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张乾二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从崇武少年到集美学生

崇武古城与“霞田张”

1928年,张乾二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海门乡。

图1-1 崇武古城东门城楼(资料来源:《魅力崇武》2015年14期)

崇武,崇尚武备之意,崇武古城因此得名。崇武位于福建省惠安县东南海滨,突出部分三面环海,西连陆地,东临台湾海峡。崇武半岛上明朝时期建造的丁字形石头城墙,至今仍屹立在海边。城墙环海,有12处半月形沙湾,湾域岩石缀布,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宋代初就设有巡检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城设置千户所,派驻军队,成为防备海盗和倭寇的海边重镇。崇武城因此成为福建沿海建造的13座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明清两代先后进行过18次修葺增建。明朝倭寇之乱时,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兵于崇武古城临危而战,击溃来袭之敌;明末,崇武是郑成功的军队重要的兵饷供应地;清代乾嘉年间,东南沿海海盗风盛,崇武又是清朝官兵的守地。

崇武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崇尚武备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还是一座文风甚盛、人才辈出、被誉为“海滨邹鲁”的文化古城。明代嘉靖年间,崇武文坛就出现了一位诗人、文学家黄吾野[1]。近现代以来,崇武的文苑诗坛先后出现了旅居台湾的医师兼诗人、雕塑家张世昌,张乾二的堂兄、旅台学者、诗人张福星,以及画家、诗人、张乾二的舅父赵复纾[2]等。此外,张氏后人还在崇武成立了“海社”、“初社”等一批文学社团组织。

因土地少且多为沙质地,这里很难进行农业耕耘,只能在沙质地上种植地瓜等耐旱作物。所以,这里的居民以海为田,以渔业为主,少数经营航运业。不管春夏秋冬或风晴雨露,日夜尽在风浪中,与大海搏斗,求得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