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支部建在连上”是人类历史上从失败中总结出成功经验的典范,其历史渊源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创立史上著名的南昌起义并称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第一次带兵打仗,然而失败了。作为党的前委书记,他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保住和把握住这支革命武装。[1]毛泽东先后与宛希先、何长工、韩伟等谈话,了解北伐军党组织建设情况,当时叶挺独立团是团建支部、营建小组。共产党员以军官为主体,最初只有20多人,士兵中基本没有党员。行军路上,毛泽东带着脚伤一路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毛泽东发现:“凡是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连队,士气就高,作战英勇,长官也能得到有效的民主监督。”何挺颖任党代表的连队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这个连党员多,注重发挥党员积极作用,基本没有逃兵。毛泽东多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意见。何挺颖建议: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部队党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听了何挺颖的建议,毛泽东下定决心,发挥党在基层的作用,再造一支新型革命军队。
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是:不能像旧军队那样靠军官一级一级抓部队,抓部队必须抓住士兵,抓住士兵则必须抓好基层,即依靠党的基层组织,由下而上,从连队开始,形成“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由于当时连队党员极少,毛泽东创造性地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先从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开始,在连党代表指导下开展工作。士兵委员会优先解决官兵伙食一致和官长打骂士兵问题,以连党代表为主建立支部。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改编的主要措施,就包括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军队党的建设形成“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党的领导机关,这就在部队建起严整的党组织体系,为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为党全面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