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先行者,腾笼换鸟迎创新

◎改革开放先行者有望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

粤港澳大湾区于2015年3月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首次提出,于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与原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合成的“大珠三角”在覆盖范围上一致。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省由于毗邻港澳,且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对外开放前十年的进程中独占鳌头。

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率先放开价格管制,并开创了当时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三来一补”外贸形式,深圳蛇口也于1979年成立了内地首个出口加工区。同年7月5日,广东省的深圳、珠海和汕头三市进入首批经济特区名单,成为改革政策的试验区。之后,广东省率先实行财政体制改革与流通体制改革,引领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潮流。珠三角也在80—90年代开创了“前店后厂”模式。

广东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独领风骚,主要受益于毗邻港澳的地理条件与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外资的进入与市场的放开使得珠三角成为当时外资涌入、外来人口聚集的目的地。2003年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订后,珠三角的传统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则带来了高端服务业的成长。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在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有望引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