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王副指导员!”申力明和几个战士的呼唤,打断了王永学的沉思。他们显然是执行任务归来,手中的弹药箱是拎着的,轻飘飘的,内中的手榴弹已经销毁。
“手榴弹都销毁了吗?”王永学问。
“销毁了,全都报销了!”战士王新安兴冲冲地回答,“这下可过投弹的瘾了。我自小就爱投手榴弹。在农村是投教练弹,一次民兵训练,我一手榴弹投出去,把一户人家的房盖砸了个窟窿,人家追到我家,我父亲打我一顿,又把人家房子补好才算了事。”王新安说起他在农村投弹的趣事。
“你们投弹没有引起老百姓不满吧?”王永学问他们几个。
“没有!我事先做了勘察,是选没有老百姓的地方投掷的。只是有两颗手榴弹没有爆炸。”申力明说。
王永学追问:“你确认?”
申力明说:“确认,每一颗手榴弹投出去后,我们都要听到爆炸声才继续,只有两颗手榴弹没有听到爆炸声。”那几个战士也都点点头。
申力明看王永学陷入沉思:“有什么问题吗?副指导员?”
“有问题!你们想想,有两颗手榴弹没有爆炸,而且目前不知去向。要是被当地老百姓遇到怎么办?被他们捡去了怎么办?假如爆炸性能存在,这不是遗留下后患了吗?我们部队在镜铁山执行任务这么些年,当地老百姓对我们多么贴心支持呀!我们现如今要离开了,却给他们留下了后患,把两颗未爆炸的手榴弹留在了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让他们捡到了当榔头使用怎么办?要是真闯下祸端,我们内心会一辈子不安呀!”王永学说。
申力明和另几个战士听王永学这么一说,心里也害怕了,说:“我们没想那么多,那现在怎么办呀?”
王永学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我现在就带你们返回刚才投弹的地方,我们就是一寸一寸地排查,也要把没有爆炸的手榴弹找回来。”
几个战士齐声说“好”,就跟随着王永学走回北大河上的吊桥。此时他们“过把瘾”的兴奋已悄然退去,心头沉甸甸的。
站在刚才战士们投掷手榴弹的山头向下看去,眼前沟壑林立,山谷起伏,若从这里找出两颗投出未爆的手榴弹,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一块礁石,谈何容易?王永学虽知不易也要行之。好在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多年,对镜铁山像对老朋友一样熟悉。对这里的山峰,就像熟悉自己的十个手指;对这里的山沟沟,就像熟悉自己脸上的每一道皱纹。
镜铁山在1955年之前,只是作为祁连山西段的一部分而存在,一直默默无闻,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它是随着新中国加强钢铁建设而逐步闻名于世的。
有史料记载,1955年2月27日中南海召开国务会议,毛泽东主席在会上说:“全国六大区都应有钢铁基地,目前只有西北没有,使我难以安枕。我盼望老李(地质部部长李四光)、长工(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和同志们能在两三年内给我一个好消息!”号令一出,在西北建设钢铁基地就引起了上上下下的重视。而要建立西北钢铁基地,首先得解决铁矿石来源问题。为此,地质部和西北地质局加大了在西北找矿的力度,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仅投入的人力就多达1500人。
1955年8月,西北地质局645队四分队工程师严济南,地质员陈鸿玉、鄢少华等人进入祁连山找矿,途中遇到当地藏族同胞柴昂阿莱什登(汉名:余学仁),柴昂阿莱什登告诉他们,在他经常牧羊的地方,有镜子一样闪光的矿石。在这位热心藏胞的带领下,地质队在头道沟发现黑色铁矿床。10月23日,645队二分队由地质技术员秦士伟、警卫员刘栋带领一行9人,沿讨赖河(下游称北大河,是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水系最大支流)南下普查铜矿,经当地藏胞黄学诚、郎生寿报矿,并由他们做向导,在嘉峪关南78公里的讨赖河西岸发现大型铁矿山露头。由于此地河畔有白桦树,这一矿区故名“桦树沟矿”。11月15日,645队二分队工程师陈鑫与技术员秦士伟等人在桦树沟发现菱铁矿,从而确定了该矿的工业价值。就在这次探矿返回时,又在桦树沟东2.3公里处发现一座大型铁矿,命名为“黑沟矿”。12月2日,645队二分队以秦士伟任小分队分队长,带领地质员王大可、测量员陈庆顺、警卫员刘栋等十多人,由当地藏胞余学仁协助,复入桦树沟测矿。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历时一个月完成绘制《桦树沟地形地质监测图》任务。根据这张图测算,该铁矿储量为2.9亿吨,这一数据也被以后的地质钻研结果所证实。195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根据矿石的主要成分,将桦树沟矿和黑沟矿命名为镜铁山矿。从此,甘肃省地图和中国地图上才有“镜铁山”的名字和标识。
王永学作为镜铁山矿的建设者,也作为中队的政工干部,他对镜铁山建矿的历史感兴趣,也非常熟悉。每年给新兵们上课,或新兵到连队后进行第一次培训,他都要认真详细地讲解镜铁山的来历和地质队员找矿、探矿、测矿的过程,每一个找矿队员的名字,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讲得清清楚楚,连协助找矿的那些藏胞不太好记的名字,他都说得准确无误。他认为,只有讲清镜铁山矿的来历,才能让战士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这里奋斗,从而知道自身的使命;讲清每人的贡献,就知道我们的奋斗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那些住在这里的藏族同胞,也为找矿建矿做出过贡献,从而更能增加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情感。
王永学自然也了解地质工作者为发现镜铁山矿付出的艰辛和做出的牺牲。左侧高耸的凤凰峰就是一个证明。凤凰峰的命名不是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645队有名叫苗淑娟的女地质队员,这位长春地质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年轻、漂亮、美丽而执着。在探矿中,为获取桦树沟矿区不远处一座山的顶峰岩石标本,她与队友携手登攀,在采集好样本准备下山时,不幸坠下山崖,为新中国的地勘事业献出了年仅25岁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她坠落的那座高高耸立的山峰称之为“凤凰峰”。王永学曾多次带战士们来山下凭吊,呼唤烈士的名字,为她献上山中采来的野花。教育战士们不能忘记为我们过上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那些人,懂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必要时为钢铁建设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像苗淑娟一样,共有11名地质工作者为找矿献出了宝贵生命。镜铁山一座纪念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这些名字与日月同辉,永远活在镜铁人的记忆中,成为鼓励干部战士献身矿山的榜样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力量。说来也真巧,找矿牺牲的地质队员正好是11名,和“罐笼事件”牺牲的干部战士人数相同,十一中队干部战士为此也尤为敬仰这些为找矿牺牲的11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