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之害
嫉妒的不理性在于,我们宁可自己没有所得,也要确保对方有所缺失。牛津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测试我们对成功者的憎恨程度,就是测试者可以花费自己的金钱,来降低他人的富裕程度,实验结果印证了人的嫉妒心相当严重。难怪有人认为,追求平等背后有着嫉妒的心理根源,19世纪的丹麦哲学家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早就指出,以平等为社会追求的目标,只会令嫉妒变本加厉;嫉妒会躲在平等后面,以平等之名让嫉妒之心不断壮大。
西方哲学家很早就讨论过嫉妒,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嫉妒的人是愚蠢的,因为嫉妒不仅会令自己痛苦,更会破坏朋友之间的友谊。的确,我们很少会嫉妒陌生人,但往往不能接受朋友的成功。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有一句对白:“若朋友失败,我们会难过;但若自己失败,朋友成功,我们会更加难过。”也有人形容嫉妒就像一团火,烧不到他人,却会烧伤自己,被我们嫉妒的人不会单单因为嫉妒而有任何伤害,但我们自己却被嫉妒弄得痛苦不堪。康德(Immanuel Kant)则认为,理性的人不会嫉妒,因为嫉妒是自我否定的,它只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被他人的成功所掩盖。不过,对嫉妒持最负面看法的还是基督教的思想,13世纪的神学家托玛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首先提出了人性的七种恶,又称为七宗罪,嫉妒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每一种恶都以一个魔鬼为代表,代表嫉妒的魔鬼是利维坦(Leviathan),利维坦是《旧约圣经》所讲的海中巨兽,像一条大蛇,所以蛇也成了嫉妒的象征。根据但丁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在地狱里,嫉妒之人的眼睛会被铁线缝起来,这就是他们应得的惩罚。
七宗罪
七宗罪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本能性的,跟身体有关;另一类是精神性的,跟思想有关。在七宗罪中,嫉妒跟其余的相通,在贪婪、淫欲、贪吃中,可以找到嫉妒这个源头,而嫉妒也隐藏着愤怒,骄傲之人遭遇挫败也容易产生嫉妒。
嫉妒绝对是一种伤害性的情感,一方面它包含恨意,另一方面是它的隐蔽性,当事人也未必察觉,如果让嫉妒心不断滋长的话,也有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事。在《如父如子》这部电影中,为什么护士要调换主角的婴儿呢?因为她嫉妒主角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却失去了爱,于是要令别人跟自己一样痛苦。正如前面所言,朋友之间最容易出现嫉妒,因为朋友是志同道合,有共同追求的,但如果一方的成就比另一方高,后者很有可能产生嫉妒。我有一位绘画老师,在艺术圈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当然,这是实至名归的),而那些跟他同期出道的朋友,则难免会嫉妒他的成就,当然不免背后说他坏话。嫉妒也常出现于同行的竞争,《莫扎特传》(Amadeus)这部电影正是讲述作曲家萨列里因嫉妒莫扎特的才华,设计将他害死。集体性的嫉妒为害更大,就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杀害了约六百万犹太人为例,表面上是要维护德国人种族的纯粹性和优越性(犹太人被视为低等的民族),但骨子里其实是嫉妒犹太人。在德国,犹太人的人数还不到十分之一,但已占据了一半以上的高职位,如医生和律师,很多知识分子都是犹太人,犹太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远高于他们的人数比例。嫉妒不但存在于种族之间,也可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并由此引发战争,例如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就是伊拉克嫉妒科威特的经济繁荣。嫉妒之恨一旦被释放出来,并付诸行动,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竞争本身没有问题,正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所以克服嫉妒的方法应从个人层面入手,培养宽容的德性,改善心胸狭窄和“红眼症”等毛病。西方文化有基督教所讲的爱,体会上帝的大爱,由此发展宽容的品德;而中国文化则有道家的宽容思想,从整体来审视事情,能开阔胸襟,消解个人的狭隘心理。
嫉妒的原因与结果
有些行业容易出现嫉妒,有些则比较少。根据我的观察,艺术界和学术界都是容易产生嫉妒的行业,正所谓“文人相轻”。记得在大学读艺术系的时候,上A老师的课,A老师就会批评B老师的画;到上B老师的课,B老师亦会毫不留情地评论A老师的作品。艺术界之所以充满嫉妒,我想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艺术家的情感太过丰富,容易因他人的成就而感到精神上的痛苦。我那位绘画老师就经常告诫我,不要随便批评艺术家的作品,批评艺术家是一种罪过,因为感性重的人特别容易受到伤害。艺术界充满嫉妒的另一个原因是,艺术界跟别的界别很不同,并不存在客观的评价标准,艺术评论其实是很虚的,于是艺术家见到同行功成名就时,就容易产生不忿,出言批评,或恶意诋毁别人的作品。别以为艺术家都轻视名利,艺术家也不过是常人,有些甚至比普通人更重视名利和权位。
相反,体育界就是一个最少嫉妒的领域,因为运动员着重体能和意志的锻炼,思想比较单纯,少了艺术家的精神负担;另外,谁跑得快、谁跳得高、哪队有较多的入球,全部都有客观的衡量标准,胜负一目了然,谁也不可以抵赖。不幸的是,我处于充满嫉妒的艺术圈和学术界,但我有一个方法来消除对方的敌意,就是称赞对方的作品,令他有被尊重的感觉;不过,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这样做,因为我更喜欢享受他人嫉妒所带来的快感。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产生嫉妒呢?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认为是弱者,特别是精神上的弱者,软弱之人的报复心也特别强。尼采相信,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一连串革命,就是由嫉妒所引起的,是精神上的弱者嫉妒精神上的强者。尼采也认为,基督教是一个嫉妒的宗教,因为它是由精神上的弱者所组成,用道德来压制精神上的强者。要注意的是,尼采是用精神性的强弱来区分强者和弱者,一个处于上位的人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弱者,加上身为上位者,自尊心难免过强,那就很难容忍属下的能力比自己强。事实上,不少上司都会嫉妒有能力的下属,即使贵为帝王也不例外,特别是那些职业皇帝,生于深宫之中,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中成长,也最容易滋长嫉妒之心。
那么,男人和女人,谁又较容易嫉妒呢?很多人以为女人较易嫉妒,不是吗?“嫉妒”这两个字都是“女”字边,跟女性有关,“嫉”还跟“疾”相通,连孔子也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确,有不少怨恨是来自嫉妒。然而,女性的嫉妒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不平等,古代女性没有机会读书,大部分又缺乏谋生的能力,不得不依靠男性,加上三妻四妾,所以容易争风吃醋,滋长嫉妒之心。但不要看轻女性的嫉妒,当嫉妒之心所累积的怨恨爆发出来,她们也可以做出十分残忍之事,例如汉初吕后在刘邦死后,就立刻对付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手法极为残忍,将她的手脚斩断,连眼睛和耳朵也毁掉,成为“人彘”,放在厕所之内,汉惠帝看见,几乎被吓傻。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消除性别和种族的不平等,让大家都有平等机会争取社会利益,有助消除源于不平等的嫉妒。
嫉妒VS妒羡
嫉妒的英文是envy,另一个意义相近的词是jealous,中文的翻译是妒羡,妒羡的含意有比较正面的成分。
嫉妒 带有恨意,通常针对特定的人
妒羡 对象可以是好的东西,例如尊严、荣誉、公正等
不过,以为女人较容易嫉妒只是一种错觉,男女嫉妒的对象其实有明显的分别:女性较容易在容貌和家庭方面嫉妒对方,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就认为,漂亮的女性是没有真正的同性朋友的;男性则通常在成就和工作方面嫉妒对方。嫉妒一般只出现于同性之间,比较少有男性嫉妒女性,或女性嫉妒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