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古诗文推荐背诵70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行路难[1]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2],玉盘珍馐直万钱[3]。停杯投箸不能食[4],拔剑四顾心茫然[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6],忽复乘舟梦日边[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8],今安在[9]?长风破浪会有时[10],直挂云帆济沧海[11]

作者简介

见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评析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742年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前两句呈现的是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让人想到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欢宴场景。然而,一向“一饮三百杯”的诗人这次却一反常态: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挣扎。前路迷惘,到底该何去何从,恐怕也只能把酒问苍天。

接下来两句正面写“行路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愤。想“渡黄河,登太行”,现实却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正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作者才华横溢,又怀揣远大抱负,渴望有一番作为,然而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却不能被皇帝委以重任,反而受群小排挤,最后“赐金放还”,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如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前路堪忧。

在心境茫然、上下求索而无果之时,作者恍然神游千载之上,联想到历史上两位大器晚成的人物:一位是姜太公,九十岁在碧溪钓鱼,得遇文王,助周灭商;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最终助商灭夏。自己现在虽不得重用,但想到前人的经历,又平添了继续追求的勇气与信心。

可是,当思路从过去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作者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个短句急促跳跃,反复感叹着人生的不如意,流露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命运的复杂心情。

尽管现实中屡遭挫败,但他对未来永远有着近乎天真的乐观。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辅弼天下”的雄心壮志,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挣扎与彷徨都是暂时的,自己终将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结构跳荡纵横、跌宕起伏,感情上大起大落、百步九折,虽在七言歌行中算是短篇,却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在层层起伏、步步回旋中,作者既抒发了对污浊现实的不满及怀才不遇的愤懑,又展现了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使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气势。此外,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都为此诗增色不少,使之大放异彩。


[1] 《行路难》是古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

[2] 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有以金为饰的。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3] 珍馐(xiū):珍贵的菜肴。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4] 箸(zhù):筷子。

[5] 顾:望。

[6] 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姜太公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助周灭商。碧,一作“坐”。

[7] 梦日:传说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8] 歧路:岔道。

[9] 安:哪里。

[10] 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11] 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