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两犬相争即为“狱”
——“狱”字解
在金文中,“狱”字写作“”,形似两只犬撕咬争斗。分析其结构,中间是现代汉语中的“言”,写作“”,表示撕咬争斗时的那种特殊叫声。小篆和隶书一脉相承,大同小异。在楷书中,则简化了“言”。
关于“狱”字的发音,文献显示,很可能源于“遇”字。就本义而言,“狱”字是指双犬撕咬狂叫。既然狗与狗能撕咬狂叫,就逐渐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吵骂。人与人在法庭上激烈争执的情形与二犬之间的疯狂争斗极为相似,因而又引申为“争讼”“诉讼”。《诗经》中就有“何以速我狱”的说法,其中的“速我狱”就是指“让我吃官司”,也就是指“与人争讼”。在汉代以后,人们习惯于将监牢称为“狱”。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争斗的双方往往会有一方因败诉而不得不坐牢。对此,《释名·释官室》的解释非常明确:“狱,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也,又谓之囹圄。”
分析“狱”字的字形,两犬守护,一个是“犭”,一个是“犬”,这就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牢狱”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用犬看守并不限于监狱,大户人家与寻常百姓也会用犬来看家护院。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屡见不鲜。此外,在古代木刻的灶王爷画像上,往往会画一只金鸡、一只玉犬。人们会好奇地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正所谓“鸡司晨,犬守夜”,它们正好可以辅佐灶王爷,确保全家安康。
《太上感应篇》属于道家经典,其中就有“牢字从牛,狱字从犬;不食牛犬,牢狱永免”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一生不吃牛与狗,就能免去牢狱之灾。牛为你耕田劳作,吃尽苦头,你能忍心杀它而食用吗?狗对你忠心耿耿,天天看门护院,你又怎么忍心吃它的肉呢?那些牛往往是前世修道失败的人托生的,进食简单,干活勤勉,喜素怕腥。那些狗堪称忠臣,永远不会嫌弃主人家的贫与富。因此,人类理应善待它们才对啊。
“狱”字趣释
“狱”字,其形状像是两只不期而遇的犬在一起撕咬争斗;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两狗相互撕咬争斗时的叫声。“狱”字的发音,根据相关文献中的记载大概从相近的“遇”字而来。“狱”的本义为双犬撕咬狂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