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介绍贿赂案
概念
本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立案标准
行为人涉嫌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介绍贿赂数额不满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使行贿人获取非法利益而介绍贿赂的;
(2)3次以上或者为3人以上介绍贿赂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介绍贿赂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定罪标准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包括两个要素:
1.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至于“介绍贿赂”,传统观点认为,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介绍行贿,即接受行贿人的请托而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另一种是介绍受贿,即为国家工作人员物色可能的行贿人,居间介绍。主要表现为行贿人物色行贿对象或者为索贿者物色索贿对象,介绍双方认识,安排双方见面,传达各方意见,代表行贿人或受贿人商谈贿赂条件,传送作为贿赂的财物。与传统观点不同,有观点认为,传统观点所指的介绍行贿行为大部分是帮助行贿或者帮助受贿行为,应当以行贿罪或者受贿罪论处,并进而主张“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是指行为人明知某人欲通过行贿谋求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而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该信息;而这种观点会使介绍贿赂罪的成立范围变得很窄小。根据相关规定,“介绍贿赂”是指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沟通关系、撮合条件,使贿赂行为得以实现的行为。所谓“沟通”,是指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 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撮合”则是指拉拢说合。据此分析,传统观点中的“传送作为贿赂的财物”就不能认为是介绍贿赂行为,而是行贿罪或受贿罪的实行行为;介绍贿赂行为则主要包括寻找对象、传递收贿或受贿意向、促进双方沟通等情况。
2.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的:(1)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2)介绍贿赂数额不满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使行贿人获取非法利益而介绍贿赂的;3次以上或者为3人以上介绍贿赂的,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介绍贿赂的;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介绍贿赂的行为会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仍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看介绍行贿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此外,如果向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有单位介绍贿赂的,也不构成本罪。
既遂标准
行贿、受贿得以实现是本罪既遂的标准。“行贿、受贿得以实现”,是指行贿者送出财物,而受贿者接收财物。本罪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介绍贿赂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行贿或受贿没有实现。
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实践中,行为人以介绍贿赂为名诈骗钱财时有发生,并使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二者,关键是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确实是出于为他人介绍贿赂而收取他人钱财,但由于其他原因,介绍没成功而拒不退还钱财的,难以成立诈骗罪。但是若行为人主观上并无为他人介绍贿赂的意图,客观上也没有实施相关行为,则一般可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证据参考标准
主体方面的证据
一、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
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主要是证明行为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出生地、职业(或职务)、住所地(或居所地)等证据材料,如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工作证、出生证、专业或技术等级证、干部履历表、职工登记表、护照等。
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
二、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如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证明材料。
主观方面的证据
证明行为人故意的证据:1.证明行为人主观认识因素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行为人主观意志因素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行为人介绍贿赂是为了使行贿人获取非法利益的证据。
客观方面的证据
证明行为人介绍贿赂行为的证据。
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介绍受贿的证据。2.证明介绍行贿的证据。3.证明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沟通关系的证据。4.证明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撮合条件的证据。5.证明介绍贿赂数额的证据。6.证明3次以上或者为3人以上介绍贿赂的证据。7.证明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介绍贿赂的证据。8.证明介绍贿赂行为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证据。
量刑方面的证据
一、法定量刑情节证据。
1.事实情节。2.法定从重情节。3.法定从轻减轻情节:(1)可以从轻;(2)可以从轻或减轻:①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②其他;(3)应当从轻或者减轻。4.法定从轻减轻免除情节:(1)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法定减轻免除情节:(1)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可以免除处罚。
二、酌定量刑情节证据。
1.犯罪手段。2.犯罪对象。3.危害结果。4.动机。5.平时表现。6.认罪态度7.是否有前科。8.其他证据。
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
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适用
刑法条文
第三百九十二条 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九十三条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节录)(2003年11月13日公布 法〔2003〕167号)
一、关于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主体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
刑法中所称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中也应当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认定
所谓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种多样,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不论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认定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在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应当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国有公司、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原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命的人员中,除代表国有投资主体行使监督、管理职权的人外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三)“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认定
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在特定条件下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二是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具体包括:(1)依法履行职责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的人民陪审员;(3)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农村和城市基层组织人员;(4)其他由法律授权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关于“从事公务”的理解
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属于从事公务。那些不具备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服务工作,如售货员、售票员等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不认为是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