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次韻代留别 [1]

絳蠟燒殘玉斝飛 [2] ,離歌唱徹萬行啼。他年一舸鴟夷去 [3] ,應記儂家舊住西 [4]

[1] 本篇爲前篇和作。前篇爲男贈女,本篇爲女答男。

[2] 斝(jiǎ):古代酒器名,這裏即指酒杯。下“飛”,形容席面上酒杯交錯之狀。

[3] 他年句:《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謂春秋時范蠡佐越滅吴後,“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但并無攜西施事。至杜牧《杜秋娘詩》却云“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蘇詩本此。蘇軾另有《戲書吴江三賢畫像三首》之一:“却遣姑蘇有麋鹿,更憐夫子得西施。”自注云“范蠡”;《減字木蘭花》:“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水龍吟》:“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但實與史實不符。楊慎《升庵全集》卷六十八《范蠡西施》條:“世傳西施隨范蠡去,不見所出,只因杜牧‘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之句而附會也。予竊疑之,未有可證以折其是非。一日讀《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喜曰:此吴亡之後,西施亦死于水,不從范蠡去之一證。墨子去吴越之世甚近,所書得其真,然猶恐牧之别有見。後檢《修文御覽》,見引《吴越春秋·逸篇》云:‘吴王敗,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皮口袋)以終。’乃笑曰:此事正與《墨子》合,杜牧未精審,一時趁筆之過也。蓋吴既滅,即沉西施于江。‘浮’,沉也,反言耳;‘隨鴟夷’者,子胥之譖死,西施有力焉。胥死,盛以鴟夷;今沉西施,所以報子胥之忠,故云‘隨鴟夷以終’。范蠡去越,亦號鴟夷子,杜牧遂以子胥鴟夷爲范蠡之鴟夷,乃影撰此事以墮後人于疑網也。”所辨甚是。參看明俞弁《逸老堂詩話》卷上、清吴景旭《歷代詩話》卷五十二《西子》條。

[4] 應記句:舊住西,一作“舊姓西”。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三《東坡用西施事》條:“趙次公注:按《寰宇記》,東施家、西施家,施者其姓,所居在西,故曰西施。今云舊姓西,坡不契勘耳。僕謂坡公不應如是之疎鹵,恐言舊住西,傳寫之誤,遂以‘住’字爲‘姓’字耳。既是姓西,何問新舊?此説甚不通。‘應記儂家舊住西’,正此一字,語意益精明矣。”周亮工《書影》卷二稱贊《野客叢書》此説:“大有意味,毋論舊姓西可笑,如坡云‘應記儂家舊姓西’,有何意味!爲正一字,坡公當九與(幽)相賞,故多恨翻刻訛書及矮人妄注。”所言頗當。參看吴景旭《歷代詩話》卷五十二《西子》條。但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六云“《太平寰宇記》載西施事云:施,其姓也,是時有東施家、西施家”,蘇軾此詩,“似與《寰宇記》所言不同,豈爲韻所牽耶?”(又見《詩人玉屑》卷七《爲韻所牽》條引《丹陽集》)而宋袁文《甕牖閒評》卷三直斥“東坡乃以爲姓西,誤矣”。所言更爲武斷,不如“傳寫之誤”説較爲合理。此詩結兩句猶謂,日後你如退隱,别忘攜我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