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清打扰你阅读的障碍
消除对未读书籍的愧疚感
相信很多书友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买书很多,看书很少,甚至很多书连塑封都没有被拆开。于是他们就自嘲“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那么,这是一种毛病吗?
举办线下读书会时,我经常会问书友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我补充道:“你面对着那些还没有被读完的书,会不会有愧疚感?”
基本上每一次,都会有很多书友举手,表示看到那些没有读完的书,就感觉自己太不应该了。然而,之后看见想买的书,依然忍不住购买。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心理?这样的毛病是不是必须得改正呢?
其实,问题的原因,并非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而是因为你对书籍的敬畏之心太重了!你将它们放上了神龛,导致你和它们的距离愈发遥远。
我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是女孩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很多女孩喜欢买各种品牌、各种色号的口红,或者各式各样的包。很多东西只用一两次就不用了。但是她们却很开心,没有丝毫的内疚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东西只是让她们变得更美或者是值得炫耀的工具,跟她们的距离十分近。
就像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一旦在你心中地位过于高大了,你在和他交流的时候就会小心翼翼,甚至躲着他。
如果你对书籍的愧疚感持续得太久,就很容易产生另外一种心理,即对自己意志力的否定——认为自己在阅读方面无法坚持。
其实健身的障碍和阅读的障碍是十分相似的。能坚持健身的人,要么是有着强大的动机,要么是已经将健身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觉得健身之后很爽。
办了健身卡后,第一次不去健身的时候,会感到很内疚,而一旦连续几天不去后,这种愧疚感就会立马消失。之后的感觉要么就是“算了反正我也不那么需要健身”,或者自我否定地说“看来我没有毅力”。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行循环——“我不能坚持运动,证明了我没有意志力;也正是因为我没有意志力,所以我无法坚持”。
日本小说家、翻译家村上春树也遇见过类似的事情,他要翻译一本自己心中觉得神圣的书——《了不起的盖茨比》。
他曾经说过,如果让他列举目前他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书,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排行第一的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它成了村上春树翻译生涯的终极目标,他认为自己也是因此才走上翻译这条路的。
他曾经在35岁的时候夸下了海口,要在60岁时才能翻译它,在此之前,他就想将这本书小心翼翼地搁在神龛上,时不时地看上几眼来以此度过他的人生。
定在60岁翻译,是出于他的三个考虑,一是他预计自己在60岁的时候翻译水平会有所长进,《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他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他不想因为没有尽善尽美而为自己留下遗憾;二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日本已经有了好几个译本,他没有必要在没有准备充分时就去翻译这部作品;三是他认为,翻译这么重要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到一定的年龄,才有底气能够不慌不忙地享受这份工作。
在业界认为村上春树早已经有翻译这部作品的能力时,但是由于他自己的敬畏之心太重,导致他不愿意翻译这部作品。
直到有一天,他想比原计划早几年开始着手准备,想着自己每天抽空做一点点准备就好了。然而,这个过程就像大人告诉过的小孩不能提前打开圣诞礼物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他很快就翻译完了这部作品。而在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打破了自己的敬畏之心,僭越了这本心中的神书,也没有带来不好的效果,反而让他自己的内心充满了自信。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对书籍的敬畏之心太重,也会因为没有看完它们而产生愧疚的感觉,也就很难融进书本里了。
既然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
第一,放下对书籍的愧疚感,把它看成一个可以被利用的工具。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曾经说过关于读书的看法,用在这里特别合适:读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不同的“牛人”进行交流,把他们的知识变成我们的见识。那些“牛人”的图书都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只要我想了解就可以随意翻阅,在我的思想世界,我才是自己的王者。
所以,要融入书籍的第一步就是放下对书籍的敬畏感,将它看成是一个可以让你向上生长的工具。
喜欢阅读并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说到底是一个人从书籍中认知世界的偏好。
就算不看书,我们也是每天都在阅读。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一些话,与别人的交流,刷朋友圈、刷微博,甚至看电视剧,玩游戏,都是广义的阅读。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谁不刷微博、不玩游戏就会愧疚的呢?
第二,合理调用四个阅读的动机,降低你进入深度阅读状态的难度。
当你放下对阅读的愧疚感后,可以调用这四个阅读的动机,来让自己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并且得到相应的收获。
我从2019年到2010年每天大约会读完1~2本书,其中在上下班的途中,来回大约一个半小时,我会选择科普类的书籍阅读,或者听书。路上不能保持专心,同时也要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很容易被打断,而阅读科普类书籍并不需要那么连贯,就算暂时停下,也不会对吸收书本的知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我听朋友提过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就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找了一本书,就叫《费马大定理》,很薄,大约4万字,里面就是一节节串联起的历史故事。虽然是碎片化的阅读,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是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
这本书从费马刚刚提出费马大定理假说作为故事的开始,期间历代数学家,甚至非专业人士都在不断努力为证明这个假说添砖加瓦,一直到1995年被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虽然故事很简短,但是在其中我们至少能看清以下道理:
第一点,很多我们认为伟大的发明、伟大的成就,并非某个天才灵光一现,而是无数的前人耗费了心血,不断地为后来的证明者铺开了基础的道路。虽然最后站在塔尖的是某一个人,但真正应该骄傲的是整个“科学共同体”。
第二点,科学被证明,并非简单地拿出证明结论就够了,还需要经过“科学共同体”的验证,虽然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有些人在20年前已经研究出的成果,但在20年之后才得到该拥有的荣誉。很多人都说这是社会的不公平,其实这恰恰是社会公平的地方,一个没有经过严密验证的科学结论,不能被称为定理。牛顿如此,达尔文如此,爱因斯坦也是如此。
第三点,有时候打败行业巨头的,并非是行业的老二,很有可能是一位跨界打劫者,就费马大定理而言,有很多研究别的方向的专家,为证明费马大定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同时,这本书还调用了我其他的阅读动机——精神享受。比如这样一句很经典的名言,描写的是费马留下费马大定理时的那一幕场景:“他怎知,落笔处,抒写的便是永恒……”
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找到好书,然后推荐给读者。
在办公室时,由于办公环境环境比较嘈杂,所以我会读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我更倾向于选择学以致用的书籍,有目的地去阅读。
我有一套工具方法类书籍的速读技巧,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跟大家讲到。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我大约只需要60分钟就能读完,并吸收其中的精髓。
午休之后,我的精力最为充沛,我会读一读如T.S.艾略特的诗歌之类的内容,这会给我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
最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调动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来研究我渴望知晓的领域。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类书籍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国学、哲学、历史。另外一方面,我需要在汲取其中的养分之后,再进行系统的思考,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此,我每天合理地调用阅读的动机,让阅读达到最高效的状态。
当然,每个人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因此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为自己的阅读找到最佳的状态。
小练习
你可以根据下表,根据四个维度的阅读动机,列出你的阅读计划,不断实践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