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信
听到梁昭这话,秦殊眸光深邃的看了他一眼。
原来六皇子还会医术吗,那他还真是深藏不露,以前可一丁点风声都没有泄露出来,他对六皇子又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秦殊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看向梁昭说道:“那我们赶紧把人带回去,免得又碰上其他人。”
“嗯。”
梁昭点了点头,让常喜和常乐把人抬上,一行人回了小院。
“常喜,你拿着药方去抓点药回来。”
梁昭将刚写好的方子交给常喜,随后又看向珍珠说道:“珍珠,你带着红菱一起去厨房熬点粥做点饭,待会儿我们直接在这儿吃了。”
“是。”
珍珠忙恭敬的应了一声,带着红菱下去了。
常乐则非常自觉地说道:“公子,奴才留下来照顾人就好,您和秦公子去喝杯茶休息会儿吧,等人醒了奴才就叫你们。”
“行,你在这儿看着吧。”
梁昭招呼秦殊到外头坐下喝茶,“秦大哥,你说那些来抓李二柱的到底是什么人,那些人背后的人才是杀害康王叔的真凶吧,不然也不用大费周章的来抓人。”
秦殊闻言睨了梁昭一眼,道:“你心里不是早就有怀疑的对象了吗。”
从一开始,梁昭就怀疑康王妃。
梁昭闻言不由笑了笑,随即又问道:“那……秦大哥又觉得是谁做的。”
“到底是谁我也不清楚,不过一切都要讲究证据,我们慢慢收集好证据就能知道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了。”
梁昭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是啊,只可惜芍药死的太早了,不然肯定能从她嘴里问出点什么来。”说到最后她忍不住摇了摇头,对刑部和大理寺的看管犯人的能力不行啊,居然这么轻易就让人死了。
两人说话间,常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公子,那人醒了。”
听到这话,梁昭直接站了起来,“好,我们这就去看看。”
等梁昭和秦殊过去后,李二柱正挣扎着坐了起来,他看到眼前服饰华贵的两人,赶紧跌跌撞撞的下地磕头,“是两位公子救了小人吧,多谢两位的救命之恩。”
“赶紧起来吧。”
李二柱再次磕了个头,随后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常乐非常有眼力见儿的将人搀扶着。
梁昭仔仔细细打量了李二柱一番,随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听你口音不像是京城这边的,你老家是哪儿的,来京城是来找亲戚的吗?”
“小人名叫李二柱,来京城的确是为了找亲戚,只不过找了两天还没找到人。”
“哦……为什么没找到呢?”
李二柱在怀里掏了掏,拿出一只皱巴巴的信封,“小人不识字,还是村里的好心人帮我念了信,我才知道我大哥一家都到了京城,他们就住在古井胡同,我大哥写信过来让我去找他,然后我们一起回老家盖新房子。”
说到最后,李二柱将信递了过去。
常乐立马接过信封,将里面的信拿了出来,随后交给了梁昭。
梁昭打开信封一下,发现上面果然就像李二柱说的,是李大柱写给他的信,不过……
“你确定这是你大哥写给你的?”
李二柱一开始还不明白,等反应过来后,忙摆了摆手,道:“信虽然是大哥写给我的,但肯定不是他写的,我大哥和我一样都不识字,这应该是他找人家秀才老爷写的。”
这时候秦殊走上前来,打量了那封信一眼,随即说道:“的确是找人代笔的,这信纸很好辨认,用的是泰荣街那边的墨香书局的信纸,而那家书局里面就有人专门代笔写信。”
听到这话,梁昭不由挑了挑眉。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去墨香书局打听一下。”
秦殊闻言点头说道;“好,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这时候,常喜抓药回来了,梁昭立刻让他去煎药,随后又让珍珠将熬好的粥端过来。
“李叔,你先喝点粥缓缓吧,我们帮你去那家书局问问,顺便再帮忙找一下你大哥他们一家。”
李二柱听到这话,满脸感激的说道;“公子,真的太谢谢你了,不仅救了我,竟然还帮我找人,真的太谢谢你了。”
“没事,既然帮了我们肯定帮到底嘛。”
梁昭笑着说了一句,随后和秦殊先出去了。
“昭弟,那我先让人去墨香书局问一问,看看李大柱是不是真去那儿找人写过信。”
梁昭再次看了一遍信的内容,有些疑惑的说道:“既然李二柱都找人帮忙看信了,也知道李大柱一家就住在古井胡同,怎么就没找到呢,而且你早就让人去找李大柱一家了,如果他们真住在京城,怎么之前会找不到他们。”
“李二柱没找到人倒是也能理解,因为古井胡同是以前的地名,如今那儿叫杨树胡同,很多年纪轻的人都没听说古井胡同,至于我的人,的确到过那儿,但是并没有深入去找。”看着信上的地址,秦殊眼中若有所思。
梁昭自然也注意到了,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信上留的地址是杨树胡同最里面的一座三进的宅子,我记得那座宅子住的应该是一户商人,所以当初我们的人才没有去那儿找人,李大柱一家怎么会住在那里呢。”
“呵……还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秦殊也不再多想。
“我先让人去墨香书局问问,到时候再去杨树胡同看看。”
梁昭闻言自然点了点头。
等到秦殊的人回来后,也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当初李大柱的确在墨香书局让人写了这封信。”
听到这话,梁昭倒是问了一句,“代写书信的人居然还记得李大柱。”
秦殊将打听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因为杨树胡同和泰荣街相近,那位代写书信的秀才对杨树胡同非常熟悉,当李大柱说出那个地址后,那人也就注意到了李大柱,因为那人也知道那座宅子住的是一户很有钱的商户,根本就不是眼前穿着破烂的李大柱,所以他就记住了,不过那人只是代写书信,所以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就是记住了那么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