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假借造字法与假借字
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之一,六书之一。“六书”可分两类,即“四体二用”,其中“四体”是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是用字法,包括转注和假借。用“假借”这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汉字,称“假借字”。
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例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等等。
徐富昌对《说文解字》作以下的解释:“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假借本指以同音字记录“本无其字”的字,即以一个同音字作为另一个语素或词的文字符号,也就是记录音节的造字方法。
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说:“天地间有形而后有声,有形声而后有意与事,四者(形、声、意、事),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焉。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指转注和假借),文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鹧《说文通训定声》一书所为记也。”(《说文通训定声·自叙》)所谓“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这说明假借对于解读古书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黄现璠曾说:“古人为什么多用假借字?因古字较少,非假借不可。”
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语,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字来表示它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从积极的方面讲,“假借”用已有的汉字去记录新词;从消极的方面讲,用了假借法之后,一字兼表数意,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同音同形而异义的词,使人不易掌握。
假借造字法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两种假借字
假借字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假借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字并不一定是假借字。假借字是以不造新字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即旧字翻新。而这种借旧翻新的方法,却往往是借而不还。
清代学者孙诒曾说:“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