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前世今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武松今天晚上草草的扒了两碗饭就离开桌子了,没有喝酒。潘金莲第一次发现丈夫脸色有些沉重,想走过去问一下,但是看到丈夫站在门口望着屋外的暮色,山一般的身体一动不动,便低头收拾桌子。她以为丈夫想起了在外征战的岁月了。

武松平时是不大讲跟着宋江在外征战的故事的,他知道潘金莲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事情,而且武松从心里深处来说,是有点讨厌宋江的。至于武松为什么会讨厌宋江,这个我以后找时间再说,各位稍安勿躁。

武松最喜欢讲的事情是喝酒。潘金莲也可以喝一点,所以她愿意听,还愿意提问,比如鲁智深和武松谁更能喝。武松的回答是如果他不去梁山泊,那么鲁智深就是梁山泊最能喝的人。李逵呢?潘金莲知道这个人。武松很直接地回答,李逵就是滥酒,有酒必喝,每喝必醉,醉了就乱来,哈哈哈!叔叔,你当年真的喝了十八碗酒啊?潘金莲虽然嫁给了武松,但她还是习惯地叫他叔叔。要等到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她才改口。武松说自己都记不得到底是喝了二十碗还是十八碗,反正只多不少。那当年我做了菜,烫好了酒,等着叔叔回来一起喝,你怎么只喝了一碗呀?潘金莲盯着他问,眼中有动人的春光。武松的脸红得跟鸡冠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端起桌上的酒大口地喝。

武松现在靠着门框,看着暮色沉沉,正想着那十八碗酒。今天上午,知县李达天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看了一份公文。公文是东平府发下来的,东平府的大印赫然在上,另外还有府尹陈文昭的私人印章。公文的大意是:武松当年在景阳冈到底是不是喝了十八碗酒?那只老虎真的是武松一个人打死的吗?这件事一定要一查到底,并将调查文书及证人证词一并呈交东平府,等等。

打虎这件事已经过去十来年了。当年就是李达天亲自给武松颁发的除暴安良嘉奖令,并且盛情挽留武松在清河县做了都头。武松把公文扔在桌上,坐下,看了看自己的一双铁拳。

夏天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

李达天问道:“武都头,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武松的一股热血冲上了脑门,但是他努力克制住了。他与李达天相识已经十多年了,关系一直处得不错。武松当年流浪在外,偶然凭着酒力打死了一只老虎,是李达天力排众议,保举他在清河县做了都头,吃上了皇粮,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年前,武松征战归来,左臂受伤,不愿意跟着宋江去朝廷领赏受封,在杭州六和塔呆了两个月,李达天闻讯之后,写信给他,再次盛情邀请武松来清河县做都头。武松想都没有多想,立刻就启程回到了清河县。

武松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李大人,酒喝了十八碗,老虎是我一个人打死的。”

李达天刚到清河县任知县的第二个月,就遇上了武松打虎这件事。那一年他刚满三十岁,很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认为天下事都是大有可为的。起初他也不大相信一个人能够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但是当他看到英俊彪悍的武松的时候,他觉得这样一个人打死一只老虎简直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他还有一个私心,当时清河县的治安状况不太好,如果让一个打虎猛人来管治安,那些鸡鸣狗盗、聚众闹事、拦路抢劫之辈一定会闻风丧胆。尽管有人反对,李达天还是坚定不移地任命武松做了清河县的都头,并且声称万一出了事,所有的责任他一个人承担。

李达天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为什么一定要说喝了十八碗酒呢?你一个人打死了老虎,别的猎户会怎么想?

武松:“那些猎户可以作证,是我一个人打死的。“

李达天递给他一张状纸:“你看看,这是那十二个猎户的证词,他们说不是你一个人打死的老虎,是你们齐心协力才把那只老虎-----“

武松一把抓过那张状纸,看都不看就要撕掉。

李达天不动声色地:“武都头不可造次!”

当年武松做了都头之后,清河县的治安状况立刻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个在《清河县县志》里有详细的记载。即使说不上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大姑娘小媳妇晚上都敢出门了,这也是事实。甚至那些放高利贷的人都不敢逼人太甚,生怕武都头的那双铁拳落在自己头上。武松不仅仅是都头,更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全身充满正义感。如果有了民事纠纷或者因此引起了械斗,武松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抱着一坛酒,喝令当事人立刻住手,命令他们当场折断销毁手中的武器,然后让他们坐下来,一人一碗酒,喝了再说。武松的解决办法是,是非曲直到衙门去谈,但是任何人胆敢再行凶斗殴,哪怕是向对方吐口水,他都会把他们视为老虎。在场的人都明白武都头的意思。上个月清河县三多堂堂主陈虎强抢民女,将民女老父打成重伤。武松去三多堂拿人,岂料陈虎仗着人多势众,不但拒捕,还口出狂言让武松滚出清河县。武松的铁拳重重的砸在了陈虎的面门上,众手下看着堂主满脸是血,在地上折腾了几下就没命了,吓得肝胆俱裂。

武松轻蔑地吐出两个字:“鸟人!”

武松凭着正义感和铁拳在清河县赢得了巨大的声誉。那个时候,武松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到众多钦佩、喜欢和崇拜的目光。武都头成了清河县少女的梦中情人。花千树是清河县少女之一,她说嫁人就嫁武都头。花千树后来差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她与武都头的故事成了清河县人们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

与此同时,由于果敢任用武松做都头,使得清河县风清气正,老百姓安居乐业,李达天也赢得了清河县人民的普遍好感,他们庆幸遇到了李达天那样的好官,而李达天的官声也蒸蒸日上,东平府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僚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李达天俨然成了东平府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然而世事难料。我说世事难料的时候,各位可能都知道我在说什么,那我就简单的交代一下。武松出差两个月回来,他的哥哥武大郎已经死了,死因不清不楚。武松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叫西门庆的人,而嫂嫂潘金莲似乎也牵扯其中。武松根本不愿意相信街坊邻居关于嫂嫂的传闻,也不敢去质问嫂嫂。武松坚定地认为,拥有一双明亮美丽眼睛的嫂嫂绝不会干出那样的事来。所以他把愤怒全部转向了西门庆。西门庆是清河县的首富,路子很野,黑道白道都吃得开。武松听说过这个人,但是没有见过。西门庆在狮子楼吃饭,武松就赶了过去。这个时候悲愤满腔的武松已经忘了自己身为都头的职责和大宋律法的约束,一心一意要打死西门庆。一个在衙门做事的临时工挺身而出,替西门庆挨了武松雷霆万钧的一拳,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武松的命运。临时工死了,武松触犯了律法,被发配去了孟州。

这件事给了李达天政治生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向东平府递交了一份辞呈,痛心疾首地检讨了自己的失察之责。辞呈写得情真意切、深刻动人。李达天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但是年纪轻轻就因此断送了大好的政治前程,一时间他万念俱灰,无比痛悔自己的草率行事。“我怎么会任用武松那样的粗人呢?”李达天反复地责问自己。

清河县的老百姓对武松充满了好感,认为武松杀人也是情有可原。他们不相信在清河县的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武松那魁梧的身影了,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和伤感。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花千树在大街上嚎啕大哭,她向众人发誓,这辈子非武松不嫁。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唏嘘不已。

由此,老百姓对李达天也心存感激,是他把武松留在了清河县,让老百姓过上了一段安居乐业、无所畏惧的日子。他们认为,既然武松不在了,那么李达天必须留下。所以他们不断地给东平府递交状纸,上万民书,由衷地赞扬李达天是一个好官清官,希望官府格外施恩,让李知县留在清河县。东平府尹陈文昭其实很欣赏李达天的才干,他也不愿意就此毁掉这个部下的政治前程,何况他也只是有失察之责。武松为哥哥报仇,打死的只是一个临时工,让清河县衙门多赔几两银子就是。所以,为什么不顺应一下民心呢?事情还得有人干,他决定把李达天保下来。至于西门庆,他觉得跟这种人还是保持距离为好。

李达天终于留在了清河县,降为县丞,也就是副县长的意思。李达天绝处逢生,悲喜交加。悲的是以后的仕途非常艰难,喜的是终于没有被赶出体制外。只要留在体制内,就不能说毫无机会。夜深人静还在喝酒的李达天心中五味杂陈,家境贫寒的他苦读诗书,那一年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顺利地走上了仕途。为了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他出任清河县知县的时候,没有把在乡下的妻儿接来。他想趁着年轻的时候好好干一番事业,上报朝廷,下为黎民。李达天看着酒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想到了武松。要不是武松在清河县的杰出表现,老百姓可能就不会上万民书,自己的下场恐怕就很难说了,可毕竟是自己重用武松才赢得了万民的拥戴啊。从这个意义上说,武松是自己的贵人。可武松打死人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差点官职不保,这又该怎么解释呢?能不能说武松是自己的灾星呢?一直到酒喝完了,李达天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武松默默地放下状纸,有些愤懑又有些委屈地看着李达天。李达天神情严肃,甚至有些冷漠,看着窗外。

武松:“李大人,你是知道我的酒量的。”

李达天:“武都头,当年的情形你就记得那么清楚吗?”

李达天的语气里有一种寒意。

武松:“店小二可以作证。他还劝我不要喝那么多-----”

李达天提高声音:“他劝你了吗?”

武松瞠目结舌。他不知道李达天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觉得李达天今天不像是平时的李达天。李达天任命武松做都头的那一天,他们还一起喝过酒。武松当着他的面,连续喝了十八碗酒,以表示他对李达天的感谢之情。李达天看得热血沸腾,惊为天人。

李达天:“昨天夜里,我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店小二,根本不见踪影。当地百姓说那个店小二早就外出谋生了,不知死活。那个酒店也已经不存在了!”

武松:“李大人,我的酒量——”

李达天打断:“你的酒量都是你一个人在说,没有证人,没有证据,你想说多少就是多少!”

武松终于吼起来了:“李大人!我们难道没有一起喝过酒吗?!“

李达天盯着他:“有吗?“

武松掀翻了桌子,大步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