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货币的基本概念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如图1-1所示)在《货币论》中指出:货币的概念为:货币是可以承载债务、价格的一般等价物。
图1-1 凯恩斯
扩展阅读:凯恩斯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以及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出版,他的另外两部重要的经济理论著作是《论货币改革》(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和《货币论》(A Treatise on Money,1930)。
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因而不同形式的货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牛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由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比如纸币。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都存在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通常取决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到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大家熟识的货币——黄金、美元如图1-2所示。
图1-2 黄金和美元
关于货币的本质,西方货币学说史上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货币金属论,二是货币名目论。
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银本位制的产物,随着20世纪初金本位制的崩溃,其影响力正日益减弱。当今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从西方的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就其内在商品价值而言,数字货币的自身商品价值几乎为0,纸币接近于0,硬币的商品价值略高,金银等贵金属货币的自身商品价值更高。不同形式的货币本质上具有统一性,即货币作为契约的产物,它的交换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当市场稳定、信任度高时,人们接受纸币等名目货币,当市场不稳定、信任度低时,人们更倾向于接受金属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