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感态度与人生哲理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化学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图0.5)。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化学课堂中,以物质可以无限分割、原子结构的演变等知识点为载体,诠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图0.5 物质构成世界(罗梓瑞 作)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在一个时间段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是由他的世界观决定的。因此,世界观具有实践性,人的世界观是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可将它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例如,在化学课堂中,能斯特方程中的反应温度、物质的浓度、电极氧化还原反应本性与电极电动势的联系,嵌入“万事万物必有联系”的世界观哲学。
图0.6 理性与感性(罗梓瑞 作)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科学家的重大发明与发现与他的潜心钻研与独立思考,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教学中,以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引入“人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或理性或感性”的人生哲学(图0.6)。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保证人们行为取向的正确。拥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造福人类,有的制造毒品危害社会。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分析化学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例如,以阿司匹林、维生素C、腐殖质等为思政载体,植入“做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之才”“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的价值观。
科学观是指对科学基本的、总体的看法。把科学作为探究和反思的对象,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不同的科学观。例如,以波义耳发明指示剂的故事植入“科学家能从细微处发现科学真理”“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科学道理。
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本书以我国化学家卢嘉锡、唐敖庆的人生故事为例,植入“学一行,入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的成功秘诀,传递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本书以玻尔用王水保护诺贝尔奖章的故事植入“用知识武装自己是保家卫国的最好办法”。通过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收获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集体意识是指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与规范等的认识与认同。表现为成员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要求自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并有一种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集体观念是指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站在整个集体的角度考虑,要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本书以配合物的结构与组成植入“核心意识、合作意识”的思想。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优秀的团队一定有明确的团队目标、合理的团队角色、密切的关系及科学的团队运作过程。例如,以聚合反应植入“团结力量大”的团队意识。
通过介绍化学知识,传授做人的道理。同一知识从不同角度可以植入几个不同的做人的道理,同样,同一道理可以用不同知识点进行传授。本书抛砖引玉,读者触类旁通,根据同一化学知识可引申更多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