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上掉下个徐州牧
不管吕布是为人还是为己,有心还是无意,总而言之是他帮了陶谦的大忙,解救了命悬一线的徐州百姓。
来徐州杀人的曹操回去跟吕布拼命了,来帮忙的刘备和田楷也该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刘备却没有走。他早已有了跳槽的打算,现在机会来了,并且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年过花甲的老干部陶谦十分欣赏见义勇为的年轻人刘备,几次向他伸出橄榄枝。摊上这样一个乱世,曹操今天回去了不代表明天不来,曹操不来也不代表别人不来。陶谦很需要刘备这样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帮他干活。
刘备刚来时,陶谦就赠送了四千嫡系丹阳精兵给他。实在太慷慨了,要知道刘备当时的嫡系部队一共才一千多点。
离别的笙箫悄悄吹起的时刻,陶谦又一次真心实意地挽留刘备。
一个诚心在挽留,一个其实不想走。
最后的结果不言自明。刘备辞别了田楷,彻底离开了原来的老板公孙瓒师兄,开始为新老板陶谦打工。
刘备跳槽是带着自己的团队来的,作为新老板,陶谦需要给他一个合适的职位。根据挖人才的惯例,只能给刘备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鉴于刘备跳槽前已经是太守一级的高级干部,因此陶老板向远在长安的中央政府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类似省长)。与以往一样,表荐只是个形式,中央政府没有不批准的道理。
刘备就这样成功跳槽,当上了豫州刺史,迈入封疆大吏的行列。不过当时还有一位袁术任命的豫州刺史——郭贡,而且刘备治下的豫州,仅仅是徐州(此时的徐州,治所已从遭受战争破坏的郯城迁移到了下邳)西边一个名叫小沛(今江苏沛县)的城池及附近的一小块土地,有点名不副实。
从地图上来看,隶属豫州的小沛像一只铁臂挡在兖州和徐州之间。由此可以看出,陶谦任命刘备做豫州刺史,驻军小沛,主要是为了让刘备帮他抵挡在兖州的曹操。
不过对刘备来说,作为一个打工人,要想混出个名堂,不论给哪个老板打工他都得努力干活。所以不管是帮公孙瓒打袁绍,还是帮陶谦挡曹操,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跟谁混更有前途。
既然跟着公孙瓒只能等待末日,那就只好跟着陶谦搏一个未来了。
这一年刘备三十四岁,在乱世中已打拼整整十年。
这一年陶谦六十三岁,来徐州上任已整整六年。
在东汉时代,能活六十三岁已经很够本了。到年底的时候,老干部陶谦病危,眼看撑不住了,需要尽快确定接班人。鉴于两个儿子陶商、陶应都不成器,陶谦还是中意于年轻有为的刘备。
临终前,陶谦给徐州政府秘书长(别驾)麋竺留下遗嘱,指定刘备为接班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一个将死之人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徐州的百姓,他希望刘备能够带领徐州百姓脱离战乱苦海,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随后,陶谦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然而在小沛的刘备,见到前来迎接他去徐州上任的麋竺等人,明确地表示了他的意见:不干。
一般来说,碰到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的好事推辞不要的,大多数情况是作秀,小部分是另有原因,还有就是两者兼有。
刘备就是两者兼有,既是礼节性的推辞,也是不敢贸然接受。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刘备是明白的。他一个外人继承陶谦这么大一笔遗产,眼红的人有很多。如今的徐州,不只是惹怒了曹操,还有一个不怀好意的邻居——袁术。与他们两位比起来,自己的实力还差得很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枪杆子,只拿个印把子,不顶事啊。
刘备一说不,麋竺傻眼了。不只是老领导陶谦有遗嘱,而且实在没别的人选啊,你刘备说自己不够格,那谁够格?数来数去就是你了。
于是,徐州干部轮番上阵展开劝说。
最坚定的是下邳人陈登。俗话说,看人下菜碟,说话要看对象投其所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身为徐州杰出青年的陈登深谙此道,他从刘备最可能动心的建功立业的角度劝说:“如今大汉朝廷衰落,天下大乱,要想建立一番功业,正赶上大好时机。我们徐州富足得很,有上百万的人口,刘使君你就勉为其难当了这个徐州牧吧。”意思是当上了徐州牧,你就能大展手脚,干出一番大事业。
既然陈登把话说到刘备心坎上了,刘备也就坦诚说出了心底的担忧:“袁术是我们的邻居,他家世世代代是国家高级干部,名望高,势力大,要不让他当这个徐州牧吧。”言外之意是我当了徐州牧,袁术会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打过来我们怎么办?
陈登先从正面回绝了让袁术当徐州牧的提议:“袁术为人骄横,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随后指出刘备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徐州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以征募十万大军,这样一来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匡扶大汉朝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建立春秋五霸的功业;从小的方面讲,也足够割据称雄,保卫疆土,在青史留下一个响当当的大名,难道还怕他袁术不成?”最后,他还强调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刘使君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为了让救命恩人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大名人孔融也不辞劳苦劝说了刘备一番。孔融说话一向比较直接,这次也不例外,他首先指出袁术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至于他家的牛人祖宗们早就挂了,还在乎他们干什么(冢中枯骨,何足介意)?接着,孔融以大学问家的身份,从天人感应的高度下了断语:“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三国志·先主传》)
于是,刘备不再推辞,走马上任,接任了徐州牧。
有人认为,刘备当上徐州牧,是拉拢日后的大舅哥麋竺演的一场双簧戏,所谓的陶谦遗嘱,纯属弄虚作假。这未免将麋竺的能量看得太大了,当时的形势下,如果没有陶谦的遗嘱,一个政府秘书长是很难服众的;再者,陶谦有两个儿子,临终之前不会只有麋竺一个人在身边,如果是麋竺的一面之词,那很容易被人揭穿;加上刘备远在小沛,来到徐州还不到一年,根基不稳,兵力又少,不可能武力胁迫徐州干部乖乖就范。何况陶谦的嫡系丹阳派手中不但有兵,而且占据重要职位,真要闹起来,刘备也很难摆平。
徐州不是只有几座城池的小地方,而是当时全国十三州之一,管辖东海郡、广陵郡、琅琊国、彭城国、下邳国共五个郡(国),六十二个县,根据汉顺帝时期(126—144年)人口普查的数字,共有人口约二百八十万,是名副其实的大地方。
当上了徐州牧,刘备和他的弟兄们都很高兴。
奋斗了整整十年,终于混出头来了。
现在的刘备,不再是涿县街头摆地摊卖草鞋的贫穷少年,不再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有志青年,不再是寄人篱下漂泊无根的乱世浮萍,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为一镇诸侯。
但刘备清楚,在这样一个靠实力说话的乱世,他这个徐州牧能当多久,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