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07 约公元前350年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亚里士多德的雕像,位于他的出生地斯塔基拉,希腊。
短期记忆(1956年), 记忆加工层次模型(1972年)
亚里士多德伟大的心理学著作《论灵魂》大约撰写于公元前300年。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应该基于经验而不是猜测或对话。在早期的论证过程中,他采取了一种立场,认为我们对人类心理(尤其是情绪与感觉)的理解,应该建立在对身体、生理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提供了一种建立生理心理学的可能性。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有无灵魂是区分有生命世界与无生命世界至关重要的原则。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但灵魂又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在最低层次,植物有营养的灵魂,动物有感觉的灵魂,这使它们能够认识环境,寻找趋乐避苦的方法。在最高的层次,人类有理性的灵魂,它包括营养与感觉的灵魂,但增添了附加的心灵元素,如思考与推理的力量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并建立于四种感觉输入的基础之上。感觉到的内容保留下来后,我们就有了记忆。这一过程发生于“被动的心灵”,那里储存着我们一般的知识。被动的心灵可能是智慧形成的潜在基础。所谓智慧,必须由主动的心灵通过心理操作或推理来执行,以获得实际的知识,尤其是获得对宇宙的理解。主动的心灵是纯粹的思想,所有人的主动心灵都是相同的。
以主动心灵的操作为例,回想过去的经验或信息,是由相似原则、对比原则及邻近原则所监控的。当我们回忆某事件或对象,它可能激发相似的、相反的或时间上邻近的事件或对象。这些联想记忆的原则一直持续到我们今天的时代。(杨文登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