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建筑设计的方法及过程
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主要以建筑师的个人经验、直觉和灵感为主,缺少普适性和科学性。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筑界开始进行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试图寻找能直接应用的公式、定理。整个研究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代的“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第二代的“模式语言”方法,第三代的“猜想—验证”方法。
2.1.1 “分析—综合—评价”方法
“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的代表是克里斯托弗·琼斯。他认为一个设计方案需要经过分析问题、收集所需情报、进行综合等过程之后才能形成,而方案生成后还需要经过评估以检验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达到满意,这个过程就会重新开始,直到有一个设计者认为满意的方案出现才会终止。也就是说,整个过程由信息输入、方案输出和综合评定三个阶段构成。
这种方法由于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和理性分析特征而比较易于理解和传授,因此,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甚至目前国内建筑院校仍在大量采用。
但这种方法最明显的弊端是:它把重点放在设计的程序或过程上,试图通过借用科学、技术的力量使设计生成完全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也就是说通过分析现有问题能一步步推导出答案。这种观念甚至认为人或者机器使用统一而具有确定性的方法能得到同一个结论。例如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麦克哈格曾经这样说:“任何人,只要收集到相同的设计信息,将产生同样的结果。”显然,这和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基于此也导致了第二代设计方法的研究。
2.1.2 “模式语言”方法
模式语言是克·亚历山大根据不同尺度及过程总结的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是把设计问题根据层次分解为253个独立的单元模式,这些模式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基本素材,实际上就是从大量设计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规律和经验,是不同等级(城市、建筑和细节)做法的图示。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写文章”(做设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图2-1)。
图2-1 模式语言的基本构成
模式(pattern)就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把问题抽象化,在忽略掉不重要的细节后,发现问题的一般性本质,并找到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法过程。它是一种指导解决某类问题的最佳实践。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模式,可以作为初学者积累经验和借鉴的素材,能帮助他们做出有一定水准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宫宇地一彦的《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里面也提到一种称为“从约定事项构思”的方法,也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语言方法。所谓的“约定事项”就是一些历史上公认的经典的设计规律或做法,从这些“约定事项”出发并对其再创造,就形成虽不是原创却又有一定水准的设计方案。典型的例如西方应用古典柱式或三段式构图方式的作品和我国传统建筑的做法。
但由于亚历山大的每个模式都是独立的单位,所以在实际应用组合操作中,并不能简单把不同尺度、类型的单位直接组合到一起,还是需要一定的规则、方法使之统一、协调。同时这种方法更多的是从平面角度出发,对形态部分关注较少,这就很难直接得到满意的结果。另外,复杂的建造环境、地域差别和不断增加的需求也使现有模式很难覆盖所有,所以其适用性就大大降低。但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经验积累方式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2.1.3 “猜想—验证”方法
“猜想—验证”方法是对“分析—综合”模式的改进,这种方法认为设计不是建筑师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后生成,而是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对设计目标进行猜想、假设,得出大致方案后,再对其进行试错的过程。
显然,这种方法也是建立在建筑师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对学生阶段来说其直接借鉴意义并不大。
然而,不幸的是上述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对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来说其操作指导价值不是太高。在此介绍这些方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指导设计,而是从另一方面说明建筑设计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或方法能直接推导出方案,即使有一定的设计方法,也都是建立在设计者的经验基础上,需要设计者先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
2.1.4 当前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虽然前述设计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但对初学者来说,其设计流程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即不同阶段均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循环方法和从总体(环境)到单体(建筑)再到局部(细节)的设计步骤还是目前方案设计的基本做法。如图2-2。
图2-2 建筑设计的过程
例如国内的建筑设计大部分还是按如下的框架进行:①接受项目、找出问题;②针对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资料、收集资料;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④从分析的材料中归纳出可转化为设计的要素;⑤将其转化为方案,并不断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予补充调整,在问题得到不断地解决后构成满意的答案。这样,建筑设计基本是协调矛盾、权衡利弊,需要一次一次下决定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具体操作上又有下面两种方式:
1.从布局到造型
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和易于控制进程,容易上手、操作,所以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低年级仍然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简单说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从总平面—平面—立面—形式的设计过程。
从平面布局到造型这种方法需要先确定基本设计构思,然后提出一种或几种初步平面布局,然后经过方案比较后确定一种发展方向,再经过深化完善,提出完整的从平面到造型,再到细节的方案过程。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下述问题:一是低年级的设计训练主要针对建筑本身,环境约束较少,学生对此方面的思考过少,这样从开始就缺少了整体把握的习惯,难以建立整体设计的概念;二是学生经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就轻易推翻自己的方案,缺乏抓主要矛盾的能力;三是缺乏方案比较的习惯;四是严格按照单线流程进行,进行其中一步时几乎不考虑另外阶段内容,尤其是进行平面设计时,不是从总体角度出发,缺乏秩序和空间思考,另外几乎不考虑造型,这就给后续阶段带来很大约束和限制。
2.从造型到布局
除了从平面布局到造型这种方法外,从造型到平面布局是另外一种设计顺序。这种思路是建筑师根据对设计任务的理解首先确定大概的建筑形式,再根据形式填充、完善平面功能,然后反过来再调整形式,并经过多次反复调整得到成熟方案。这种做法的建筑一般位于重要或特殊的地段位置,对建筑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比较适合成熟有经验的设计师。因为形式的确定需要建立在对建筑环境、功能、形式、尺度等全方位判断、掌握的基础上。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产生比较有创意的方案,很多著名的建筑就属于此类,像悉尼歌剧院、广州歌剧院等。但其对本科教学来说还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因为学生阶段在整体的把握上还有明显的不足。
分析上述的设计流程和具体操作方式,表面看虽然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却存在关键的欠缺:就是对于具体如何操作和结果的评价没有说清,特别是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更是让人难以直接上手。像如何提出问题、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么评价设计方案的好坏?都没有后续方法、标准的支撑、指导,这就使设计流程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