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王闿运、邓辅纶与清末“拟古派”

道、咸之交,清代中期的大诗人,如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1716—1798)、赵翼(字耘崧,号瓯北)和舒位(字立人,号铁云)依然备受推崇,颇具影响力。(1)一般认为他们的诗作注重个体,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但他们的诗作对世事较少关心,多为诗人自娱和取悦于有文化的读者而作。在这种文学背景下,加上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形势,王闿运与来自武冈的两兄弟邓辅纶和邓绎(1831—1900)、来自攸县的龙汝霖(生卒不详)和来自长沙的李寿蓉(1825—1895)一起,于1851年组成了兰林诗社。这几位被称为“湘中五子”的诗人,开始致力于复兴近体诗和古体诗,将其作为一种严肃的评论代言方式。据说,在其敌对诗派影响力特别强盛的江西,也有湖口的高心夔(1835—1883)、德化(今九江)的范元亨(1819—1855)和奉新的许振祎(1827—1899),响应兰林诗社的主张。(2)

王闿运青年时代研究过《离骚》,醉心汉魏六朝诗,对之极为推崇赞美。他认为,明朝的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和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1483—1521)发动的复古运动只不过是“优孟衣冠”。(3)王闿运主张诗歌应该更加彻底地使用古典形式。(4)但王闿运也受盛唐诗人如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因此,他的主张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对唐代诗歌的抵制。

邓辅纶,字弥之,号白香,湖南武冈人,在该诗社同人中年龄最大,后来在声誉上被王闿运超过(邓比王早去世二十三年)。实际上,他大半生穷困潦倒,但与王闿运的友谊深厚持久。他的著作以《白香亭诗集》为名出版,共三卷(5),其中有若干诗作谴责太平军,颂扬曾国藩等清廷大臣;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战乱中普通人民的苦难生活。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既受到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影响,也受到晋代和宋代诗歌的深刻影响。

尽管邓在1851年取得了副贡生的身份,并升到浙江候补道,但他并没有任过实职。徐世昌认为,邓辅纶趋近并掌握了杜甫那种沉郁忧愤的诗风。(6)他的声望一度与王闿运相埒,因此,作为两湖诗派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地位值得再三致意。陈衍如此评论他:

弥之(邓辅纶)诗全学选体,多拟古之作。湘潭王壬秋以为时罕有其匹,盖与之笙磬同音也。(7)

他的《听雨轩坐秋》一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要注意,这首诗乃五言律诗,并非所谓“选体”:

文簟泛清光(8),柔飔引玉塘(9)
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
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
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10)

表面上看,这首诗仅仅在描写自然场景,至多如钱学增所说,“诗末透露了一丝淡淡的伤感之情”。(11)但这只是一种肤浅的解读。考虑到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很可能有象征含义,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本诗貌似浅显,实则具有古诗特有的隐含意义。前两句透露诗人坐在门外静思时的心情;第三句将荷花与外在环境关联起来,写外在环境影响下的荷花之态;紧接着第四句开头,突然引出“梦坠”二字,带来了一种震动。(12)“晚照多为影”,第五句中,明亮清晰已然不再,诗人营造出朦胧昏暗的情景;接下来,穿过“闲庭”的香气又使读者回味起适才直接欣赏到的美。读者在其后的第七句里得知,荷花此时依然美好,诗人却因为它即将经历秋霜而哀伤。诗人用第二人称的“尔”直接称呼荷花。

荷花通常被用来作为污浊腐化的世界上纯洁和正直的象征。北宋新儒学思想家周敦颐曾撰《爱莲说》,赞颂荷花是“花之君子者”,因为它“亭亭净植”,并且“出淤泥而不染”。(13)因为心中有了这样的楷模,邓辅纶的诗至少可以被解释为对纯洁的呼唤,无论是关乎理想还是关乎价值,无论残缺抑或濒危。但我以为他心中可能有更为特殊的东西,那就是清帝国的衰微和整个文化所濒临的绝境,或者至少是他(他是士绅阶层的一员)和他的读者所习惯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束。中国文学中常以“秋”作为大规模死亡的象征,本诗也取此意,不过在晚清,这种联想的直接性更为明显。(14)因为颇受章炳麟的影响,鲁迅早期的文言文章《摩罗诗力说》有意模仿魏晋文风(15),开头就写道:

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勾萌绝朕,枯槁在前,吾无以名,姑谓之萧条而止。(16)

秋天,树叶枯萎,凋零,腐烂,最终消失,也是邓辅纶诗歌世界的常见意象。问题是,我们能否合乎逻辑地从诗歌的内部世界跨入大的文化世界?因为跨这一步,可以在解释多数晚清的所谓旧派或者在当时的诗坛有一定地位的诗人时,给他们的象征以生命力,在他们所用的典故中注入浓厚的现代性,从而在文化上,使其对读者的影响比模仿西方诗歌的作品更为有效。让我们尝试从王闿运的作品中找到一些更明显的例证。因为王不但是这一派关键人物,而且有关他的生平的史料相对而言更充分一些。

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被有些论者视为晚清最保守和最具复古倾向的诗派的代表人物,生前即获得杰出诗人和优秀古典文学学者的盛名。他是湖南省湘潭人,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17),在北京度过一段漫长、颇有争议的时间后,他返回故乡,于1916年以八十四岁高龄去世。他一生经历了晚清的所有重大事件,在许多点上与那个时代的历史交织在一起。

王闿运早孤,他的亲戚收养了他,视如己出。他对读书抱有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1852年,年仅二十岁、还在长沙城南书院学习的王闿运就中了举。尽管他进京应考,没有通过进士考试,但因城南书院的一位朋友的介绍,他很得当时的总管内务府大臣爱新觉罗·肃顺(1816—1861)的赏识。肃顺让他担任教读,但为期不长。

1860年他返回湖南,途中经停安徽祁门,很可能得力于肃顺的介绍,他拜见了曾国藩。那时,曾国藩是民间武装湘军的主帅。这支军队后来在镇压太平军、捻军和苗民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会见开始了两人之间的一种联系,这一联系后来在王闿运的一生中至关重要,因为他最终承担了撰写《湘军志》的任务,记述了曾国藩军队的作战史。尽管一开始他与曾国藩相处颇洽,但二人最终分道扬镳,而王闿运撰写的《湘军志》(一直到1881年才出版)遭到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的责难,认为它未能恰如其分地表彰曾国藩和左宗棠为朝廷所建的军功。王闿运的五言组诗《发祁门杂诗二十二首寄曾总督国藩兼呈同行诸君子》,作于1862年,就是以这一时期为背景的。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首(其三),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王闿运对曾国藩正在进行的军事努力的思考:

群盗纵横日,长沙子弟兵。
但能通大义,不废用书生。
地尽耕耘力,人惊壁垒精。
后来司马法,应见寓农情。(18)

1861年11月,肃顺因咸丰帝去世后在阻止两宫太后(慈安,孝贞或东太后,1837—1881;慈禧,孝钦或西太后,1835—1908)掌权而实行的联合执政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被慈禧杀害。深受传统道德思想影响的王闿运冒着生命危险,编辑了肃顺的文集,以报答其知遇之恩。该文集于1871年出版。他把所得都交给肃顺贫困的家属。也是这一年,王闿运曾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上徘徊。这座园林宫殿十一年前(1860年10月)被额尔金勋爵(Lord Elgin)和格罗斯男爵(Baron Gros)率领的英法联军劫毁。这次游览激发了王闿运写出其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圆明园词》。

1879年,应前湘军统帅、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的邀请,王闿运担任成都尊经书院山长。丁宝桢死后,他于1886年返回湖南,先后担任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和南昌高等学堂的主讲(19)。后来,他返回湘潭,在家招徒授课,弟子数千人。他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湘绮楼”。1906年,经湖南巡抚岑春煊推荐,清廷赐他进士及第,并授翰林院检讨。

“不同于其他许多清代士人,”包华德所编英文《中华民国人物传记辞典》的“王闿运”条目中这样写道:

1912年,王闿运在北京接受了民国政府的政治任命。他参加了袁世凯于1912年和1914年召开的著名官员和学者的会议。第二次会议结束后,他被任命为国史馆馆长兼参议院参政。1914年底,他参加了一个袁世凯为前清翰林们举办的奢华铺张的集会。但王闿运不久就厌倦了北京的生活,于1914年底返回湖南。1916年10月他在湘潭去世。(20)

大约在这个时候,南社诗人柳亚子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抨击王闿运:

少闻曲笔《湘军志》(21),老负虚名太史公。
古色斑斓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22)

此时,同高旭和柳亚子一起编辑《复报》(1905年创立)并兼任在日本出版的《鹃声》杂志记者的雷昭性(字铁崖,号詟皆,别号蛰节),也写了一首寓意相同的五言诗《咏王壬秋》:

九秩犹干禄,燕云笑此翁(23)
(24)头残白发,豚尾古绳红。
已献新皇颂(25),偏怀旧主忠。
剧秦嗟不忍,辜负学扬雄。(26)

这些评价与其他一些人对王闿运生平的看法颇有一致之处。但首先,它们都表达了太多的对王闿运毫不掩饰的片面看法(且不说他们都有毫无顾忌的“歧视老人主义”思想),其次,也表现了对王和时事理解不够敏锐(27)。例如,尽管我们知道王闿运在尊经和恪守儒家教义及反对叛乱的意义上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但他更愿意把帝王对他的臣民的义务而不是臣民对君主的忠诚放在首要地位。在目睹了慈禧太后为除掉肃顺等咸丰帝为同治帝指定的“顾命大臣”使出的残酷手段后,王闿运当然赞成对专制君权实行道德上的约束,这同孟子及其他儒家权威的教导是一致的(28)

这方面有一个例子见于王闿运的《与曾侍郎言兵事书》,其中说道:“盗贼者,贫民之变计也,洪逆之事有明征矣”。他还在《圆明园词》中催促清王朝统治者从自我沉溺中振拔出来,致力于巩固经济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这是一个儒家学者心目中的基本立国原则:

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29)

当然,王闿运不像清末几位最杰出的诗人那样同戊戌变法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没有像陈三立和郑孝胥那样把诗的主题过多地放在对命途多舛的光绪皇帝表忠心上。但即便在那些诗人那里,那个主题也主要被用来塑造一个类似屈原的人物形象,通过剖白自己对皇帝的忠诚来抗议当权者。任何历史上的“当权者”都可用以指代当时的慈禧太后、袁世凯、军阀等。士人借失宠受黜的人物发声是一种文学技巧,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落后保守、消极反动或者利己谋私。

在评价王闿运的时候,还应考虑到他最终返回湖南的时间。当时,袁世凯正在谋划组织一个帮助他登上皇位的机构(筹安会)。如果王闿运留在首都的话,势必要参加这个组织,为其服务。当王闿运接受任命出任国史馆馆长并担任参议院参政时,他把这些荣誉看作对他的学术和文学成就的承认,而非政治任命(他从来不是而且也从来不寻求成为政治人物)。因此,当袁世凯窃位的野心大白于天下时,王闿运迅速与其脱离关系,在文字中采取了讽刺的态度(30),这在当时相当危险。

王闿运在学术上对儒家经典有浓厚的兴趣,对诸如《尚书》《礼记》《春秋公羊传》《穀梁传》都有研究;他为《庄子》作了注释,并编选了卷帙浩繁的古代诗歌,例如从汉到隋的《八代诗选》,以及《唐七言诗》,这些作品都彰显了他的文学趣味和他的思想倾向。他的学术水平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直到现在这些著作仍然被研究者们用作参考书。《湘军志》虽然在有关湘军一些特定战役的记述的准确性方面引发过争议,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文风堪称典范。

与柳亚子和雷昭性对王闿运的贬低意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举足轻重的改革派烈士谭嗣同——他本人是一个诗人,后来在戊戌政变中被慈禧太后杀害——这样写道:

迩者瓣姜(31)先生嗣阮、左之响,白香、湘绮时振王、杨之唱。湖山辉耀,文苑有属。若夫高华凝重,赋丽以则,擎孤掌以障奔流,上飞云而遏细响,四杰不作(32),舍湘绮其谁与归?佳什深厚,雅近景明《明月》,抱此绝艺,庶几湘绮替人,足以雪前者一县之陋,无任钦服!(33)

谭嗣同还写了一首诗,列为《论艺绝句》之三,给予王闿运和邓辅纶非常高的评价:

姜斋微意瓣姜探(34),王邓(35)翩翩靳共骖。
更有长沙(36)病齐已,一时诗思落湖南。

谭在这首诗后附的注释中说:“论诗于国朝,尤为美不胜收,然皆诗人之诗,无更向上一著者。唯王子之诗,能自达所学,近人欧阳、王、邓庶可抗颜,即寄禅亦当代之秀也。”(37)事实上,在很久以后,陈锐这样称赞王闿运:“今之王湘绮,殆圣之时者欤。”(38)徐世昌对他的学术、文章和诗词方面的成就做了如下评价:

自曾文正提倡文学,海内靡然从风,经学尊乾嘉,诗派法江西,文章宗桐城。壬秋后起,另树一帜。解经则主简括大义,不务繁征博引,文尚建安典午(39),意在骈散未分。诗拟六代,兼涉初唐,湘蜀之士多宗之,壁垒几为一变。尤长七古,自谓学李东川(李颀),其得意抒写,脱去羁勒,时出入于李杜元白之间,似不得以东川为限。(40)

无论表面上有何分歧,很明显地,王闿运在他那个时代和其后至少一代人中得到了严肃、认真的对待。为明了其中原委,我们需要先来看看他的诗。有几首广为人知的诗足以让我们明了王闿运是如何以古体诗来表现晚清现实的。

晚行湘水作二首

晚风吹流波,奔影不可寻。
连冈无断容,重云发归心。
伫瞻穹隆低(41),坐觉夜气阴。
鸣钲驻客棹,远灯熹欲沉。
喧闻众籁杂,静会江底深。
冥情结真契,秋宵信长吟。
微词托尊酒,对影且同斟。

山水但一气,旷望成弥茫。
乱蛩答岑寂,四野垂寒光。
天风时横过,涛声送浪浪。
秋气本寥亮,助之群动鸣。
夜深转激烈,满舫生孤凉。
不敢久伫立,寒露侵我裳。
惊心感节候,拊枕独旁皇。(42)

这两首五言古诗均直白而自然,“不受曲折隐晦的典故的束缚”,像清末民初任何一位古体诗作者(例如黄遵宪、康有为和南社的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一样。当然,两首诗中有一些成分源自古代伟大的诗人,特别明显的是第一首的结尾句,取法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但重点不在于晚清诗人从古代借用了多少(43),而在于他们如何用一种有效的方式说话,从情感和艺术两方面向读者讲述时事。

第一首诗的第一句设定了一个傍晚在江上乘船旅行的场景。不过第二句就已经暗示了某种失落感:“奔影不可寻”,说明有些东西已经不对劲儿,有些很快到来的事件也许会带来某种麻烦。下面两句,“连冈无断容,重云发归心”,把这层意思说得更清楚了:作者想返回他所从来的地方,因此想就此结束旅行。夜间的山岭模糊朦胧,阴冷怪异。接下来的一联暗示个人在大千世界中的渺小。随后,作者突然告知我们他忧虑的原因:“鸣钲驻客棹,远灯熹欲沉。”

原来,战火已经蔓延到这个地区。这是太平军呢,抑或其他军事力量,读者没有被告知详情,而且也不需要知道。这种混乱局面,原来是局限在“边缘”的沿海地区,现在正袭击帝国的中心地带(湘江流经中国腹地的湖南省),那里是诗人的故乡,作品因此进一步提升了感情的高度。尽管世界熙攘忙乱,诗人却停下来思考昼夜不舍的湘水表面下的静谧(44)。从字面意义上,他告诉我们:“静会江底深”。随后由“静”生发到下一联首句中的“冥”。这里“冥”可以解释为“沉默”,还可以有多种含义—黑暗、隐晦、深刻,不能言说、不可言说却大有深意等;而且还同地狱有一定的关联。读者没必要知道这些“沉默的感情”是什么,只要在这些感情基础上形成某种实质的契合就可以了,这很可能是多少有些讽刺口吻的下一句和全诗最后一联的起因。

第二首诗用同一种格式开始,描绘了一个即使不是令人畏惧也是给人深刻印象的场景:

山水但一气,旷望成弥茫。
乱蛩答岑寂,四野垂寒光。

接下来,作者再一次把变化和不安定的因素引入诗中:

天风时横过,涛声送浪浪。

就像在第一首诗的几乎同一位置,我们听到了有生命之物的声音(“鸣”的字面意思是“叫喊”或“呼叫”)进入一个自然的清明和空洞的境地。随后诗人写出了夜间乘船旅行的危险——

夜深转激烈,满舫生孤凉。

而他本人对此的反应是:

不敢久伫立,寒露侵我裳。
惊心感节候,拊枕独旁皇。

帝国正深陷其中的战争和混乱被诗人写了出来。因此,把这艘船看作国家的象征(45),把这次旅行比作清王朝正走着的危险道路(46),也就不显得牵强附会了。正如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主人公那样,诗人在这两首诗中道出一个善良的愿望,他真诚地祝愿这艘船不受损伤地走完旅程。但和老残不一样,诗人没有“外国罗盘和指南针”提供给掌舵人(旧诗比起小说毕竟是一种更成熟的文学表现形式)。王闿运在诗中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他没有科学公式或者神奇的万能药来使中国摆脱困境。他开不出新药方来,只有写出“血、汗和眼泪”,尽管那可能是令人不快的。

如果把这首诗的作者视为知识分子的代表的话,诗中对这个群体的前景显然并没有表现乐观的情绪。作者面临的现实越灰暗,其能力就显得越薄弱。出现在最后一句中的“旁皇”(彷徨)一词,六十多年后被鲁迅用作其第二本短篇小说集的题名,并且还曾出现在其旧体诗中(47)。在分析鲁迅时,有学者把这个意象与早期现代知识分子体验到的一种特殊的异化感联系起来。如夏志清所说:“他(鲁迅)更像马修·阿诺德,‘在两个世界之间徘徊,一个世界已经灭亡,而另一个世界尚无力诞生’。伟大诗人屈原的诗句被鲁迅引用作为《彷徨》的题词,完全肯定了这种情感的存在。”(48)李欧梵在其《铁屋中的呐喊》中也强调了这一点:

这样一来,原来是要表现历史现实的东西,却变成了一种诗意的沉思。如果从积极意义上来解说,诗人可能在“探索”一个新的文化目标,但诗中的失望情绪实际上让人感觉到一种“彷徨”的生存状态:诗人身陷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无人之地”,苦苦寻找意义而不得。鲁迅在著名的《呐喊·自序》中曾把自己比作一个服从五四运动主将“将令”的小卒,但当他把这个自我贬低的政治姿态重新改造成诗的意象时,就扩大为带有“哲学”意味的隐喻了:这个小卒被留下来孤独地在“无物之阵”中奋战,同生命的虚无做斗争。这同他写这首诗时的压抑情绪显然是一致的。(49)

这种充分放大了的现代孤独感是否可以用来描述晚清的知识分子,尚待讨论。我这里只是想提出,现代化为第三世界带来曙光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现代性困境或曰“存在危机”(Existential Crisis)——如果我们一定要用这个词的话。在直面“恐怖”的过程中,包括第一代在内的非西方的[尽管重视传统的]知识分子成为——如爱默生所说的——真正的“现代人”。(50)

王闿运在他的《论作诗法答萧玉衡》中,道出了他选择古体形式的部分原因:

不失古格而出新意,其魏[源]、邓[辅纶]乎。两君并出邵阳,殆地灵也。零陵作者,三百年来,前有船山(51),后有魏、邓。鄙人资之,殆兼其长。……诗必法古,自然之理也。……古人之诗,尽美尽善矣,典型不远,又何加焉。(52)

很明显,王闿运的选择不但是美学上的,而且是由其对本乡本土的文学传统的认同所决定的,这些本乡文学家既因准确性,又因其对所处时代的关心而知名。魏源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古典学者和历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经济和政治事务专家、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著作《海国图志》(该书后来被翻译成日文)的编纂者。明末清初的诗人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历史学家,像王闿运一样,是《庄子》研究权威,也是他那个时代的编年史家。王夫之论诗,强调“情景融合”以及诗以意(诗人的想法或思想)为主:“意至而言随”是他的名言。当王闿运坚持不能牺牲“辞”来强调“意”的时候(53),他应该是在否认王夫之关于“意”的理论。仓田贞美把这一点看作王闿运倾向于“形式主义”的证据。(54)但这又是后世的妄断。当然,在诗歌中,书写语言的美学效果应该被赋予应有的地位;否则,其所作就不是诗,至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像王闿运和他的大多数同时代人所定义的那样的诗。但对王闿运来说,他的主要关注点,是仍然像魏、邓那样“不失古格而出新意”。

我已经引述了王闿运的《发祁门杂诗》的第三首,显示了他对曾国藩的军事成就的思考。但诗中描绘的他的内心的混乱,及其与当时中国所处困境之间的关系使这些诗作更有价值。让我们看看这组诗的第一首——请记住,这组诗写于1862年。

其一

已作三年客,愁登万里台(55)
异乡惊落叶,斜日过空槐。
雾湿旌旗敛,烟昏鼓吹开(56)
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57)

这首诗也是王闿运诗作入选《清诗三百首》(第251页)者之一。钱学增的注释认为最后一句表明王闿运原意是要在曾国藩的军队中谋职立功从而扬名,但因为他的这种意图没有得到曾国藩认可,因此其祁门之行变成一次山水之游,没有多大意义了。这是一种肤浅的解读。我们知道,王闿运同曾国藩的确有一些不和,但他将这些不和直接写入寄给曾的诗中,并寄希望曾有一天能看到,这一点颇为可疑。狄葆贤(又名狄平子,1873—1941)说这首诗是他最喜爱的两首诗之一(58),而陈衍则称这首诗展示了超绝的艺术技巧(59)。这说明,它蕴含的意义远远多于一个烦恼的求职者含蓄的抱怨。

该组诗名为“发祁门杂诗二十二首寄曾总督国藩兼呈同行诸君子”。第一首的最后一句当然含有讽刺意味,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句诗可以有更深远的含义,而不仅仅是王闿运本人的抱负不展的哀伤叹息。放在当时的环境看,这首诗的结尾透露士绅阶层因没有能力采取实际的、有意义的行动来改善国家的处境而产生的烦恼。让我们看看这组诗中的第十首:

其十

恸哭勤王诏,其如社稷(60)何?
至今忧国少,真悔养官多。
四海(61)空传檄,书生岂荷戈?
萧萧易水(62)上,立马望山河。(63)

很明显,首诗可以被解读为不仅是关于王闿运自己的命运,而且指代一个民族国家的命运,指明士绅阶层无力帮助国家摆脱困境。第十五首也有相同的含义:

其十五

寂寂重阳菊(64),飘飘异国蓬(65)
孤吟人事外,残梦水声中。
书卷千年在,亲知四海空。
莫嫌村酒浊,醒醉与君同。(66)

这些写于秋天的沉思诗句,透露对于人事努力的徒劳的哀伤。其中的哲理意味,既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沉思默想状态,又是就生存的大问题与一个朋友(和读者?)的对话。结尾是对友谊的肯定,将其颂为一种真实的和有持久价值的东西。但要注意第五句和第六句展现的迷人效果:“书卷千年在,亲知四海空。”从某个层面说,这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存在的危机:文学被迫面对一种全新的、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现实。如果这一点在第十五首本身难以看到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两首(第十八首和第二十首)中就看得更清晰一些:

其十八

乱后山仍在,舟行客自如。
推篷惊宿鸟,烧桂煮溪鱼。
人语岚光外,渔灯暮色余。
军书三日断,已似武陵居。(67)

其二十

平波千顷(68)秋,吟望水天浮(69)
隔浦帆如马,扁舟夜傍鸥。
昏昏云拍岸,惨惨雾蒸流。
独羡随阳雁,年年万里游。(70)

在第十八首中,第一句即明确地将国家的生存问题提出来,“乱后山仍在”,几乎每一个中国读者,都能从这句诗中听到杜甫的名句“国破山河在”的回响(71)。“客”的“自如”,只不过是冲突间隙的沉寂、台风眼处的安宁而已,即便是这短暂的沉寂也为前行途中出现在周围的鸟的惊叫所威胁(第二句)。桂之被焚,很难说是一个吉兆:在《楚辞》中,椒和桂指代高尚有德之人。(72)也许,这是在表明,从人的角度而言,损失已经太大了。接下来的一联是:

人语岚光外,渔灯暮色余。

这是对一种有些怪异的、短暂的美景的描绘。(73)随后,突然,我们被诗人想象中逃离战争的消息惊醒:

军书三日断,已似武陵居。

诗人引导读者质疑短暂的、和平的虚幻性。旅行者的船下一站要停泊在哪里?它的最终目的地是哪儿?如果我们把船比作一个国家,那么就可以问:朝廷的前途、中国的前途会怎么样?

第二十首诗一开始呈现一种虚假的平静,但诗人忧郁的情绪在最后两联中浮现:

昏昏云拍岸,惨惨雾蒸流。
独羡随阳雁,年年万里游。

云的黑暗(用重复的“昏昏”来表示)及雾的惨淡(惨惨)之类自然现象,不会是什么好的征兆。唯有雁这一动物王国的成员,因为在飞行中享受非凡的自由而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一般而言,在中国传统诗歌中,野雁是为相距遥远的人们传送信件的使者。在这样的比喻中,它们差不多可以说是人类的奴仆。但在这首诗中,它们被转化成一种其活动自由为人类所艳羡的对象,这就造成一种现代性的侵入,或者至少可以说,是现代情景渗入古典诗歌。王闿运在这二者之间进行的微妙处理,使他的诗在他的时代和其后一段时期很受评论家的青睐。(74)钱基博写道:

诗才尤牢罩一世,各体皆高绝。而七言近体则早岁尤擅场者。……雅健雄深,颇似陈卧子(子龙),有明七子之声调而去其庸肤,此其所以不可及也。……而七言古最著者,莫如所作《圆明园词》一篇,韵律调新,风情宛然,乃学唐元稹之《连昌宫词》,不为高古,于《湘绮集》为变格,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而以鉴戒规讽终其篇,以仿元稹《连昌宫词》之体也。(75)

吴宓对《圆明园词》赞扬有加:

最近诗人能将新材料入旧格律者,王闿运湘绮也。樊樊山《彩云曲》尤其矫矫者。(76)

无疑,《圆明园词》是王闿运的杰作。该诗作于同治十年(1871)夏,(77)那年有几天时间,王闿运在北京西郊海淀附近的圆明园的废墟上徘徊。前面已经提到,这个园子在十一年前被额尔金勋爵和格罗斯男爵共同指挥的英法联军劫毁,(78)从多个角度看,《圆明园词》是当时的诗人们与其读者之间用古典诗歌方式进行交流的典范。因为这个原因,我要首先将这首七言古诗的全文抄在下面,然后讨论它的特点。

圆明园词(79)

宜春苑(80)中萤火飞,建章长乐柳十围(81)
离宫从来奉游豫,皇居那复在郊圻?
旧池澄绿流燕蓟(82),洗马高梁(83)游牧地(84)
北藩(85)本镇故元都,西山(86)自拥兴王气。
九衢尘起暗连天(87),辰极星移北斗边(88)
沟洫填淤成斥卤,宫廷映带觅泉原。
渟泓稍见丹棱沜,陂陀先起畅春园(89)
畅春风光秀南苑(90),霓旌凤盖(91)长游宴。
地灵不惜邕山(92)期,天题更创圆明殿。
圆明始赐在潜龙(93),因回邸第作郊宫。
十八篱门随曲涧,七楹正殿倚乔松。
轩堂四十皆依水,山石参差尽亚风。
甘泉(94)避暑因留跸(95),长杨(96)扈从且弢弓。
纯皇(97)缵业当全盛,江海无波(98)待游幸(99)
行所留连赏四园,画师写放开双境(100)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101)
当时只拟成灵囿,小费何曾数露台(102)
殷勤毋佚箴骄念,岂意元皇失恭俭。
秋狝俄闻罢木兰(103),妖氛暗已传离坎(104)
吏治陵迟民困痡,长鲸(105)跋浪海波枯。
始惊计吏忧财赋,欲卖行宫助转输。
沉吟五十年前事,厝火薪边然已至(106)
揭竿敢欲犯阿房(107),探丸早见诛文吏(108)
此时先帝(109)见忧危(110),诏选三臣(111)出视师。
宣室无人侍前席(112),郊坛有恨哭遗黎(113)
年年辇路看春草,处处伤心对花鸟。
玉女投壶(114)强笑歌,金杯掷酒连昏晓。
四时景物爱郊居,玄冬入内望春初。
袅袅四春(115)随凤辇,沉沉五夜递铜鱼(116)
内装颇学崔家髻(117),讽谏频除姜后珥(118)
玉路旋悲车毂鸣(119),金銮(120)莫问残灯事(121)
鼎湖(122)弓剑恨空还,郊垒风烟一炬间(123)
玉泉悲咽昆明塞(124),惟有铜犀守荆棘。
青芝岫里狐夜啼(125),绣漪桥下鱼空泣(126)
何人老监福园门,曾缀朝班奉至尊。
昔日喧阗厌朝贵,于今寂寞喜游人。
游人朝贵殊喧寂,偶来无复金闺客。
贤良门(127)闭有残砖,光明殿(128)毁寻颓壁。
文宗新构清辉堂,为近前湖纳晓光(129)
妖梦林神辞二品(130),佛城舍卫散诸方(131)
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132)
枯树重抽盗作薪,游鳞暂跃惊逢网(133)
别有开云镂月台(134),太平三圣昔同来(135)
宁知乱竹侵苔出,不见春风泣露开。
平湖西去轩亭在(136),题壁银钩连倒薤(137)
金梯步步度莲花(138),绿窗处处留螺黛(139)
当时仓卒动铃驼(140),守宫上直余嫔娥。
芦笳短吹随秋月,豆粥长饥望热河(141)
上东门(142)开胡雏过,正有王公班道左(143)
敌兵未爇雍门萩,牧童已见骊山火(144)
应怜蓬岛一孤臣(145),欲持高洁比灵均(146)
丞相避兵生取节,徒人拒寇死当门。
即今福海冤如海(147),谁信神州尚有神(148)
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149)荒残如在目。
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150)
废宇倾基君(151)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152)
已惩御史言修复(153),休遣中官织锦纨(154)
锦纨枉竭江南赋,鸳文龙爪新还故(155)
总饶结彩大宫门,何如旧日西湖路(156)
西湖地薄比郇瑕(157),武清(158)暂住已倾家。
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159)
词臣讵解论都赋(160),挽辂难移幸雒车(161)
相如(162)徒有上林颂,不遇良时空自嗟(163)

这首诗的头两句间接地描绘了圆明园如今(1871年前后)的荒凉——只见萤火虫的微光,不见皇亲贵族的身影,劫后十年柳生十围(通过“十围”,说明时间为十年)。第3—34句叙述宫殿的自然美和历史,特别是它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又特别强调了几位清代帝王与豪华奢侈的宫殿的关系,这些样式各异的奢华的宫殿和花园就是奉这几位皇帝之旨建造的。

从这里,诗在第35—36句快速转换场景,预示着骄奢淫逸将引来灾难。第37—38句清楚地标识了王朝命运的变化,在第40句里,我们见到了西方的军舰开到了中国沿海:

殷勤毋佚箴骄念,岂意元皇失恭俭。(35—36)
秋狝俄闻罢木兰,妖氛暗已传离坎。(37—38)
吏治陵迟民困痡,长鲸跋浪海波枯。(39—40)

这里,又显出王闿运作为儒家学者的传统观点,贪腐霸道会失民心,从而失去天下。但第35句也透露对当前的统治者的讽刺,正如第36句清楚地指向以前的嘉庆皇帝。

诗的其余部分,一半多的篇幅是描绘王朝的衰落命运和外国军队对圆明园的抢劫。诗人在注释第100句时,把园子的焚毁归咎于中国同谋者。(164)我们暂时把这个说法的准确性放在一边,它表明诗人有意识地探索更深层的原因。王闿运作为一个诗人和学者,此时站出来,以传统文化为武器,应对新形势。从文学角度讲,这正是晚清高雅文学呈现出的悲剧美的关键:

敌兵未爇雍门萩,牧童已见骊山火。(99—100)
应怜蓬岛一孤臣,欲持高洁比灵均。(101—102)
丞相避兵生取节,徒人拒寇死当门。(103—104)
即今福海冤如海,谁信神州尚有神。(105—106)
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107—108)
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109—110)
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111—112)

第101—106句,普通人和下层官员的忠诚与上层统治者的诡诈和怯懦形成了对照。尽管是用一系列历史典故来间接表现的,但考虑到诗的创作日期距事件发生的时间并不远,这仍然算得上严厉的措辞。在富有情感的第102句中,作者把管园大臣文丰的死同屈原的死做了类比,而在第105句中,讽刺意味也相当明显。典故对有历史知识修养的士绅阶层读者而言加强了感情的力度,而王闿运的诗正是写给这些读者的。对这个读者群来说,这些典故既不隐晦难懂,又不会成为诗句自然行进的障碍。事实上,它们扩展了文本的深度,增进了诗歌的流畅度,而这在更直接的叙述中是难以体现的。

已惩御史言修复,休遣中官织锦纨。(113—114)
锦纨枉竭江南赋,鸳文龙爪新还故。(115—116)
总饶结彩大宫门,何如旧日西湖路?(117—118)
西湖地薄比郇瑕,武清暂住已倾家。(119—120)
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121—122)
词臣讵解论都赋,挽辂难移幸雒车。(123—124)
相如徒有上林颂,不遇良时空自嗟。(125—126)

第113—116句讲了国库的空虚,第117—120句强调了繁荣王朝的衰落。前面已经提到,第121—122句开出了加强经济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这一救世良方,肉食者必须借此使国家重返正道。但结尾的几句(第123—126句)又对在这样的时代能否生出这样的希望表示了怀疑。

胡适在作于1929年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试图对王闿运的作品做一个总结性的批评,他写道:

王闿运为一代诗人,生当这个时代,他的《湘绮楼诗集》卷一至卷六正当太平天国大乱的时代;我们从头读到尾,只看见无数《拟鲍明远》《拟傅玄庥》《拟王元长》《拟曹子建》……一类的假古董;偶然发现一两首“岁月犹多难,干戈罢远游”一类不痛不痒的诗;但竟寻不出一些真正可以纪念这个惨痛时代的诗。这是什么缘故呢?我想这都是因为这些诗人大都是只会做模仿的诗的,他们住的世界还是鲍明远、曹子建的世界,并不是洪秀全、杨秀清的世界;况且鲍明远、曹子建的诗体,若不经一番大解放,决不能用来描写洪秀全、杨秀清时代的惨劫。(165)

这种评价,我要称之为很多民国时代的文学批评家和历史家缺少客观性态度的典型观点,他们轻易地抹杀了前一代人的古体诗。首先,这些文学史家武断地认定所有文学应该成为所处时代的“真实的证明”,否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就是没有用处的,这是过分的决定论的态度。借由文学创作,现实(或曰观察到或者想象出来的现实)发生变形,而这些变形的种类和形状是不能指定或者预先设定的。指定这些变形就会否定作者(这里是诗人)运用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艺术表现的模式,最终导致作品缺乏艺术性。如果王闿运等人觉得用这种风格有艺术性,而他们的目标读者会作出预期的反应的话,那么,无论如何这种艺术形式都没有错。其次,胡适把20世纪的历史观点强加在一个19世纪的诗人的作品之上。考虑到他们的儒家道德教育背景和阶级属性,王闿运和邓辅纶反对太平天国起义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且是有道理的。不能期望他们预先知道这么一个结果——有朝一日中国历史学家会为太平天国起义辩护,以20世纪的民族主义的解读方式诅咒清朝统治者和他们的汉族“爪牙”。最后,胡适的论点,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纯粹是一个“形式决定内容”的论点。这与他那著名的关于中国文学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主张并不一致。(166)

仓田贞美总结了有关王闿运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的争论,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道:

因为谭嗣同、陈锐与王闿运的亲密关系——三人是同乡,并且谭、陈师从王闿运,自然给予王闿运好的评价,拒绝在他的作品中寻找缺点。钱基博的评价也有过誉之嫌。在我,很难同意吴宓举《圆明园词》为所谓新派诗的模范作品。不过,像胡适等人那样把他的作品视为“假古董”也是不适当的,尽管王闿运对汉魏六朝的诗歌学习得很透彻,并且显示了明显的模仿倾向。最起码,人们不得不承认,他有丰富的诗歌才能,他的诗歌是“精工”的。而且,也不能忽视他在诗歌史上,在同光时代举起了一面独立的旗帜,强调必须向汉魏六朝和盛唐诗人学习,作为一个“大名鼎鼎的诗人”(胡适本人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就是这么称呼他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那正是曾国藩号召学习江西诗派,而且是宋诗占主导地位的时代。(167)

就其本身而言,这是一个客观的评价,但它没有考虑到王闿运的作品对当时读者产生的效果以及为什么需要“精工”的诗歌来满足这些读者的要求。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仓田把王闿运视为形式主义者并不准确。(168)但正如仓田后来证明的(第220—235页),那时代的很多杰出的诗人,特别是湖南和四川(王闿运曾在成都的尊经书院做山长八年)的诗人的作品中都显现了王闿运的影响。他在湖南的弟子有著名的“八指头陀”(释敬安,字寄禅,1851—1912)、曾广钧(字重伯,号觙盦,别号伋安,别署中国之旧民,1866—1929)、陈锐(原名盛松,字伯弢,1861—1922)、李希圣(字亦元,号卧公,1864—1905),还有著名画家齐白石(1864—1957)。(169)在四川,有廖平(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1852—1932)、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1857—1898)、宋育仁(字芸子,号鸱夷逸客,1857—1931),还有吴虞(字又陵,号爱智,别号黎明老人,1872—1949),也被认为是王闿运的弟子。

清末另外一些重要文学家实质上采用了与王闿运所倡导的相同的古体风格。尽管他们看起来好像是通过自己对古典遗产的融会贯通做出了独立的选择,但不能不说熟悉王闿运及其作品是导致这种有意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人中主要有章炳麟(号太炎)、刘师培(字申叔,号左盦,1884—1919)和南社成员黄节(原名晦闻,1873—1935)。鲁迅在日本时期(1906)曾师从章太炎,早期的文风也近似魏晋南北朝文章的风格,尽管他的诗被认为有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字义山)(170)和李贺(字长吉)(171)的风韵。

章炳麟、刘师培和黄节都是带着特别的政治考虑处理风格趋向的问题,亦即“驱除鞑虏”(指推翻满洲政权)和“净化”中华文化(回归更加古老因此也就更加纯粹的汉文化)。在章炳麟那里,这形成一种肯定杜甫之前的诗歌而排斥晚唐和宋代诗风的倾向。鲁迅曾经记述他在20世纪之交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对章炳麟文风的反映。(172)文章展现了他在这种语境对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敏锐的洞察力。

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回忆三十余年前,木板的《馗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得很。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那时留学日本的浙籍学生,正办杂志《浙江潮》,其中即载有先生狱中所作诗,却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两首在下面:

狱中赠邹容(173)

邹容吾小弟(174),被发下瀛洲。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

不见沈生(175)久,江湖(176)知隐沦。
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177)
螭魅羞争焰(178),文章总断魂。
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179)

这些诗中的古词汇在传达牢狱和死亡的阴森可怕的意象时显得特别有力。报复意识潜藏在诗的语境中,呼唤以革命手段为烈士报仇的意指清晰可见。也就是说,古体诗能够成功地服务于革命事业。王闿运和兰林诗社就想用这种形式,而不是他们上一辈人所倡导的被人们一贯看好的唐代诗风——他们觉得唐诗无法表现现实的严峻。他们这种艺术直觉不仅为他们自己的作品所证明,而且为从事一种新的事业的诗人的作品所证明,尽管他们自己当然并不愿投入这项新事业。

从另一个角度看,王闿运及其诗歌群体在当时主流诗派中也是独特的,他们从来没有在某个主要的政治保护人的羽翼下求生存。尽管王闿运一度入曾国藩幕,但他和曾国藩在诗歌上的趋向明显不同。同为湖南人的曾国藩,在散文方面服膺桐城派,在诗歌方面是“宋诗派”的支持者。同样,张之洞是樊增祥和易顺鼎及其他一些被称为中晚唐诗派诗人的靠山(这一派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讨论)。尽管宋诗派最终在清末作为“同光体”取得了最高的地位,但拟古派并没有彻底消失。早期将西方诗歌译为古体诗的翻译家,如苏曼殊(180)和马君武(181)就主要使用古体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名的学者、翻译家吴宓也是如此。(182)柳亚子本人当然也受其影响。最后,如果翻阅任何一种1976年周恩来去世不久后印行的诗集就会明白,这些诗歌形式甚至一直“坚持”到今天。(183)这种诗体,因为其相对的灵活性(与律诗比较而言),仍然保存着古代的语言和声调,同时又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一种可与他们的过去建立一种直接的、可以企及的联系的手段,而这种联系是那些即使有最激烈的偶像破坏思想的人也不愿割断的。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1) 仓田贞美把吴嵩梁(1766—1834,著有《香苏山馆诗集》)放在赵翼和舒位前面,作为王闿运的前辈诗人。但实际上,吴在那时并没有赵、舒那样杰出。参见仓田贞美著作,第207页。

(2) 仓田贞美著作,第207页。仓田写作“兰林诗社”。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39页,则作“兰陵诗社”。本书从仓田著作及其他中文专著。

(3) 王闿运此处用典“优孟衣冠”:春秋时楚国乐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楚相孙叔敖死后,其子穷苦无依,乃至于无以为生。优孟于是着叔敖衣冠,仿其神态、动作见楚王。楚王大惊,误为叔敖再世,优孟乃趁机讽谏,遂使叔敖之子得封,保有富贵。参见司马迁著《史记·滑稽列传》,此处用此典含有贬义,表示只是模仿,假装得像真的。

(4) 参见王闿运《论诗示萧幹》,王去世后,其论诗文章在林语堂所主编的《人间世》杂志“思想”专栏上发表过。《人间世》,第42号,第4页(1935年12月20日)。

(5) 邓辅纶的著作还被徐世昌收在《晚晴簃诗汇》(第153卷,起于第12页反面第5行,止于第21页反面第5行)和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年,第1册,第297—304页)中。关于后者,这里引用的是1935年的西式三册本。更早的有1923年的线装二十四卷本,引用时将予以说明。

(6) 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第153卷,第12页反面第9行。

(7) 陈衍本人并不十分赞赏邓辅纶的诗。上引一段话后面他还评论称“千诗一面,没有印象”,见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297页。

(8) 文簟指有花纹的竹席,意即阳光映在竹席上。

(9) 柔飔指柔和的凉风。玉塘形容洁净的水塘。

(10) 芙蕖即荷花。阅为经历。见钱仲联选,钱学增注《清诗三百首》,第248页。

(11) 见钱仲联选,钱学增注《清诗三百首》,第249页。

(12) 梦坠:亦可解读为梦想坠落,而非诗人跌落,此处“梦坠”不一定为倒装语序。

(13) 白居易也有莲花诗《京兆府新栽莲》:“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清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英译见白之教授编《中国文学作品选集》(纽约:树林出版社,1965年)第1册,第269—270页。

(14) 人们会很快联想到年轻的女革命家秋瑾(1875—1907)所写的那句诗“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是传统的执行死刑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她决心要推翻的那个王朝。她临终的悲伤和壮烈牺牲的悲剧,被时间渲染得更为浓重。见山木《秋瑾传》,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第171—172页。山木说,这行诗借用了同光时代陶宗亮的一首长诗中的诗句。

(15) 鲁迅在《坟》的题记说,他在1906—1909年“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的《民报》的影响”。见《鲁迅全集》,第1卷,第3页。又在《集外集》序中说:“以后又受了章太炎先生的影响,古了起来。”见《鲁迅全集》,第7卷,第4页。但胡适老强调章炳麟的古文“及身而绝”,没有继承者。见《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第67页。鲁迅既然在1926年如此说,他后来的白话文不能说没有受到章太炎的影响。

(16) 《鲁迅全集》,第1卷,第63页。本书作者有英译注,见寇志明:《精神界之战士:鲁迅早期文言论文》(Warriors of the Spirit),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学院,中国研究丛书。

(17) 此说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及《简明中国文学词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清诗三百首》和《清诗精华录》说王闿运的生年是1832年,而罗郁正和舒威霖合编英文《待麟集》,第309页,与包华德所编英文《中华民国人物传记辞典》,第3册,第384页“王闿运”条目,著录为1833年1月19日。后一种说法来自王闿运的长子王代功所编《湘绮府君年谱》,1923年初版,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重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一,第596号),第1页。

(18) 寓兵于农(指让农民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以此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是传统中国军事思想的一个理想,意在敌人入侵或发生暴乱时能够迅速在全国各地集结足够兵力。这里指的是曾国藩治军居官,粹然有儒者风。诗见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49页。

(19) 据包华德所编英文《中华民国人物传记辞典》,第3册,第384页“王闿运”条目,王闿运1903年被江西巡抚夏时任命为南昌豫章书院的山长。

(20) 据包华德所编英文《中华民国人物传记辞典》,第3册,第384页“王闿运”条目。

(21) 曲笔:史官因为阿谀或有所畏惧而不能根据史实直书。其实王闿运所作相反,因而得罪了曾国藩的亲属。

(22) 柳亚子《论诗绝句》,见《南社第二十集诗录》,见《南社丛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1936年,第4册,第597页。

(23) 这里“燕云”是指首都地区。今天的北京旧时属于燕地,故北京在诗词或古体文中有时也称“燕京”。

(24) “鹙”为一种水鸟,长颈赤目,嘴扁直,头上毛秃。此句骂王闿运秃头。

(25) 这里指扬雄(字子云)歌颂王莽的故事,见《汉书·扬雄传》。扬雄《剧秦美新》序见昭明太子《文选》卷四八。这里很明显是在暗讽王作为一个堕落的文人为袁世凯服务。但雷昭性的比喻有些混乱。他是站在新儒家道德家朱熹一边,谴责扬雄做了王莽的大臣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保守的袁世凯可以同激进的改革者王莽相比吗?当然,没有哪个人是赞成背叛和卖国的,但雷昭性究竟站在什么立场上——是赞成清王朝呢,还是拥护共和国?

(26) 《咏王壬秋》,见《南社诗录第十二集》,又见柳亚子编《南社诗集》,上海:中学生书局,1936年,第6卷,第61页。雷昭性是四川富顺人,1903年赴日留学,在东京创办《鹃声》杂志。1910年受聘为槟榔屿《光华日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归国,不久又下南洋从事实业,据说因感慨时事、无端歌哭,终于患精神病去世。见仓田贞美著作,第63—64页。

(27) 仓田贞美著作,第210页,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对王诗隐含的批评。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地方包含这种意义,即柳亚子诗的第三句,实际上是说,在王的作品中古色斑斓但缺少“真义”。但王在他的论诗著作中总是强调“义”的价值。柳亚子的批评显得虚假不实,因为他自己在诗中就使用古色古香的词句(也许模仿在这里是最真诚的吹捧形式),到底谁的诗“真义”少,历史自会在二者之间做出判断。

(2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见《孟子·尽心下》。“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见《孟子·梁惠王下》。“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见《大学》第十章。“暴其民甚,则身弑国王。”见《孟子·离娄上》。在儒家经典中,这样的思想、论述很明显。王闿运不需要偏离本国传统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相反地,很多所谓“进步的”诗人虽然直接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却明显地采取反民主的倾向。康有为和梁启超成为保皇派,黄遵宪则蔑视选举制度,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认为中国人民尚是知识能力弱的、不开化的、自私的民众,不适于民主制度,胡适、梁实秋等终于替蒋介石的专制辩护。

(29)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49页。

(30) 《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中国文学卷第2卷,第890页。

(31) 欧阳中鹄,字节吾,号瓣姜,清湖南浏阳人,谭嗣同的老师。

(32) 四杰,指7世纪唐朝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33)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册,第478—479页,《致松芙书》。

(34) 欧阳中鹄所号“瓣姜”意为“瓣香姜斋”,取景仰王夫之意,故有此句。姜斋是王夫之的号,他是一位明遗民诗人、批评家,生于湖南衡阳。

(35) 指王闿运和邓辅纶。

(36) 这里指八指头陀(释敬安,字寄禅,原名黄读山,1850—1912),湘潭人。他的著作有新版本《八指头陀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37) 这首诗及附注见《谭嗣同全集》,第1册,第77页。

(38) 见《国粹学报》1908年第5册,第49号《袌碧斋日记说诗选录》,第5页。“圣之时者”原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39) “典午”,隐喻司马,代指晋朝。

(40) 《晚晴簃诗汇》,第155卷,第24页正面。

(41) 形容晚上天黑了而显得低。

(42)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40页。

(43) 中国诗人从前辈诗人中学习了很多技巧和词汇,这不能理解为剽窃或者缺乏创造力,而毋宁理解为建立高度有价值的文本间性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手段。见美国华裔学者刘大卫(David Palumbo-Liu)著《挪用的诗学:黄庭坚的文学理论及其写作》(The Poetics of AppropriationThe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uang Tingjian),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3年。

(44) 讨论湘君及其在早期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参见英国学者、《红楼梦》的译者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关于《楚辞》的专著《南方之歌:屈原和其他楚辞作者作品集》(The Songs of the South: An Anth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by Qu Yuan and Other Poets),米德尔塞克斯和纽约:企鹅出版公司,1985年。

(45) 晚清小说家刘鹗(字铁云,又字云抟,笔名红都百炼生,1857—1909)的《老残游记》的第一回即有此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1—12页。英译文见哈罗德·沙迪克(Harold Shadick)译《老残游记》(The Travel of Lao Ts'an),伊萨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52年,第6—11页。

(46) 杜甫的诗《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中有一句“我能泛中流”,仇兆鳌说这是泛流出险,因为在河中是危险的,见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册,第1845页。

(47) 见鲁迅旧体诗《题〈彷徨〉》(1933年3月2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其中类似的用法有“独彷徨”三个字,《鲁迅全集》(1991)第7卷,第150页。见英文拙著《诗人鲁迅:以其旧体诗为中心的研究》(The Lyrical Lu Xun: A Study of His Classical-style Verse),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6—259页。

(48) 夏志清(C. T. Hsia)《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71年英文版,第41—42页。这句诗来自屈原的《离骚》,原文为:“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见陈子展《楚辞直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49) 见李欧梵(Leo Ou-fan Lee)《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50) “伟大的人物,伟大的民族国家,自来不是虚夸的人和小丑,而是人生的恐惧的认知者,并且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这恐惧。”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命运》(“Fate”),见《生活规范》(The Conduct of Life,1860),收入《爱默生选集》,纽约:企鹅出版公司,1982年,第362页。

(51) 船山,即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明末衡阳人。其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而推陈出新,论多创辟,身遭明亡之恫,又富种族思想,后人编有《船山遗书》。

(52) 在他去世后由上海的《人间世》杂志发表,见第42号(1935年12月20日)第5页。

(53) 《论诗示萧幹》,《人间世》,第42号,第4—5页。

(54) 仓田贞美著作,第209页。

(55) 陈衍认为这首诗的前两句借调于杜甫的《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见《石遗室诗话》(1929),第17卷,第11页正面第1行。原诗见仇兆鳌《杜诗详注》,第4册,第1776页。钱学增也持此说,但也试图将王闿运诗中的意象描绘成传统的“思乡”,见钱仲联选,钱学增注《清诗三百首》,第251页。我不同意钱学增的结论。

(56) 钱学增对这首诗的注释(《清诗三百首》,第251页)认为这两句指的是1860年那场特殊的战役,当时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军(这里用“雾”来指代)在祁门包围了曾国藩的军队。后来,得知清军已来驰援,李世贤撤军了。

(57)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49页。

(58) “湘潭王壬秋先生,遗荣遁世,文学司马子长(司马迁),诗学老杜。沈著闲雅中,时露英爽之气。著有湘绮楼集。余最爱其祁门二首云:‘已作三年客,愁登万里台……’又‘寂寂重阳菊,飘飘异国蓬……’”见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共2卷),上海:有正书局,1917年,第1卷,第34页正面。

(59) “有《祁门》五言律二十二首之一,最工。”《石遗室诗话》(1929),第17卷,第10页反面。

(60) 社稷可以用来比喻国与社会。

(61) 四海指中国。

(62) 易水(河名)有中易、北易、南易之分,其源皆出河北省易县。

(63)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50页。

(64) 九为阳数中最大、最尊者,故俗称旧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民俗于此日相率登高辟邪,故又称登高节。秋天已到,人们有时会在此时此刻回忆、反省过去的生活。

(65) 蓬,比喻无根地飞来飞去,或散乱的感觉。

(66)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50页。最后一句有讽刺意义。

(67)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50页。武陵是一个虚构的地名,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隐居地。

(68) 一顷为一百亩。

(69) 水天浮:水一直涨到天上,形容水涨得非常高。

(70)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50页。

(71) 见《春望》,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册,第320页。

(72) 见《楚辞·九章·悲回风》,第21—24行。参见陈子展《楚辞直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34页。英译文见戴维·霍克斯《南方之歌:屈原和其他楚辞作者作品集》,米德尔塞克斯和纽约:企鹅出版公司,1985年。另见鲁迅作于1931年的《送O. E. 君携兰归国》一诗,可见英文拙著《诗人鲁迅:以其旧体诗为中心的研究》,第142—146页。

(73) “岚光”指的是太阳的光通过山雾的反射,经常出现在诗中,但在罗隐的《巫山高》诗中,用意是预示危险和描写愤怒:“岚光双双雷隐隐,愁为衣裳恨为鬓。”见《中文大词典》,台北:中华学术苑,1976年,第3卷,第4433页。

(74) 请比较杜甫的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中有“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之句,完全可以把这里的意象解释为相同的情绪,诗人站在那里看着雁飞去,而自己却不能回家。确实,王闿运当时心里想的可能就是这两句诗。见仇兆鳌《杜诗详注》,第1卷,第103—107页。但冯·扎赫对杜诗做了德文直译式的解读:Sehet dort wilden Gaense, die der Sonne(d.i. dem Kaiser)folgen,alle denken nur an ihr Futter.[看啊!那边跟随太阳(象征皇帝)的雁,每一只只会想到食物(禄)。]参见艾文·冯·扎赫(Erwin von Zach),《杜甫的诗》(Tu Fus Gedichte),麻省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第1卷,第28页。

(7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49—50页。

(76) 参见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载《吴宓诗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末卷,第75页。

(77) 见《湘绮楼日记》,第3册,同治十年四月初十、十一日;同治十年六月十三日。

(78) 他们原来打算毁北京,但后来决定只毁圆明园。澳大利亚学者白杰明(Geremie R. Barme)著有学术论文《圆明园:废墟中的生命》(“The Garden of Perfect Brightness:A Life in Ruins”)说明这段历史背景。参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学报《东亚历史》(East Asian History),第11卷(1996年6月),第111—158页(尤其是第131—133页)。

(79) 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1册,第347—349页;也见陈衍编《近代诗钞》(1935),第5册,第27—28页。钱仲联选、钱学增详注《清诗三百首》,第187—198页;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0—121页。后者比前者详细。

(80) 宜春苑:秦代宫苑,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南。下句诗中的建章、长乐为汉宫名。此处以中国史上三处著名宫苑借指清代圆明园(“圆满无缺”“明光普照”之园),见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3页。

(81) 在昔日宏伟壮观的圆明园中如今却只见点点萤火和粗壮的柳树(柳亦是离别的象征),诗人此处通过对比告诉读者曾经无比壮观的圆明园现在已是一片废墟。“围”,旧为计算圆周的量词,指两臂合围起来的长度。“围”亦可指树的年轮,树一年增一围。

(82) 旧池:指圆明园的“西湖”,圆明园前临西山,环以西湖。郦道元《水经注》称其为“燕之旧池”。蓟:蓟城,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位于今北京城西南角。“燕蓟”犹今人言燕京,指北京。

(83) 洗马、高梁:水名,即洗马沟及高梁河,在北京西郊,旧池之水东流入此。见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4页。本诗另一注释版(日文),见近藤光雄《清诗选》,第22卷,汉诗大系,东京:集英社,1967年。

(84) 游牧地,圆明园建园之前,这里本是游牧之地,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大片土地复归游牧地或被农民开垦成一块块农田。

(85) 北京原是北方的藩镇,元代曾建都。

(86) 西山:北京郊外的西山,为燕山余脉。

(87) 这里描述了1644年明朝覆灭前的战乱景象。

(88) 辰极星:北极星,旧时传说是帝王之星。“辰极星移北斗边”,意指皇权北移。

(89) 此句及之前三句写圆明园建园之前,康熙帝首先(于1684年开始)在这里填土导泉,筑起畅春园。这里提及建园对土地的影响,目的是烘托建造规模的宏大。

(90) 南苑:宫苑名,位于今北京市永定门外,明永乐年间建成,是皇家游猎场。见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4页。

(91) “霓旌”与“凤盖”为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

(92) 邕山:即今北京玉泉山,北京西郊著名景点。

(93) “潜龙”旧称隐而未出的圣人,此处指康熙帝的四皇子,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康熙帝命人在畅春园西南建园,作为四皇子的读书之所,并赐名为“圆明园”。

(94) “甘泉”为汉武帝时的宫苑名,之前曾为秦代离宫。

(95) 跸:皇帝的车驾。“留跸”即指皇帝在甘泉宫居留。

(96) 长杨:汉代宫苑名,为皇帝游猎之所,此处借指圆明园。

(97) 纯皇:清高宗乾隆帝的谥号。

(98) 喻指国家和平安定。

(99) 等着皇帝驾到。

(100) 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南游,凡江南名胜,均命画师绘图,而后在圆明园中仿建。

(101) 以圆明园为题材的著作至今仍常常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这两句诗,也许因为这两句诗不仅反衬出圆明园之殇的悲剧性,而且带有反讽的含义。

(102) 灵囿:原为周文王蓄养动物的园林的名称。此处表面可能指满族人更偏爱蓄养野生动物的园林,而非汉人那种人工设计的传统园林。灵囿即灵(有生之物的灵魂)被蓄养于“园林”(囿)内。见《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麀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王在灵囿,麀鹿濯濯。……’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古之人与民偕乐,顾能乐也。《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桀是古代暴君。与这句有互文关系,暗指清廷奢靡铺张、独裁专政。露台:汉文帝欲建露台,召匠计之,计费百金,为十家之产,乃辍。

(103) 木兰:皇家狩猎围场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清代皇帝常于每年秋季到木兰围场围猎习武,称为“木兰秋狩”。然而,1813年,嘉庆帝出巡木兰期间,林清率众在京起事,攻入皇宫,迫使嘉庆帝罢秋狩而归。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6页。此处暗指贫苦百姓起事的部分原因是不满皇家的奢靡铺张。

(104) 起事首领林清曾自称道教真人,掌管《易经》八卦之第二卦坎卦。坎卦主“水”或“陷溺”,主“险”。

(105) “长鲸”喻指外国列强之战舰,可引申指鸦片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后类似事件。

(106) 该句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比喻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厝:安放。然:同“燃”。

(107) 阿房:阿房宫,为短命的秦朝的宫殿名。该句以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借指1851年太平军金田起义。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6页。诗人以此贬斥清王朝。

(108) “探丸”语出《汉书·酷吏传》:“长安(当时的都城)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6页。此句意指百姓对贪官污吏的不满蓄积已久。

(109) 本诗作于同治帝时,故先帝应指咸丰帝。

(110) 即太平天国起义。

(111) 三臣指曾国藩、胜保、袁甲三。

(112) 钱仲联在《近代诗三百首》第116页中指出,此句语出《史记·贾生传》:“孝文帝方受釐(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汉未央宫殿名,为皇帝斋戒之所)。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移坐而前)。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此处用此典记咸丰帝事。咸丰九年(1859)冬,咸丰帝郊宿于斋宫,内忧外患,至夜失声痛哭,大考翰詹时以贾生宣室事发题,稍以慰藉。我认为此句意指当今皇帝身边缺少如贾谊之类的良臣顾问。

(113) 意即郊外的寺院与祭坛内满是饱经战乱浩劫、祈求神明保佑的贫苦百姓。

(114) 投壶为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其制设一壶,宾主依次投矢壶中,不中者饮酒。

(115) 四春即咸丰帝的四位妃子,分居圆明园中各亭馆。

(116) 铜鱼指铜鱼符,为铜制鱼形之符。为唐代官员证明身份、征调军旅的凭证。唐高祖为避祖父李虎讳改虎符为鱼符。

(117) 崔氏,汉妇,曾入宫为乳妪。

(118) 此句用周宣王之贤德皇后姜后之典。据《列女传·周宣姜后》:“宣王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戴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敢请婢子之罪。’王曰:‘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作者用此典写咸丰帝后慈安曾多次劝帝于国家危难之时勤于朝政。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8页。

(119) 此处“玉路”一词可指专为帝王车辇所修连接今北京海淀与西直门的一段大路,也可能暗示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皇帝仓皇逃奔热河。

(120) “銮”通“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在此可能借指皇帝。金銮:唐宫殿名。

(121) 换言之,宵游夜宴之类话题因宫中日益阴郁的气氛而无人再提。

(122) “鼎湖”为传说中黄帝升天之处,此处指咸丰帝于1861年崩逝于热河。

(123)  面对不断进逼的英法联军,护卫圆明园的防御工事毫无用处,不堪一击。

(124) 此句及下几句描绘了遭外国军队洗劫、焚毁后的圆明园。

(125) “青芝岫”为圆明园中的观赏石。今移置颐和园东乐寿堂庭院中。“狐啼”象征劫后圆明园中的破败与荒凉。

(126) “鱼泣”暗指残石瓦砾已经阻塞水道。

(127) “贤良门”为圆明园中宫门名,上题“出入贤良”。

(128) “光明殿”为圆明园内遭焚毁之宫殿之一,原位于贤良门北。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9页。

(129) 清辉堂内部曝于日光之下,意即该堂亦遭焚毁。

(130) 诗人自注云:“园宫未焚前一岁,妖言传上坐寝殿,见白须老翁自称园神,请辞而去。上梦中加神二品阶,明日至祠,谕祠之。未一期而园毁。”园毁:此处指外国入侵及焚毁圆明园。

(131) 舍卫:古印度佛教圣地,传为释迦牟尼居留说法处。此处指圆明园中仿舍卫城而筑之古印度主题建筑群。经英法联军之劫后,佛像多被掠走,故云“散诸方”。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19页。

(132) “蒿”与“艾”均为蒿属植物,蒿有毒,因此有时亦可引申为恶毒之人或恶势力。不过此处似只意在呈现圆明园遭劫后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133) 这两句意指劫后的圆明园因无守卫而屡遭偷盗、偷捕,园内古树亦被砍伐做烧柴。

(134) 开云镂月台:“镂月开云”,圆明园中一处景观名。

(135) 清世宗为皇子时,曾于赏花时节迎圣祖至赐园,世宗之子高宗年十二,以皇孙召侍左右,三天子集于一堂,故称“三圣”。

(136) 旧日的轩亭依旧矗立。

(137) 此句描述轩亭壁上的书法,曲折多姿,遒劲有力。“倒薤”,钱仲联《近代诗三百首》释为篆书之一体,王兴康则认为指“韭叶篆”或“倒薤书”(见王兴康选释《近代诗三百首新译》,台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

(138) “莲花”指嫔妃们的“三寸金莲”,意即嫔妃们曾轻移莲步,走过华美的楼阁阶梯。

(139) “螺黛”指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

(140) 此句写咸丰帝在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后率随从逃离北京时的仓促情景。

(141) 咸丰帝率众仓皇逃往热河(今承德),次年咸丰帝在热河崩逝。

(142) “上东门”为古都洛阳城门名,此处借指北京城。

(143) 意即英法联军一攻入北京城,一些王公大臣便争相投敌卖国。

(144) “骊山”为秦始皇陵附近的一处山脉。这两句暗指焚毁圆明园之火恐为国人自己点燃。诗人自注曰:“夷人入京,遂至宫园。见陈设巨丽,相戒勿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53页。

(145) 据徐树钧《圆明园词序》载:英法联军至圆明园时,“管园大臣文丰当门说止之,夷兵已去,文都统知奸民当起,环问守卫禁兵,一无在者,索马还内,投福海死”。蓬岛:指圆明园福海中的“蓬莱瑶台”,文丰在此处投水自尽。

(146) “灵均”是大诗人、政治家屈原之字。屈原忠事楚王,但被佞臣诽谤陷害,遭楚王疏远流放。楚终被秦灭,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147) 此句一语双关,语带讽刺。“福海”(管园大臣文丰自尽之处)本义为“福如东海”,而今却福海沉冤,冤深如海:福海本是为皇帝、为王朝、为整个国家聚福之地,而今却成为忠贞之臣葬身之地。

(148) “神州”为中国之雅称。此句意思不言自明:谁还会相信神州有主持正义与公道之“神”?如果有“神”在,什么“神”会允许如此不公与冤案发生?此句另贬清朝,还用反讽措辞质疑传统的世界观。

(149) “四海”指整个帝国领土,乃至天下。《中庸》有句云:“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论语》亦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此处王闿运将充满战争与背叛的现实同“四海”的理想并置一处,充满讽刺意味。

(150) 钱仲联认为这两句语出《资治通鉴》:公元451年,“魏破宋六州,所过赤地,春燕归,巢于林木”。这两句意在对比历经战争浩劫后贵族王侯与平民百姓的不同命运。

(151) 诗人此处所用“君”字是对读者的敬称,也可能暗指皇帝——王朝的掌权者或者贵族统治阶层。

(152) 中兴当然指国家之复兴。

(153) 圆明园被焚毁后,同治初年,御史德泰提奏复修圆明园。诸大臣斥其过度奢侈,请旨切责谪戍,德泰愤愤而死。但后来慈禧修了颐和园。

(154) 同治八年、九年,为备办穆宗大婚,动用巨额国库库银。此句为诗人的讽谏之词。

(155) “新还故”,此处指衣服的纹饰,意即不管锦衣上采新纹还是用旧饰,此等铺张都会给国家造成灾难性影响。这两句暗含诗人对时政的批评。

(156) 此句仍强调圆明园被焚毁后,在别处举行的庆典的索然无味。清朝最宏伟华丽的的园林——圆明园不在了,一切庆祝活动似乎都了无意义。此句及下句中的“西湖”指环绕圆明园的西湖,而非今杭州西湖。

(157) 郇、瑕,泛指今山西临猗一带古晋国故地,据《左传·成公六年》载,郇、瑕“土薄水浅”,且为盐碱地,故不宜为都城。

(158) “武清”指明武清侯李伟,其宅第为圆明园前身。此句一语双关,暗指清代军事力量的衰落。

(159) 喻指沉湎于歌舞的淫乐生活。

(160) 东汉班固著《两都赋》,盛赞建都洛阳(都城本为西京长安,故此得名《两都赋》)。当时的“西土耆老”主张复都长安,反对建都洛阳。王闿运此处似乎着意说明,国家危难之时,诸如是否将都城由北京迁往内陆的西安(清朝末年曾议迁都之事)之事均属小事,应暂且搁置,因为有许多重要得多的劝诫之言仍有待听取采纳(见下句)。另参见钱仲联编《近代诗三百首》第121页:“诗人也认为北京‘地利竭矣’,应迁都,但因为皇帝不让议论此事,只得作罢。”

(161) “幸雒车”为皇帝的车驾,引申指皇帝、朝廷及整个王朝。

(162)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人,著《上林赋》,大肆铺陈汉天子上林苑之宏美,天子射猎之壮观。最后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喻讽谏之意。上林:古都长安外一处皇家狩猎园。此处王闿运似以上林比圆明园,委婉劝谏清朝皇帝应勤俭、节约及自律。

(163) 诗人暗指当今非良时,根本无人听取忠贞贤良之臣的劝谏之言。

(164) 王闿运因为这样做,受到国民党和共产党批评家的谴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1986年,第2卷,第890页。

(165) 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胡适作品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第8册,第73页。

(166) 第一条就是“须言之有物”,胡适定义“物”为“情感”和“思想”。见他1917年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引自《胡适作品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第3卷,第5—6页。

(167) 仓田贞美著作,第211—212页。

(168) 仓田贞美著作,第209页。

(169) “八指头陀”,本章前面论及谭嗣同赞扬王闿运的诗时曾提及此人;曾广钧系曾国藩之孙,1889年中进士,也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曾发表在《学衡》(第32、35、36号),并且出版过一些单行本诗集。英勇就义的反清女革命志士、著名的诗人秋瑾(1875—1907)就是曾广钧的学生。陈锐的诗收入陈衍编《近代诗钞》,也曾单独出版过五卷本的《袌碧斋古近体诗》。李希圣,1892年进士,以悼念光绪皇帝的诗《望帝》闻名于世,诗中用了蜀王杜宇的悲剧命运的典故。传说中,杜宇的灵魂化为一只杜鹃,鸣叫出血。他还写诗悼念过那倒霉皇帝的最忠诚的嫔妃珍妃,题曰《湘君》。

(170) 这种说法最先由林庚白(1897—1941)提出,但鲁迅并不同意。参见鲁迅1934年12月20日给杨霁云的信,《鲁迅全集》(1991年)第12卷,第612页。李商隐被很多人认作象征主义诗人,还被已故的刘若愚称作“巴洛克”诗人。刘若愚指出:“李商隐的诗显示了一些特点——是冲突而不是宁静,感觉和精神之间的紧张,追求奇特甚至怪异,力图达到更高的效果,尚雕饰的倾向——假如他是一个西方诗人的话,是很可能被称为巴洛克诗人的。”见刘若愚《李商隐的诗》,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9年,第253—255页。关于章炳麟,人们当记得鲁迅现存的旧体诗大多数是在他同章炳麟结识之前不久,或结识之后很久写成的,因此就减少了直接受章炳麟影响的机会,这一点在鲁迅的诗歌中也表现得相当明显。

(171) 见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第42页。在这样比较时,李欧梵强调的是鲁迅和李贺都从《楚辞》中借用鬼魂和巫士(萨满教)的意象。

(172) 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545—546页。《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作于1936年10月9日,以纪念这位刚去世的老师。

(173) 邹容(1885—1905),字蔚丹,反清著作《革命军》的作者,《革命军》发表后,1903年7月,应清廷的要求,英国租界当局逮捕邹容,判其入狱两年,1905年4月在狱中“病逝”。章炳麟做这首诗时,以为他和邹容都会被判处死刑。

(174) 章比邹大十六岁。

(175) 比较杜甫致李白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见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卷,第858页。冯·扎赫如是翻译此句:“Schon lange habe ich Lit’aipo nicht gesehen; er, der Wahnsinn vortaeuscht, um den Gefahren der Welt zu entkommen, ist wirklich zu beklagen.”见艾文·冯·扎赫《杜甫的诗》,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第1卷,第161页。李白遇到的危险当然真真切切,不过李不及沈的命运更有悲剧性。

(176) “江湖”暗指社会边缘或者政治统治不能触及的地方。第二首诗所歌咏的主人公沈荩(字禹希,1872—1903)1900年后在京津地区从事反清活动(这便是此处“江湖”所指)。1903年被捕,在狱中被杖刑二百余下,勒之而死。

(177) 易京:古代幽州的城市,在易水之北,今有易县。这里是对清朝的首都北京的蔑称。此句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意。

(178) 此处用《语林》中记载的嵇康打鬼的故事。一晚,嵇灯下弹琴,一鬼至。嵇熟视之,乃将灯吹灭,曰:“耻与魑魅争光。”这里的光,指代真理或生命本身。诗人似乎在说,沈荩不能容忍与那些统治者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他如不能改造世界,则宁愿死亡。《章太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的注释者(匿名)径直将“螭魅”解释为“清朝统治者”,第1卷,第39页。

(179) 《鲁迅全集》,第6卷,第545—546页。

(180) 见《苏曼殊全集》,上海:北新书局,1928—1931年,柳亚子编,柳无忌标点《曼殊大师全集》,香港:正风书店,1953年;《苏曼殊全集》,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1961年;《苏曼殊诗笺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181) 马君武的文集最早的是《马君武诗稿》,上海:文明书店,1914年。

(182) 关于吴宓,见《吴宓诗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

(183) 见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又见《天安门革命诗钞》,香港:文化资料供应社,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