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基于BIM技术可视化、一体化、参数化、仿真性、协调性、可出图性、信息完备性等优点,通过BIM参数化建模和BIM总体及各阶段实施计划的制定,可以将BIM技术很好地应用在项目建设方案策划、招标投标管理、设计、施工、竣工交付和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利用BIM技术可实现各信息、专业、人员的集成和协同,大大减少项目实施中由于信息和沟通不畅导致的工程变更和工期延误等问题,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资源的合理控制、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共享和各人员间的准确及时沟通,有利于项目实施效率和安全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和协同化管理。
BIM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历程。21世纪以后,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深入理解,推动了BIM技术的不断前进。BIM这一方法和理念被提出并推广之后,2002年BIM技术变革风潮便在全球范围内席卷开来。近年来,BIM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声呼吁外,政府相关单位、各行业协会与专家、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校等也大力推行BIM技术实施应用。2016年,住建部发布了“十三五”纲要——《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相比于“十二五”纲要,引入了“互联网+”概念,以BIM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建筑业新业态为指导思想,实现企业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达到基于“互联网+”的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升级。另外,国家和地区也不断出台BIM标准指南,如《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于2017年7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BIM政策和标准的颁布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本书侧重于对BIM技术理论的介绍,内容主要包含BIM基础知识,BIM软件、建模格式与精度,BIM总体及各阶段实施计划,BIM技术政策及标准,BIM协同工作,BIM建模及参数化技术,工程项目BIM技术具体过程应用,BIM技术与新技术的结合等部分。希望广大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学习,可以加深对BIM技术的理解,也希望能够为从事BIM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并将BIM技术融合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吸取了行业专家的经验,参考和借鉴了有关专业书籍内容和论文,以及论坛上相关网友的BIM应用心得体会。在此,向这部分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提供课件及相关文件下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CMPJZ18),回复“BIM18”获得下载地址;或电话咨询(010-8837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