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计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脂评石头记》第二回中写道:“欲谓冷中热,无中生有也。”
无中生有原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无中生有引申为心理辅导教师为来访者植入积极信念,守持良好心态,面对问题能换位思考。
满嘴道理,不堪忍受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无效教育区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君子之学”是从耳朵进来,进入心中,传遍全身,影响行为;而“小人之学”则是从耳朵进来,从嘴巴出去,只走了4寸长的路途,所以难以影响整个人。
用思想家卢梭的话来说就是,“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了东西方先哲们的观点:从听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赵正道(化名)是一名高中学生,由于在学校屡屡犯错误又屡教不改,被学校记过处分。赵正道的父亲是公务员,是单位的领导,受人尊敬;母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兢兢业业,是优秀教师。父母素来对儿子要求严格,要求他为人正直、言行规矩;教育方式比较单一,讲道理,一套套的道理,轮番轰炸,你方唱罢我登场,美其名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时候,赵正道比较乖,一看父母开口,无论什么事情马上认错,虽然免不了被轰炸一番,但还能忍受;上了中学后,赵正道一看父母开口就头痛欲裂,火冒三丈,马上与父母对着干,“舌战群儒”,家中好不热闹。父母对他无可奈何,无计可施。赵正道一提起父母就气不打一处来,恨得牙根痒痒。
面对赵正道的独立抗争与父母控制型管教方式之间的严重冲突,如何引导?
对于赵正道与父母之间不良的亲子关系,无中生有也许是一种有效的矫正谋略。
第一招:意象导入,重构信念
我引导赵正道闭上双眼,调整呼吸,放松身体,放空心灵。在我的引导下,慢慢地,赵正道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上看见了一棵孤零零的松树,松树长得不高,树干不粗,在烈日的暴晒下,松叶已经有点枯黄……忽然之间,天空阴云密布,风来了,并且越刮越大,松树在大风中摇摇晃晃,但依然没有折断;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松树在暴风雨的摧残之下不仅没有折断,反而越来越粗壮……风停了,雨住了,柔和的阳光照在郁郁葱葱的松树上,松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我让赵正道带着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松树回到现实中来,他的脸色已由刚开始时的愤怒变成柔和。
“你觉得松树代表谁?”我问。
“松树应该代表我,原来很弱小。风雨过后,变得生机勃勃。”赵正道慢慢地说道。
“嗯,很有悟性。”我赞许地点点头,“风雨又代表谁?”
“风雨可能代表我的父母,也可能代表他们一套套的大道理。”赵正道脸上显出莫名的笑容。
“风雨对于松树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我眼中有笑意。
“风雨滋润松树,能够让松树恢复生机,让它的生命力更为顽强!”赵正道声音洪亮地说道。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觉悟”始于“悟”,有“悟”才有觉知,才有觉醒。积极信念的建构也是一个“觉悟”的过程,心理教师的作用在于做好引导工作!
第二招:面对现实,调整心态
“说说你和父母的关系,好吗?”我说话不轻不重。
“关系很僵,水火不容!他们觉得我满身都是刺,惹不起;但是他们总担心我做坏事,不走正道。老师,我的父母很讲政治,你听听,赵正道不就是‘走正道’吗?太好笑了,呵呵。”赵正道有点嬉皮笑脸。
“你是不想走正道,想倒行逆施吗?”我出手一拳。
“不是,老师,你领会错了。我的意思是,我父亲不愧是当官的,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我妈妈也不愧是教师,身正为范。难怪他们有说不完的大道理,一套套的。如果这些大道理都写下来,肯定有好几部砖头厚的书了。当然,其中的许多大道理是反反复复说的,肯定是废话连篇,根本不用读。”赵正道满脸嘲笑。
“有没有值得一读的道理?”我语气平和。
“肯定有的。毕竟他们都是大学毕业,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丰富,说出来的话有许多是值得一听,值得好好想一想的。”赵正道一改痞子的样子。
“嗯,挺客观的。看起来,爸爸妈妈在你心目中还没有糟糕透顶。”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
“斗归斗,毕竟他们是生我养我的父母,况且他们都是为我好。”赵正道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你的意思是说,和父母关系不好,主要问题在于你,是吗?”我绵里藏针。
“他们有他们的问题,我有我的问题。他们是先讲道理,讲道理行不通,就批评,再不行就想通过发脾气来征服我。你说,至于吗?当然,我的问题也很多,过于自我,一听话题不对味马上对抗,并且嘴上从不认输,让他们下不了台,没有面子。”赵正道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就是说,你需要调整一下心态?”我直接点题。
“是的,我的确需要调整一下心态。如果我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一下父母,包容一下他们的言行,我们的关系肯定会好起来,家里也就不会鸡飞狗跳。”赵正道的话听起来很顺耳。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几乎是所有“问题家长”的通病。可是孩子偏偏不吃这一套,所以父亲或母亲每次的教育(讲道理),最后都会变成一个人的独奏……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像赵正道父母这种总爱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第三招:接纳包容,修正行为
“你怎么看‘讲道理’?”我的话语中没有一丝波澜。
“讲道理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是一种不平等关系。我的父母就是认为我什么都不懂,他们什么都懂,才会滔滔不绝地讲道理,烦死了。”赵正道很无奈。
“你体会一下,父母爱讲道理,其中有没有对你负责、爱你的表现?”我启发他。
“嗯,客观地说,父母是爱我的。生活上,他们精心照顾我,尽可能满足我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我犯错了,他们会很难受,想方设法去弥补。妈妈说,我做错事,她是第一责任人,是她没有尽到妈妈的责任,她要检讨。为了我,他们忍气吞声,承担了他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为我受过。”赵正道眼睛红红的,低下了头。
“你不愿听道理,其实是对父母有情绪,是吗?”我一语中的。
“是的,我觉得他们不尊重我,总把我当小孩子看,不给我话语权。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听一听我的想法,我的需求,我的愿望,也许我也能够听他们讲道理。”赵正道诚恳地说。
“看起来,你们的问题出在沟通的方式、方法上。你和父母都太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对方的需求,不会倾听,也没有时间倾听。”我直言不讳。
“就是,我太想得到话语权,没有尊重父母,不会倾听。”赵正道点头认错。
“如果你能够包容一下父母,在态度上诚恳一点,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再次引导。
“我态度好了,父母也会变化的,起码大道理会少讲一些。我态度不好,他们心里肯定窝火,就会想方设法教训我。其实,他们爱讲大道理都是被我逼出来的!我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一切都是自找的!也是我害苦了父母!”赵正道泪流满面。
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父母本能地爱孩子时,孩子也在本能地爱着自己的父母,爱的方法对了,爱的情感自然而然流动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