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样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深圳速度“诞生记”

“深圳速度”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也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1981年10月8日,中国一冶承建的深圳国际商业大厦破土动工,1982年4月,提前94天竣工,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创造出平均每5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获得时任深圳市副市长罗昌仁的肯定,施工单位如数领到94万元港币的奖金,轰动全国,这是“深圳速度”的起点。

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奇观》。图为著名导演张家毅(右三)在建设中的国贸大厦工地拍摄取景,向全世界首次报道“深圳速度”(杨洪祥摄,1984年)

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时间里,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下了3天一层楼的新纪录,刷新了“深圳速度”。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建成后,成为深圳地标、深圳第一高楼,周边地区都被称为国贸商圈。

如火如荼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经媒体报道后,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深圳速度”“3天一层楼”成为风起云涌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火车头和风向标。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提到“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并将其建设速度跟特区改革开放画上了等号。

1982年2月,小平同志的目光扫过到处还是水田、鱼塘、低矮房屋的罗湖,站在深圳国际商业大厦楼顶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国贸大厦,承诺等大厦落成之日,一定要上去瞧一瞧。岁月如白驹过隙,1992年,小平同志第二次视察南方,终于站在了中国第一高楼的楼顶上,发表了对深圳改革开放最肯定也是最重要的讲话,原本计划只讲15分钟,最后讲了45分钟。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终究会成为一段往事,但重新对这段历史进行解读,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仍不失启发和示范效应,尤其是在当前“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圳执政者在当时经济特区捉襟见肘的财政困境之下,为什么会心血来潮,突发异想要建一栋高楼呢?

经济特区成立前的两个月,57岁的罗昌仁与时任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坐火车一起来深圳,负责分管城市建设工作。成为特区领导班子中一员的罗昌仁清楚记得,一踏进深圳罗湖,沿途四处荒山野岭、炊烟零落;一下火车,从东门走到市委机关大院全部都是泥巴路。

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瞬间成为一方创业热土,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争相前来,不少的机构部门都想挤过来盖栋办公大楼,作为外联内拓的“窗口”,抢占先机。尤其一些对港农畜牧有出口产品的省份,这种需求更加迫切。为此,深圳考虑专门辟出一块地来,盖一栋高楼,作为全国各省市部门综合办公楼。当时,吴南生首先想到:要盖就盖中国第一,盖一座能在全国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加大改革开放的决心。

最初,这栋高楼起名叫“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但到底建多高,投资多少,大家心里都没有一个底。最开始只打算盖38层楼,刚刚竣工的江苏南京金陵饭店37层、110米高,当时就已赢得了“中国第一高楼”的美誉。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若想在层数上超过南京,勇夺“中国第一高楼”的宝座,胜过一层也就行了,当时都是小富即安的思想。

梁湘接替吴南生担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后,延续了这个梦想,推动了建设步伐。特区初立,百废待兴,财政相当困难,但新任书记信心满怀,并有了建设更高建筑的雄心,他考虑未来的深圳高楼不仅仅只是做“中国第一高楼”这么简单,还要有更高的诉求和目标,最好能成为中国标杆。

高楼必须跟国际接轨,跟时代同步,建成30年内不落后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一开始,国贸大厦的规划修修补补,补补修修,楼层也从38层增加到44层,进一步增加到53层,大楼总高度160米。53层高楼,地下3层,地面50层。规划设计了楼顶直升机停机坪,供直升机降落、起飞,这就是“中国第一高楼”诞生的前前后后。

不仅如此,大厦外立面最初准备使用马赛克材料,当大楼修建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都跟不上潮流,甚至可以说非常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梁湘让负责国贸大厦建设的马成礼带队去香港考察,寻找差距。考察回来后,他们对国贸大厦原设计结构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马赛克外立面全部更换为玻璃幕墙;增加了中央空调设备、观光电梯和避难层,增设了顶层玻璃墙旋转餐厅,这种大玻璃面旋转餐厅,至今世界上还无法超越。

高层决策,基层执行!

国贸大厦最初采用集资的方式解决了前期建设资金问题,从设计、施工到装饰诸多方面汇聚精英,博采众长。

湖南省地质勘测公司承担了测量任务;大厦设计由多家设计院投标,最后选中了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黎卓雄、袁培煌等人的设计方案;国贸大厦基础坑施工,由参加建设特区的基建工程兵负责,部队集中了挖掘机、推土机,日夜不停,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挖桩施工任务由广东省第二建筑公司承担;大厦基础和主体施工向全国招投标,全国首创,有7家省级以上建筑公司获得资格,参与了竞标,最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一公司(简称“中建三局一公司”)中标。正是在中建三局一公司手上,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3天一层楼”的新的深圳速度。

中建三局创伟绩

“中国第一高楼”建设过程中到底产生了哪些神话和传奇,最后让“深圳速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独领风骚,夺风气之先?其实用“7+1”来概括是最能说清楚的。

“7”是指7个人,他们是:基建工程兵副参谋长,后担任管理国贸大厦的深圳市物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马成礼;中建三局副局长,兼中建三局一公司党委副书记的李传芳,国贸大厦建设初期任项目总指挥,后被梁湘“抢”走,担任深圳市副市长;中建三局副局长,兼中建三局一公司经理张恩沛;国贸大厦工地主任、工地施工指挥王毓刚;支部书记、施工副指挥厉复兴;工地总工程师俞飞熊;滑模主管罗君东。最后四位要戴红色安全帽的人经常出现在工地一线指挥作业,而被工人们戏称为国贸大厦的“四顶红帽子”。

一个“1”是指整个国贸大厦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滑模”技术。

马成礼是深圳市成立后,经济特区建设“开荒拓野”基建工程兵的头头。1979年冬天,背着粮食咸菜,马副参谋长率领2000人的部队,开进了年初还叫“深圳镇”的这个小渔村。

《工棚里的婚礼》,刊登于《深圳特区报》(1984年1月11日),后来《中国日报》(英文版)用半个版面转载,标题改为《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1983年9月30日,由基建工程兵部队改编成立的深圳市第四建筑公司,在竹子林工棚里为复员干部徐德君和女青年于丽范举行婚礼,照片展现了深圳开荒者乐观创业的精神风貌(杨洪祥摄,1983年)

马成礼带领的这批娃娃兵完成了国贸大厦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转业地方后,马成礼担任了深圳市物业集团公司(管理国贸大厦)的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及深业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被国务院军转办、人事部、总政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七个人中唯一的女中豪杰是中建三局的李传芳,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实际上,她才是这座“前无古人”的第一高楼国贸大厦深圳工地第一总指挥,小平同志评价说:“人才难得!”

李传芳是一个高智商的决策者,在国贸建设过程中,被梁湘“挖”过去,担任了深圳市副市长一职。

故事之一:工地上的一对“牛郎织女”。

1983年4月,李传芳被派往深圳驻点,全权负责中建三局的深圳业务,在国贸大厦驻场上任的第一天,她在动员会上严肃地宣布了一条纪律:“我们有30多对夫妻过来了,今晚开始必须全部住单身宿舍。”话音刚落,有人就表示怀疑,因为李传芳的丈夫俞飞熊也在工地现场,担任项目总工程师一职。她说:“我也不例外,全部实行军事化管理。”并宣布:除特殊情况外,谁都不准回家,也不准家属来队,国贸大厦建成那一天,这条“铁”律才能自动废除。顿时,全场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故事之二:催命的电话。

深圳特区成立之初,人们整天都有使不完的劲,晚上加班从不计较报酬和收入,更没奖金、提成的概念。施工队伍进入工地,闲下来的时候,人们都会主动找活去干。无论是梁湘市长,还是一般的工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精神状态非常好,这么说吧,没有一个人不是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的,华为的“垫子文化”在当年可以说是习以为常。如果晚上12点以前不在工地上,梁湘就会骂人。

张恩沛上任中建三局局长后,在中建三局总部主持工作,待在武汉的时间比较多。张局长跟李传芳指挥长约好,每天上午9点,李传芳去电话局排队,打长途电话回武汉汇报工程进度。那个时候局办公室没有电话机,更没有手机,远程联络没有今天方便。

有一天,李传芳照例打长途电话汇报工作,电话那头总感觉声音不对,有气无力,伴有一种很压抑的呻吟声。她关切地问道:“张局长,你怎么了?”

电话那头张恩沛痛得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朝下掉,他的阑尾炎又发作了。

李传芳问:“张局,你为什么现在不去医院呢?”

张恩沛的回答让她泪流满面:“我怕你打电话找不到我,万一有什么事给耽搁了呢?”

40年前的“深圳速度”就是靠这么一班钢铁汉子、女中豪杰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接下来,重点说说这一个“1”,这个“1”就是“滑模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中,深圳国贸大厦建筑施工过程中首次使用了“滑模技术”,这是缔造“深圳速度”的“聚焦点”“新闻眼”和“突破点”。

“滑模”生死劫

深圳国贸大厦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建设,主体工程结构施工,每层最少要花15天时间,地面上50层,需花费750天,主体基础建设周期不少于2年。如果用上建筑行业最新的“滑模”技术,工期能节约一半以上时间,这就是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工程建设为什么要率先用上“滑模”技术的由来。

深圳国贸大厦基础出地面后,混凝土工和抹灰工用混凝土浇筑水泥浆抹平地面

(杨洪祥摄,1983年)

“滑模”技术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项施工技术。

中建三局滑模前期试验数度不过关,问题就出在滑模技术上。实际上,中建三局的滑模水平当年在国内建筑行业中是最领先的,但在深圳国贸大厦建设过程中就遭遇了“滑铁卢”,工程差一点就砸在这最具优势的“滑模”技术上,功亏一篑。

中建三局招投标书上明确了在国贸大厦的建设中使用“滑模”技术,这在所有参与投标的7家公司中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方案,从而脱颖而出,独占鳌头,一举夺标。“滑模”技术应用成为中建三局这次建设中的不二选择。

1983年3月1日,深圳国贸大厦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大厦每层面积达到1530平方米,在这样大的单层面积上使用滑模,世界上尚无先例可循,尽管中建三局滑模水平当年日趋成熟,但在施工过程之中,在技术攻关上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很快,耗费大伙无数心血、被寄予厚望的大面积内外筒整体液压滑模第一次开滑,滑模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国贸大厦第一次滑模宣告彻底失败。

丹麦因滑模失败,曾一次性死伤了30多人;美国的一个工程项目因滑模失败,损失上千万美元。当时没有人愿意看到这种厄运降临到中建三局,降临到深圳国贸大厦的头上。

技术人员憋足一股劲儿,调整了滑模的提升时间。但是,第二次试滑,仍以失败告终。滑模技术究竟能否成功,现场的总工程师,以及工友们心里都已经没有了底。

“再滑一次吧!”

梁湘在关键时刻,给予了大家精神上的支持。

可是第三次滑模,更加晦气,试验结果还是失败!

周围的空气一下子如废弃的混凝土一般,直接凝固,沮丧、懊恼写在现场每一个人的脸上,挥之不去。

三次滑模失败,批评、谩骂铺天盖地,不少蹲点等待报道国贸大厦坍塌新闻的外电记者幸灾乐祸,有人将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国贸大厦施工现场总指挥,还有“四顶红帽子”头上。

所有目光聚焦到了拼尽全力南下都要拿下“中国第一楼”项目的深圳项目总承包人、中建三局副局长兼一公司经理张恩沛身上。国贸大厦项目签署下来时是要求应用“滑模”技术的,如果临阵脱逃,退回到传统的建筑技术,不仅要被落标的同行耻笑,中建三局在深圳建筑业界从此名誉扫地,再也难以抬起头来。此外,返回到用传统建筑技术兴建国贸大厦,工期要违约,谁来承担这么巨大的损失呢?

危难之际,“四顶红帽子”没有气馁,给了总指挥长张恩沛和国贸大厦参战工友信心、力量和勇气。

已经顾不得唉声叹气,“四顶红帽子”一头扎进施工现场,已经不知道在工地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做实验、测数据,最终找出了前三次试滑技术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混凝土应当达到一个最佳的强度系数,这个系数早已经掌握;二是混凝土在浇灌时的速度问题,这个速度必须有一个最佳值,否则功亏一篑。

为解决好这个“浇灌时的速度问题”,多年之后张恩沛“先斩后奏”的做法还被有关部门一再审查,余波未了。当时国内建筑业施工水平硬件上不过关,自拌混凝土都是人工推着胶轮车将混凝土送到作业面,速度太慢,根本达不到滑模过程中的技术参数要求。如果不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改变现状,想成功难上加难,而当时中建三局根本就没有外汇结余资金。退一万步来讲,就是有钱,根据当时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购置5万元以上的设备需要打报告报请上级批准。对于体制内的限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冲破藩篱,使用霹雳手段,不顾一切,哪怕撤职坐牢。

深圳国贸大厦项目等不起“公文旅行”的时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张恩沛只能冒险,一次性拍板,超出权限贷款购置进口设备!

张恩沛以一个人的“敢作敢为”,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在提升“滑模”技术上“孤注一掷”,赌了一把。这次幸好他赌中了。否则,轻则进班房,重则他会被全公司上下人吐唾沫。

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在大展宏图之时,除了经济风险,还要冒更大的政治风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特区允许“试”错、允许探索,需要跨越常规,冲破体制的羁绊,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也就使得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会出现各种艰难和惊险,试错身败名裂,试对则名垂青史。中建三局的一炮打响,真真实实试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1983年9月18日,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建三局一公司向银行贷款300万港币,一次性购进2架爬塔、3台混凝土输送泵和一台混凝土搅拌站,第四次滑模试验重新启动。

夜深人静,海风轻拂,灯光通明,1600人的工地上静得针落可闻。

“敢为人先”的带头人、中建三局工地总指挥张恩沛沉稳地走向指挥台,目光如炬,工人们只听到浑厚而有力的声音从他那个方向传过来……

“同志们,4个月的努力和煎熬,今晚就要见分晓!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三局的全体员工都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所有的岗位、所有的工序、所有的作业都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与差错。今晚,我们一定要把滑模拿下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工地上各个岗位的1600名员工,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

“开始!”

张恩沛一声令下,静静的工地上突然声音大作,搅拌机和输送泵轰鸣,大地微微颤动,混凝土像汹涌的河水涌进平台上各个进料口,如壮士胸中压抑了太久的豪气,在这一刻喷薄而出。

那场景壮观无比,浩气干云。

晚上11点是预定的第一次滑模提升的时间,分布在1530平方米操作面各个关节点位置的576个油压千斤顶同时启动,“哒、哒、哒、哒……”,576个马达的声响清亮而惊心。

市政府副市长罗昌仁、中建三局张恩沛和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蹲在滑模平台的下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拉模的全过程。

那滑模上升的声音就如同有人在张恩沛的心坎上“踢踏”,又仿佛有人拿着刀子在张恩沛的心尖上磨砺,每一秒都显得如此漫长。

自重280吨、结构庞大的滑模,慢慢地被同步顶升起来,1厘米,又1厘米,混凝土墙脱离了模板,像长城,稳稳地矗立在眼前!青灰色的墙体在夜灯的照射下,像婴儿的皮肤柔和光滑……脱离模板怀抱的墙体是破蛹而出的蝴蝶,是大楼的精灵,沉默的墙体有了生命,它们在说话,在欢歌,在向这些特区建设者们微笑。

继续浇灌,继续提升,滑模整体提升后,一层大楼宣布完成。经过激光检测,楼层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标准。

张恩沛命令工程师们再仔细检查一遍。“四顶红帽子”受命奔赴各点检查,一一回报:“我们成功了!”

成功了!

巨大的喜悦替代了一个多月来巨大的压力。

张恩沛再也忍不住泪水,任其肆意流下。

市长眼角里也涌出了泪花,他与张恩沛、李传芳、“四顶红帽子”,还有身边的工友一一握手,感叹地说:“你们真太不容易了!祝贺你们!祝贺中建三局!”

工地总指挥长张恩沛再次按捺住猛烈的心跳,拿起麦克风对着工地周围等待已久的1600名员工说:“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滑模成功了,我们胜利了!”

大家听罢,先是瞬间的寂静,接着就欢呼起来。参战的中建三局工友们把安全帽从头上摘下,使劲地挥舞着,喊叫着,拥抱着,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

深圳国贸大厦落成5年后,国家12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张恩沛违反外汇管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一次次深入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经过深圳市领导、建设方多方做解释工作,反复强调张恩沛所率领的中建三局为深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几番斟酌,国家各部委联合调查组才给张恩沛下了“功大于过,下不为例”8个字的结论。张恩沛后来也用“无私为公,值得值得”8个字评价自己当年胆大妄为的“试错”行为。

深圳国贸大厦全景图(陈宗浩摄,1984年)

36年前,深圳基建工程兵新闻报道员,后担任深圳市房地产协会领导职务的杨洪祥,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了深圳特区早期城市建设的雏形,也记录下了深圳国贸大厦建设的全过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特区的建设者们,用双手,用板车,用人拉肩扛,把特区一栋栋高楼建设起来了。尤其是国贸大厦的“拓荒者”,是他们创造了“深圳速度”,杨洪祥认为:深圳速度当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速度,是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

新旧地标建设者的“世纪”握手

相距5公里,跨越32年,从深圳市人民南路3002号到益田路5033号,从1985年到2017年,从中建三局到中建一局,第一代深圳速度的创造者、记录者和新一代深圳速度和深圳高度的创造者终于紧紧握手。

2016年元旦,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者、参与者、管理者马成礼,和当年国贸大厦建设的见证者、影像记录人杨洪祥终于站上592.5米的南中国新的第一高楼——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和高楼的建造者、项目总负责人陈维德、王鸿章握手相聚在一起,互相倾诉两代人的激情和创造。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金额90亿元,2009年8月29日正式奠基。大楼地上118层,地下5层,原设计高度为660米,最终高度降低至600米以下。建设高度的“缩水”,是因为航空限高所致。项目总承包方的中建一局向参与封顶仪式的媒体宣布,项目将在2016年4月全面竣工,建成后新的深圳第一高楼上升到592.5米,成为仅次于上海市上海中心大厦的中国第二高楼。

2013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深圳多处楼盘违规使用“海沙”建楼,“海沙”腐蚀钢筋导致楼板开裂、墙体出现裂缝。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迅速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海沙风波同样波及已在建3年多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2013年3月22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布了对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6个在建项目的抽样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符合标准要求,不涉及“海沙”问题。该检查结果与平安国际对混凝土工程用沙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仅仅停工10日后,深圳新地标迅速向新的高度冲刺。

2015年下半年,中国建筑总公司在深圳主持召开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超高层施工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经鉴定,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分别为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超高层建筑半凌空变角倾斜巨型钢骨混凝土柱施工技术”“高强混凝土(C100)千米泵送施工关键技术”以及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拟与现场监测中的“巨型桁架斜腹杆与巨型斜撑提前闭合预留缝隙技术”。其中,“高强混凝土(C100)千米泵送施工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C100混凝土的1000米泵送试验,一举刷新了业内C100超高强度混凝土的泵送纪录,登上了建筑业的又一巅峰,标志着中建一局已率先攻克千米摩天大楼的核心施工技术难题。此外,“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超深基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高楼还使用了先进的北斗导航卫星,对整个大楼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复测。

“定海神针”深圳第一楼——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陈宗浩摄,2018年)

特区新地标有以下三大突出特点。

艺术美感非凡:立体的龙脊似天际线,优雅具有现代感的锥形外观,从底部方形向上收拢,经部分舒展,塔楼朝着细长的塔尖慢慢升高,细长的建筑形式既具时代感又富有艺术美感。

节能高效:整栋大楼的建筑选材采用国际标准的环保材料,周身散发出柔和光泽,宛如镶嵌在华南大地上的一颗温润珍珠。为降低资源消耗量,外墙结构特制的不锈钢板,可回收循环利用。建筑还采用了低辐射、高透光的上釉玻璃,再辅以光感器和可调节灯具,极大减少了人工照明对能源的消耗。

观光平台独具一格:大楼设计了一个震撼的观光平台,观光层设在535米处,巨大的自动扶梯连接三层空间,整个体验的终极之处在于一个开敞的360度视野的观光空间,三角形悬挑观光平台让人有一种凌空漂浮的感觉,极具震撼效果。

穿越11680个昼夜晨昏、32个春夏秋冬,“深圳速度”的创造者逐渐老去,与我们渐行渐远,但那种“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信念和精神似一盏明灯,薪火相传,从未熄灭,照亮后一代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永攀高峰。

从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到地王大厦,从地王大厦到京基100,从京基100再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大厦,深圳的“楼王”见证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向世界宣示了一次次被刷新的“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是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速度的象征,也是敢为人先的一种胆气和勇气。

“深圳速度”也是一种精神和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特区人去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