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此孤立无援。前途在哪里?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与詹姆斯·科南特的谈话,1941年4月10日
到了1940年,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虽然不能说是科学的领袖,但至少在实际应用的工程领域、汽车和电信等行业发力强劲。范内瓦·布什意识到,创新要有不同寻常的规模,特别是在赢得战争的技术方面。例如,他认为战斗机的航程和性能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然而,1940年美国的战斗机落后于德国和日本。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至少对布什及其同事而言,目的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美国迫切地需要开发可用于战争的技术。一个明显的反应是,政府采用德国或苏联模式,雇用科学家,让他们在政府的实验室工作。德国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成功无疑是得益于这种模式。
另一种可能则是把任务直接交给私营企业。但现在的目标是国防,而不是赢利。在20世纪,私营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包括铁路建设、电力布网和电话安装。怎样才能既打破以利润为导向的传统的私企框架,又保持私企的主动性和快速行动能力。为了理解范内瓦·布什在1940年面临的战略设计选择,以及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很多情况,我们需要简略地回顾美国的创新史。
企业创新的兴起
美国一开始并非是一个技术先进的国家。独立时,美国主要依赖农业,不仅仅在1776年,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它在工程能力方面也落后于英国。例如,1800—1820年,在修建运河的尖端工程中,美国人通常依赖进口(主要是来自英国)的设计,但往往很难做好。美国的运河漏水比较严重,有些甚至不得不完全重建。
然而,美国的建筑技术终于有了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欧洲标准,以便在长距离和崎岖地形上建设可靠的交通设施。在恶劣的环境中,美国获得了重要的经验教训,特别显著的是在铁路建设中,美国看到了新机遇。
英国开发了第一台在车轮和铁轨上运行的内燃机。1830年,英国已经拥有了超过125英里轨道,而美国只有23~40英里。到了19世纪50年代,两国都有7 000英里。然而,到了1860年,美国铁路系统变得更强大,达到3万英里。而英国铁路在1869年仍然只有1.35万英里左右,在1914年的巅峰期也才只有2万英里。
比较里程可能被认为不公平,美国有更大的陆地面积和更远的距离可以覆盖,但就机车而言,美国制造的进步同样令人印象深刻。1829年,美国从英国进口了第一批火车内燃机。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内燃机有些“水土不服”。在美国更难铺设轨道,而且弯道更急,英国的四轮表现欠佳,结果改成了六轮设计。这一时期铁路设计和生产迎来了热潮。
不久,美国开始向全世界出口机车。早在科学方面领先世界之前,美国就已经擅长实用工程了。1831年,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在美国,纯粹实用的科学部分已经娴熟得令人钦佩,只有当实用需要的时候,人们才会仔细关注理论部分。于是,美国人表现出一种永远清晰、自由、原创和丰富的思想。但是,在美国,几乎没有人会钻进人类知识的理论和抽象领域。
托克维尔认为,这反映了民主的本质。这可能只是表明,美国有太多的实际工程急需要做,对于纯科学的奖励似乎需求还太小或相去甚远。
美国技术的早期发展经验是由少数人主导的,大多数是自学成才,几乎没有正式的科学背景。塞缪尔·莫尔斯是一位专业画家,他在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电报。赛勒斯·麦考密克是一位农民和铁匠,他在19世纪30年代(改进了他父亲的设计)发明了收割机。1851年,演员艾萨克·辛格推出了自己设计的缝纫机。五金店的老板查尔斯·古德伊尔在1844年发明了硫化橡胶。
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到19世纪80年代,依靠企业驱动,美国实现了从电力开始的创新的重大转型。本来,电力主要的理论和实践几乎全部是由欧洲,特别是由德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确立的。在此基础上,美国涌现出大批有突破思想的杰出人才,包括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于1876年发明电话,乔治·威斯汀豪斯在19世纪80年代启用交流电,尼古拉·特斯拉发明多项与电力有关的创造。当然还有托马斯·爱迪生这个传奇人物,他是电灯泡的发明者,也许,还是第一个聚精会神实现发明商业化的人。他在新泽西州的门洛帕克有著名的研究实验室。
在爱迪生之前,个人发明家有很多伟大的想法,却受制于单打独斗的有限资源。在爱迪生之后,随着电力的发展,兴起了公司的发明,律师的涌现,以及充足资本支撑的专利之争。寻求下一波发明的公司对科学的兴趣更大,包括雇用科学家和建立实验室。
早期的努力并不顺利。1864年,威廉·富兰克林·德菲在密歇根州德怀恩多特建造了一座贝塞麦转炉,用于炼钢。他设立了附属的“钢厂分析实验室”,这是美国第一个也是世界首个工业实验室。他的工人并不一致赞成这种进步理念。“那些操作和管理贝塞麦转炉的人起初惊奇地看着实验室,然后开始恐惧、忧虑。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把实验室烧为灰烬。”
第一个现代企业的研发实验室可以说是由GE(通用电气)于1900年创立的。到1906年,这个实验室有100多名员工。到1920年,GE实验室雇用了301人,到1929年,其员工已有555人。
1910—1911年期间,贝尔电话公司的研究部门合并成为一个单独的机构。弗兰克·杰维特说,他主导的这个项目,即1925年之后的贝尔实验室,让工业超越了随机的、只有工程师才能完成的发明。现在,在杰维特的评估中,明显依赖于科学的这些公司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室,其唯一的功能就是在科学森林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可用之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乎所有的大型工业公司都有研究实验室。贝尔公司、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GE和西屋公司很早就制定了发展战略。他们的工程师有意为新发明寻求专利,并利用这一过程来巩固其市场地位。1900年,美国工程师只有4.5万人。到193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3万,其中90%的人从事工业制造。到1940年,在战争前夕,2/3的科学经费掌握在企业部门的手中。
美国的私营企业已成为系统创新的阵地,其重点在于理解和开发任何可能孵化的知识,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因为研究费用高昂,它只能由相对较少的大公司主导。在20世纪30年代,13家公司雇用了全国研究人员总数的1/3。
然而,对私营企业而言,对基础科学的投资等于为了发现而发现,既没有优先的意义,也没有闲钱。私营部门非常擅长它应该做的事情:赚取利润,并将收益投资于开发新产品,再通过新产品赚取未来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