再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确定为定型的生产制造尺寸,这就完成了某一环节的标准系列,如图1-2-2所示。
图1-2-1 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
图1-2-2 物流模数体系构成图
问:什么是物流信息化?其内涵有哪些?
答: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广泛使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控制和集成企业物流活动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物流信息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
(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物流信息化也是这样,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过程。
(2)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物流信息资源是物流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利用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目标,在整个物流信息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 物流信息化涵盖了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包括运输信息化、仓储信息化、装卸搬运信息化、包装信息化、流通加工信息化、配送信息化等。物流信息化除覆盖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外,还会引起物流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化。
(4)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具备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的内在动力,才会使企业产生使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的迫切要求。尽管物流信息化会使企业在物流上投入一笔资金,还要承受物流信息化带来的组织变革的阵痛,并可能承担失败带来的风险,但一旦成功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物流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更不能一步到位。特别是对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开始使用只是战术层次,只是某个物流环节的使用,随着不断向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渗透,会进一步形成战略性影响。从作为自动化的工具和信息沟通的手段,到整个物流活动的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物流信息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而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试题选解:物流标准化的形式有( )。
A. 简化
B. 统一化
C. 通用化
D. 组合化
解:现代物流在制定和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综合运用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等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