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董夏青青的《黑拜》
看这个作品的开头部分,会误以为它与惯常的军旅题材作品并无二致——此类作品总是写训练如何艰苦或军情如何紧急而战士们无一例外地不怕艰苦、奋勇争先,如此等等。可是,看到后来,却发现这篇作品里的军旅描写不过是个表象,它其实是一篇揭示边疆军人真实生存状态的作品,和常见的主旋律式的军旅题材作品是大异其趣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着眼点让读者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真实是一点一点地逐渐透露出来的。作品里的战士大都来自基层,他们在反恐前沿坚守有年,如今似乎终于要上去了,大家纷纷写好遗书、努力争取立功,但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冠冕堂皇的目的,实情乃是他们“打仗是为了好处”——为了提干,为了更高的工资,为了退伍后有个更好的去处,等等。然而,他们失望了,因为那军情紧急的一幕不过是一场隐蔽侦察的考核。这让他们(如其中的孟蒙)非常失落——“孟蒙向我抱怨他没有机会提干了,上次军区比武只拿到第三名,这回想上山能打仗立功的想法也落了空。年龄在这放着,再调四期意味着体能方面给自己找难看,只能复员回醴陵县城的老家了。”随后,作品还透露了别的真实。比如叙述人阿里木江的爸爸是一个维吾尔族干部,他为了爱情坚持娶了个汉族妻子,夫妻感情虽然不错,可是却怎么也难以得到其维族大家庭的认可,夫妻长期被摒弃在家族之外,以至于妻子死后,他只能自我放逐在内地,儿子阿里木江也不懂维语,难以融入维族的生活。这种情况也与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和谐的主导叙事迥然有别。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不难发现,部队固然是雷厉风行、步调一致,但生活在其中的战士们却并非整齐划一的兵马俑,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的“心酸之处”。他们诚然勇敢,但并不是英雄,他们自然善良,但也不是没有私心杂念,团队里的相互关系、部队与边疆人民的关系,也并不那么和谐。这是反恐前线和边疆社会的真实状态,以往的军旅作品很少写这些。
“黑拜”是一个未能参军的牧羊青年送给这些战士的一只小狗,它一开始给寂寞艰苦的战士们带来了欢乐,但渐渐地成为累赘多余之物,而终于被遗弃了。作品最后描写被遗弃的黑拜,“就像个怒火中烧的妇人,并不因为自己年老色衰,已经失去招人喜爱的生理方面的优势,就安于当个宽宏的贤妻良母。正好相反。它将自己的失望和紧张全部托出,狠狠地教训了不再重视它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拜的遭遇其实与战士们的遭遇构成了互文互喻的关系,两者的遭遇都让人感到沉重和压抑。作品对读者的可能的启示,似乎是通过那个巴基斯坦反恐教官生前所做所说来显示的——人哪怕是对一只小昆虫,也要给予尊重和关爱,至少“不要无故阻碍生命”。更无论边疆的反恐战士了,他们不是简单的战斗机器、只要开动发条就可以勇往直前了,他们其实也是七尺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之考量,还有妻儿父老需要照顾,作品因此似乎在呼唤真正把战士当作人来尊重、给予他们应有的人性关爱。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应该说,董夏青青的这篇作品写得沉重而且尖锐、给人力透纸背之感,但我读后也有某种不满足之感,觉得它所表现的真实似乎也被简单化了。这可能是因为作品写得比较匆促简短,描写不够细致和丰满,叙事过于紧实而缺乏适当的从容感与复杂性,致使一些应有的生活细节和背景铺垫,未能提点出来或未能充分展开,所以读起来就觉得有些简单和单调了。不过,这只是我读后的一点匆促感想而已,未必符合作品实际,作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2018年7月14日夜于清华园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