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吴浩青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言

吴浩青(1914—2010)是我国著名电化学家、化学教育家,长期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是我国电化学尤其是锂电池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14 年 4 月 22 日,吴浩青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小圩村的一个私塾先生家庭,5 岁丧父,由母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吴浩青读书极为勤勉努力。吴浩青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其先后就读于宜兴东坡小学、宜兴县立中学、私立精一中学和苏州中学。在苏州中学接受了完整而严格的三年高中教育,在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31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师从著名有机化学家周厚复先生,进入化学研究的大门。1935 年大学毕业,为了实现自己成为大学教授的夙愿,放弃了薪酬待遇较高的杭州笕桥防空学校教官和扬州中学教员的岗位,选择留校担任助教,跟随周厚复先生开展研究工作。不久便在有机化学领域的一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关于芳香氨基醛的论文,崭露学术头角。

抗战爆发后,吴浩青随浙江大学先后南迁到泰和、宜山,并协助筹建浙大龙泉分校。1941 年前往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任教。1946 年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52 年院系调整,吴浩青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此后,在复旦的讲台上度过一生。

进入复旦以后,吴浩青将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物理化学电化学领域。吴浩青在电化学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最核心部分是对锑和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五六十年代,吴浩青集中力量对我国丰产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测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 -0.19±0.02 伏,为研究双电层结构及电极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并为国际电化学界所公认。这项研究成果也使得吴浩青在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八十年代以后,吴浩青开始对锂电池进行研究,提出锂在非层状结构化合物中的嵌入反应机制,为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浩青在教书育人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首先是一个老师,然后才是一个科学家。吴浩青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晚年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教书先生”。吴浩青热爱教师这个岗位,一辈子从未曾离开过三尺讲台,他认为自己选择当老师的路子是走对了,如果让他再做一次选择,还是会选择当老师。吴浩青执掌教鞭七十余年,为培养青年人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先后培养了五十多名硕士、博士,学生遍布海内外,其中有 3 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胡铁生盛赞吴浩青是“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

采集过程与主要成果

本项目于 2011 年 6 月启动以后,项目小组正式成立。随后对小组成员作了明确具体的分工,并实行分工负责制。在采集工作时间节点的安排上,以 2012 年 2 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工作重点为:(1)原件资料采集;(2)展开访谈;(3)对吴浩青院士曾经生活、求学、工作过的地方作实地调研考察(包括当地的史志办、档案馆室、校史馆等),采集相关资料。后期工作重点为:(1)对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作全部检阅,采集案卷中所有的相关资料(除法律法规不允许者外),实行扫描复制存储;(2)建立电子文件资料库;(3)建立采集资料总目录;(4)整理原件资料。整个资料采集工作虽然被分解成前后两个时间段,但因具体情况可采取变通办法,或可相互穿插交替进行,因此并不是绝然分割的。

(一)关于原件资料采集工作

1. 吴浩青院士家中所藏的原件资料采集

吴浩青院士生前已决定将他的个人档案资料全部捐赠给复旦大学,并亲自向校档案馆移交了部分原件资料。2010 年 7 月,吴浩青院士去世后,家人遵其遗愿,将其保存在家中的个人档案资料悉数交给了复旦大学档案馆。吴浩青院士家乡宜兴市政府和母校浙江大学,此前亦曾多次登门与其家人联系,取走了一批吴浩青院士的原件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挖掘吴浩青院士的原件资料变得十分困难。不过,采集小组并没有因此止步。凭借着与吴浩青院士家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采集小组组长杨家润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造访,恳请吴浩青家人再仔细查找,以期找到散逸遗漏在家中的资料。采集小组得到吴浩青院士的儿子、女儿的全力支持,特别是其小女儿吴平女士,专程从深圳赶回上海,不避暑溽、费心尽力,将家中翻箱倒柜,找遍了角角落落。皇天不负有心人,采集小组最终觅到一批手稿、实验图纸、证书、学术论文等原件资料。另外吴浩青院士的子女又把他们自己保存的录像光盘、照片等赠送给采集小组,实属不易。

2. 院系所藏资料

采集小组到吴浩青院士生前工作的复旦大学化学系查找资料,得到了系领导的支持,收获一批手稿。又通过他的同事、学生提供的线索,走访相关人员,最终采集到了散存在系里的吴浩青院士的学术论文、讲义、自制的锂离子电池样品,以及他的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等原件资料。

3. 受访者个人收藏的原件资料

在访谈工作中,采集小组亦时时留意有关原件资料的信息,并及时追踪线索,随时实施采集。如:在访谈吴浩青院士夫人时(访谈时老人已93 岁),曾多次引导她回忆以前吴浩青院士是否拍摄过录像,录像带现在保存在哪里,早年的照片有没有保存下来,在哪里可以找到,等等。又请她做子女的工作,希望能得到他们手边保存的原件资料。但是对于名家字画,我们主张仍由家属保存为好,如上海知名书法家胡铁生书赠吴浩青院士的嵌名对联“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他儿子已把它交给了采集小组,采集小组经过慎重考虑,归还给了吴老夫人,她老人家很高兴。事实证明,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采集小组因此获得了一些照片、信件和录像光盘等原件资料。又如:采集小组对接受访谈者必定谈到采集工作的意义及采集原件资料的重要性所在,因而不少受访者把他们自己收藏的相关资料无保留地赠送给了采集小组。

4. 实地考察与采集

对吴浩青院士曾经生活、求学、工作过的地方,采集小组做了实地考察调研,目的在于深入地了解他学术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当然也寄希望在考察中能发现、采集到更多的有关其成长历史的原件资料。在考察调研地,我们重点去旧址、档案馆、史志办等可能收藏有相关资料的地方。采集小组曾分别到江苏宜兴、苏州、太仓、湖南长沙、娄底、北京等地调研。在湖南长沙,重点访问了湖南师范大学(因为其前身为国立湖南师范学院,抗战时的蓝田师院),到该校档案馆拜访,参观校史馆,采集到蓝田师院时期的图片及有关师院情况的资料。又通过师大档案馆的关系,得以在湖南省档案馆查遍蓝田师院档案(因为这些档案是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交给省档案馆的),并获得了相关档案的复制件。虽然湖南省档案馆的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档案的缩微率不高,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那里才能亲近原件档案,感受到更为真实浓厚的历史气息。

去娄底市是颇觉遗憾的,满怀期待千里迢迢赶去,却一无所获。昔日的蓝田师院旧址,而今早已荡然无存,不可寻踪了。在城镇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少值得保存的文化旧址被铲平毁灭,所谓的发达地区如此,不发达地区亦如此。岂不悲夫!

在吴浩青院士的家乡宜兴市丁蜀镇调研中,颇有些收获。当时走访了他的堂妹及族人,得知其孩提时代的一些趣事,并查阅到吴氏族谱,得知他的谱名与今名完全不同。又到他小学读书时的旧址—东坡书院进行考察,可喜的是,东坡书院周边环境及建筑保存完好,当地人尚能指点 1922年郭沫若在那里讲演的场所及宿夜处。

前身为紫阳书院的苏州中学,是近代以来闻名遐迩的著名中学。当年吴浩青院士求学时每日晨读处道山亭,尚翼然于小土山上。1986 年,吴浩青院士至姑苏访母校时,曾在此亭留影,并在照片后题记追忆之。苏州中学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吴浩青、钱伟长等院士都曾就读于该校。遗憾的是,学校早期的档案资料未能保存下来,故欲查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校的学生学籍档案等原始材料,已无从寻觅。

综上,采集小组通过走访吴浩青的家人、同事、学生、工作过的复旦大学化学系,以及他早年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采集到一批吴浩青院士的原件资料。可以说,目前关于吴浩青院士的原件资料,基本上收集齐全。

(二)关于馆藏档案、媒体报道、出版物资料的收集工作

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极为丰富,馆藏档案已达 26 万余卷之数。若要在如此浩如烟海的案卷中查全吴浩青的相关资料,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若放弃档案,于采集工程项目来说,无疑是无米之炊。为此,采集小组决定从案卷筛选入手,先选出可能有相关资料的案卷来。然而,案卷筛选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因受人力、物力的限制,校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刚起步,尚难以借助计算机完成此项工作,只能进行人工作业。人工作业则要求筛选者对馆藏档案非常熟悉,否则难以胜任,且会如大海捞针,漫无方向。因为要求高、工作量大,我们将此项工作提至前半年展开,并决定由项目骨干孙瑾芝担纲案卷筛选工作(她的本职岗位是档案馆保管利用室主任,熟悉馆藏档案)。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她不得不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查阅案卷。案卷筛选出来后,还必须一卷卷查阅、甄别。不少案卷无卷内目录,还必须逐卷逐页翻阅。查得后,调出案卷来,等待扫描。经过半年多的查找,总计筛选出三四百卷的案卷。

项目负责人杨家润则负责对馆藏吴浩青院士个人全宗档案的筛选,其本职岗位征集编研室主任,负责挑出重要的证书、照片、手稿,以备扫描。所有调出的需扫描的档案资料,委托一家图文制作公司,按采集工程要求的指标进行扫描存储(计扫描件达 4715 页)。

此外,采集小组通过多方位搜索网上媒体所载相关资料,一一下载,并建立采集资料电子文本库。在以上诸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采集资料总目录、原件资料目录。

(三)访谈工作的开展

吴浩青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自 2011 年 6 月正式启动后,采集小组就与校化学系接洽,商定应访谈人员名单。因学校已临近暑假,老师们工作繁忙,故访谈工作未能及时展开。秋季学校开学后,访谈工作随即启动,至 2012 年 5 月底结束。先后访谈 15 人次,总计 774 分钟。因吴浩青院士已于 2010 年 7 月去世,故只能采取间接访谈。我们选定的受访者为吴浩青院士夫人、女儿,他的同事、学生,尤其是早期的学生。受访人除在校者外,还有在上海其他研究机构的,也有在湖南的、北京的等。有的受访者是经过许多周折才辗转联系上的,如吴浩青院士 1959 年带的电化学研究生林志成,采集小组在做案头工作时才知道他是锑的零电荷电势测定实验的直接参与者,因而列入重点访谈对象。因为要了解吴浩青院士的重要学术成果锑的零电荷电势研究的详细情况,林志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见证者。1962年林志成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去湖南大学,以后便无联系。这次采集小组赴湖南调研,曾专程前往湖南大学寻访,亦未能联系上。回上海后,通过多方查询,才得到林志成的确切信息,并最终完成访谈工作。在与林志成的访谈中,采集小组了解到当年获得该实验结果所经历的曲折和所付出的艰辛,也了解了不少尘封的往事。访谈中,采集小组感受到,林志成对吴浩青院士在研究上的执着和严谨极为敬佩。吴浩青院士一生都在追求能为国家做些事。特别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电化学方面,从锑的研究到锂的研究,一直努力不懈地探索着,希望能找到研究高能电源材料。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本采集工程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系统地收集、梳理、辨别吴浩青院士的档案为基础,以他的家人、同事、学生等的访谈为重要补充,以部分报纸、书刊的报道为参考,将吴浩青一生的成长历程、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等各个方面,原滋原味地展现出来,并在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丰富吴浩青院士的历史细节,还原一个真实的、客观的、可亲的吴浩青。

作为科学家的传记,本书首要突出的是吴浩青院士在化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历程。因此,本研究的最初阶段,是通过梳理、阅读吴浩青院士的档案资料和所发表的论文,将其一生的研究归结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有机化学研究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锑的电化学研究阶段;八十年代后对锂电池的研究。这三个阶段的转变构成了吴浩青学术生涯的主轴线。早期的有机化学研究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受著名有机化学家周厚复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进行的;五六十年代对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核心成果是测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我国电化学的研究和锑的开发利用作出巨大贡献;八十年代以后重点是对锂电池的研究,提出嵌入反应机理,为锂电池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开创性意义。吴浩青院士学术研究这三个阶段,构成整个研究报告的骨架,是章节布置的主要依据。

科学史的研究重视内外史相结合,“内史”是指吴浩青院士一生中化学研究的变迁,“外史”则是包括家庭、求学历程、教学单位、社会背景、重大政治事件等与吴浩青密切相关、对吴浩青院士的研究教学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此,除了上述吴浩青院士学术研究三阶段外,还需要以时间为轴,将其一生中的重大事件都纳入进来。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吴浩青院士的一生,分为五个阶段:青少年求学阶段;浙大求学阶段;辗转任教浙大、国立师范、沪江等各高校阶段;复旦大学任教前期和后期等。

吴浩青院士的内史三阶段和外史五阶段,是建构文章框架的主要依据。考虑到教学工作在吴浩青院士的一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增加一章描绘吴浩青院士的教学事迹。此外,吴浩青院士晚年的生活资料丰富,对了解吴浩青的个性与为人,都十分有帮助,因此,安排一章写吴浩青院士晚年生活。综合上述几方面的考虑,全书的框架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家世与少年。时间段是从其出生到苏州中学求学。主要的内容包括描述了吴浩青的家世、幼年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小学教育、动荡不定的初中和完整扎实的高中教育,以及这其中发生的故事,对吴浩青性格的影响等方面。

第二章,浙大求学。从 1931 年吴浩青考入浙大开始,到 1935 年毕业为止。主要描绘吴浩青在浙大求学的经历,包括他的入学考试、在浙大所上的课程与成绩、浙大的日常生活、与周厚复先生的交往、毕业去向的选择等方面。浙大系统而完整的化学教育,使吴浩青开始走上研究的道路,走上了实现自己成为大学教授的理想的历程。

第三章,辗转任教浙湘沪。大学毕业后,吴浩青成为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助教,正式走上三尺讲台,并曾任教于太仓师范。抗战爆发后,吴浩青随浙江大学南迁至江西泰和、广西宜山,并前往浙江龙泉参与组建浙大龙泉分校。1941 年任教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并从蓝田迁移到溆浦。受战争影响,这段时期吴浩青辗转多次,生活极为艰苦。1946 年来到上海,任教于沪江大学。这一时期,吴浩青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有机化学。

第四章,锑的电化学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吴浩青从沪江来到复旦。此后吴浩青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电化学领域,尤其是对我国丰产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测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本章对这个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此外,这一时期吴浩青还筹建了全国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使得复旦成为电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第五章,锂电池及其嵌入反应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吴浩青即开始了对锂电池的研究。当时国际上对锂电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吴浩青敏锐地看到锂电池的巨大发展前景,将研究重心转移到锂电池的研究上。这个决定在锂电池获得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看来,是极有前瞻性眼光的。本章介绍了锂电池的发展历程、吴浩青对锂的嵌入反应机制的探索和发现,以及他推动锂电池的商品化方面的努力。此外还介绍了吴浩青在新时期的社会工作和学术专著的出版等。

第六章,执教育人七十载。这章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吴浩青的教学工作,包括他的教学方法、个性、态度、教学经验、学生培养、教学趣闻等方面。吴浩青自认为是一个教书匠,在他的一生中,花在教学和栽培学生上的心血,一点也不会比在科研工作上花得少,除了实验室,吴浩青最钟爱的,就是那三尺讲台。

第七章,晚年生活。吴浩青晚年生活朴素、平静、淡泊,尽管进入耄耋之年,但仍保持年轻的心和一股不服老的劲头。吴浩青的言传身教对其子女产生深远影响,从他子女的眼中可以了解吴浩青的正直品格。吴浩青晚年十分喜欢园艺,成为玖园和实验室的“园丁”。这章主要展示吴浩青晚年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以上是本传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框架。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下两点。吴浩青大学毕业后,由于战争使得他在内地四下辗转,因此并没有出国留学。这是一。吴浩青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系主任职务被撤销,在牛棚中被关了将近半年,也被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批斗,但相对而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从牛棚出来后不久便到电池厂劳动,给工人们讲授一些电化学课程,加上这时期留下的档案资料极为有限,因此,写他在“文化大革命”时候的经历没有专门列出一章。这是二。

总体上,吴浩青院士是一位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科学家,他的主要精力,除了在实验室外,就是在三尺讲台上授业解惑,很少参与社会活动,担任的社会职务也很少,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可以说,吴浩青的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了电化学事业和教学,为我国的电化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