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1 来自于原始的联想
“连连看”的游戏相信大家都玩过,很轻松,并不需要多动脑筋。开始是把一些相同的“东西”连在一起,产生一定的结果。等级高一些了,就可以把一些“相似的”、能产生抽象联想的连起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子设想发生在4000年以前“迦勒底人”的“连连看”——一个放了一天羊(牛)的牧童,有点疲惫地躺在草地上,不经意地注视着头顶的星空。一天又一天,他逐渐对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熟悉了起来,哎,这几颗星星聚在一起像个“羊角”呀!那几颗星星连起来多像是螃蟹……他把这些东西告诉“小伙伴”,相互比较、竞争,再争取到成年人的帮助……再遇到有心人,而且是有想象力,也有“艺术”才能的人,就逐渐将天上出现的最“显眼”的星星都有“组织”地连了起来。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给学生上天文学课,为了让他们熟悉星空,先要讲星座,让他们熟悉星座,进而熟悉星空。当时为了调动他们观察星空(星座)的积极性,就留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像4000年前的牧童一样,抽空去躺在草坪上去“连连看”,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看看能否创造出几个漂亮的星座来。效果也是有的,交上来的有“爱心座”“花瓶座”(见图1.2),甚至也有颇具“国学”色彩的“砚台座”。但是,也有1/3左右的同学命名的是“三角座”,就是随意地把天上的三颗星连起来,这太懒惰啦!后来一想,只是让他们去“连星座”,他们连起来的东西并没有任何的作用,他们的兴趣当然不会太大。所以,我也想,牧童的“连连看”极有可能是最早的产生“星座”的想法和做法,是初级阶段,后面的两种星座起源的说法才更有实用性。
图1.2 极具联想的“爱心座”和“花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