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借计回国
高顺路过海陵郡,被太守陈文迎接,却在太守府的大门驻足,原因是路边的一个乞丐。
陈文见高顺皱眉,立刻示意家奴,家奴心领神会,立刻上前道:“去去去,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
家奴狗仗人势,对乞丐连打带踢,毫不客气,那乞丐吓得连滚带爬,心说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高顺见家奴如此跋扈,心中顿时觉得十分可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且慢,不要为难他,给他些吃食,让他离开吧。”
高顺没有发火,因为他知道发火也没用,乞丐能在太守府附近停留,说明官员对他们的漠视。
北齐在华夏历史上以政治极端黑暗著称。
鲜卑勋贵凶残腐败,搞得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当时,战争频繁,社会矛盾复杂。
特别是后期统治者,自皇帝至各级官吏,多昏庸残暴,狗马鹰亦得加封官号,赋敛日重,徭役日繁,造成人力竭尽,府库空虚。
如今的太守,虽然对高顺十分尊敬,可对百姓却丝毫不在意,甚至以为高顺是看那乞丐碍眼。
听到高顺所说,那家奴愣了一下看向陈文,陈文立刻反应过来,让家奴去取吃的。
寒冬腊月,外面北风呼啸,那乞丐却穿着单衣,恐怕就算吃了顿饱饭也活不下去。
高顺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于是开口问道:“陈太守,这样的流民城里有多少?”
“这……回公子,下官没数过。”
“没数过?我看是数不过来吧!你身为一郡太守,却眼睁睁看着治下子民挨饿受冻,你这个太守是怎么当的!”
高顺的声音很冷,仿佛一股寒风刮过,陈文脸色变了变,心中升起一丝不悦。
“公子,今年海陵郡收成不好,朝廷又没有接济,饿死些人在所难免,公子又何必关心这些小事呢!”
陈文这话显然是不同意高顺的说法,高顺抬头看着陈文,只见他也看着自己,二人就这样对视,陈文竟然毫不畏惧。
“好好好,好一个在所难免,本公子记住了!”
说罢高顺一摆手,也不进太守府了,转身上了马车,吩咐使团出发,不接受陈文的接待。
使团众人都有些不愿,可却不敢违背高顺的命令,只能离开太守府,向北门行去。
“哼,庶子尔,安敢欺我!”
陈文冷哼一声,也不理会高顺,转身进了府邸,直接关上大门,并不觉得高顺有威胁。
而高顺在马车上,看到城里又不少流民,越到城门口越多,他甚至看到有人插标卖首,鬻儿卖女。
齐国的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困难,他出来时是秋天,尚且有粮食可吃,但现在是冬天,百姓的粮食明显不够。
按理说像这种边关州郡,不应该缺粮食才对,因为这里大多数都是军户,平时是百姓,战时都会变成军队。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是军户,所以才会受到剥削,美其名曰吞备军粮,可真打仗时却不一定拿得出来。
在海陵郡补充一下给养,高顺决定继续赶路,这一路他一直思索治国之法,可谓是千头万绪。
回顾华夏历史,封建王朝始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
这个问题困扰华夏几千年,无论怎么改朝换代,最终都因为这个问题而亡国。
其实百姓起义造反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吃不上饭,而百姓之所以吃不上饭,除了少数天灾因素外,主要的还是人祸。
每个朝代建国之初,都有有大量的勋贵产生,这些勋贵拥有大量的土地还不用纳税,占用了大部分的粮食份额。
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那是因为国家人口不够多,社会矛盾不够名字。
可即便如此,在晚唐时期,国家还是不可避免的分裂,安史之乱之后农民起义军越平越多。
连年干旱,外忧内患,中央力量越来越弱,各路军阀割据土地,开始了藩镇割据,大唐被四分五裂。
最后朱温灭了唐哀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梁,开启了五代十国,一个混乱的年代。
等到了宋超,华夏仿佛看到了曙光,商业的崛起使朝廷富裕,可以养得起几十万的军队,可也拖垮了国家。
随着内忧外患越来越多,宋朝也难逃灭亡的命运,被北方鞑靼趁虚而入,建立了元朝。
少数民族的统治,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贵族阶级的残暴比此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注定短命。
等明朝开始,华夏的各方面文化已经成熟,而土地兼并也愈发的明显,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的锁国政策,重农抑商,让华夏大地不断的内耗。
清朝吸取前人的经验,凭借完备的统治制度,窃取江山两百余年,每个朝代的问题它都有,却因为百姓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持续下来。
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狂傲自大,不思进取,使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而开启这条路的根源,也许就在朝廷的制度上,虽然治国的政策一直在进步,可始终没有达到完美。
从藩镇到州郡,从州郡到郡县,从郡县到道府,从道府到府县,又从府县到省县……
地方划分越来越完善,可治理手段却进步不大,帝王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旦皇帝昏庸无能,帝国也面临风雨凄凄。
而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存在的很大问题,科举制度看似公平,看似给寒门弟子一个机会,但科举的内容,却也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儒家学说,虽然可以用来治国,却不适合发展,那些读书人通过科举,只能去当官。
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框架和束缚也愈发的明显,读书人除了当官什么都干不了,然而他们读的书也不一定适合当官。
所以高顺想到过科举,又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他来自后世,如果还像隋唐一样推出科举,必定会走历史的老路。
而在军事方面,齐国现在的军户制度,就是府兵制的雏形,唐朝的强大来自藩镇,但唐朝的灭亡也与藩镇脱不了干系。
所以高顺不想要藩镇,他要又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养军队需要钱,前提是国家的财政可以支持。
这样一来,就必须发展商业,与此同时农业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粮食有再多钱也没用。
而粮食就涉及到土地,而大多数的土地又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再加上民族并不单一,所以齐国的情况可以说是盘根错节。
当然,最大的世家就是高家,基本上没得宗室都有封地,宗室们是土地的主人,高顺想收回并不容易。
剩下的大臣们,大多也与宗室有联系,高顺要动他们的蛋糕,势必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从白天想到晚上,高顺觉得头都疼了,掀开车帘看了看外面,发现使团在一个村落停下。
高顺从马车上下来,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吸了一口寒冷却清新的空气,让头脑变得清明一些。
“公子,你怎么下来了。”
马嗣明走到近前,递给高顺一碗汤和两个饼子,高顺接过晚饭笑道:“下来活动活动。”
马嗣明闻言看着高顺欲言又止,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高顺的忧国忧民绝不是装的。
高顺喝了一肉汤,咬了一口饼子,嚼了两下咽下去道:“想说什么就说吧,何必吞吞吐吐的。”
马嗣明闻言身子一阵,望着眼前的篝火道:“公子这次回去,可是想做一番事业?”
“哦?将军此话怎讲?”
马嗣明却不回答,只是微微摇头,眼里的火焰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